第950章 改行(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154 字 2024-04-17

龍口村這邊兆慶冒出了宏圖壯誌,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京城那邊洪衍武也沒閒著。

雖說在服務公司的餐廳開業之前,他在公事上沒什麼可忙和的了,看似擁有了一段比較輕鬆的時光。

但彆忘了,還有外麵的一堆私事兒要他管呢。

兄弟們既然給他上著供,幫他掙著錢。

那有了事兒,跟他開了口,他就不可能不聞不問。

否則還算什麼“把子”啊?

洪衍武率先著手的,是“運輸隊”的問題。

這很正常。

誰讓按親疏遠近來講,“小百子”是洪衍武最親近、最信任的小兄弟呢?

而且他心裡很清楚。

還彆看“小百子”年紀小,可既忠心又聰明。

跟著他走南闖北,鞍前馬後的,人也早曆練出來了。

特彆是得了“運輸隊”和“煙酒倉庫”的差事之後。

一直儘心儘力,把這兩處業務替他管得井井有條。

幾乎從來沒出過什麼紕漏,也從來沒用麻煩事兒擾過他。

所以說,要不是眼下的情況確實有點拉不住韁繩了,這小子是不會開這個口的。

看來還是人不能閒著,人待閒了就會生事。

特彆是吃順了偏門飯的人,個個心眼活泛,都不是甘於寂寞的人。

要想不出事,是得給這幫憋了許久小子鬆鬆綁,讓他們掙點錢花了。

不過話說回來,儘管這場“風暴”似乎已經走到了尾聲。

“折進去”的那些人,該崩的崩,該判的都判了。

社會整體氣氛已經恢複了正常,不再是草木皆兵了。

但是,經過認真的盤算,洪衍武卻不打算再讓底下人重操舊業了。

不為彆的,而是因為現在盯著外彙券的人越來越多,這行已經徹底亂了。

首先,咱們一直把老外當傻子,可傻子總會有明白的一天啊。

現在傻子不乾了,洋鬼子也學會了討價還價,分毫必較。

那就導致成本上升。

現在的行情是外彙券按一點三比一的價兒來“收”,至少得一點五才“出”。

用這樣“昂貴”的外彙券去友誼商店買東西太不劃算了。

要知道,洪衍武主要是為了弄茅台。

這麼一比,“友誼商店”裡的售價十一塊八的茅台實際價格已經高達十八塊。

反而不如讓底下人跑到“老莫”吃飯,買那裡一人限購一瓶的十五元“茅台”酒合適。

要是跟“淘氣兒”和“順子”以低價回收回來的那些高檔酒比,就更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還有呢,現在摻和這行的人也不一樣了。

“風暴”來臨之前,最早一批乾這個的人還講點規矩,他們也知道誰能惹誰不能惹。

可當這撥人遭遇“風暴”,被打擊,被驅散以。

現在外彙券市場上,幾乎全是惦記宰客暴發的“初生牛犢”。

這些人一肚子邪門歪道不說,還又窮又橫,為了爭地盤和些許利益就能動胳膊根。

因此讓這一行的聲譽大毀。

社會上經常能聽說,誰急著出國或是買電器去私下換彙。

遭遇漫天要價,或是被“摘葉子”的手法給騙了。

於是這就導致了一更糟糕的結果。

在外彙券炒作價兒越來越過分,坑蒙拐騙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公安部門也越來越重視針對這一塊經濟犯罪的打擊。

至少洪衍武就知道邢正義正管這事兒呢。

前幾天這小子剛剛帶人,“掃了”友誼商店。

抓了好幾十口子。

想想看,他還能犯這個傻,讓兄弟往槍口上撞嗎?

所以窮則變,變則通啊。

這個乾不了,就得想彆的轍唄。

可那又乾什麼呢?

要說這事兒對彆人來說或許為難,但洪衍武絕不發愁。

想想吧,過去什麼都不讓乾的時候,他都能從電影票上扣出錢來。

現在連“個體勞動者協會”都成立了,難道他還找不著掙錢的路子了?

他的眼裡,如今的年代,京城簡直是用黃金鋪成的,天安門真的閃著金光呢。

隨便一伸手,就能發財。

所以他唯一需要考慮的,其實是哪裡的錢最好撿的問題。

這不,洪家祖輩留下的經驗,隻有窮人和富人之間才有可能會有甜買賣。

又有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麼本著這兩條原則,最終他的主意還是打在了洋鬼子的身上,打在了旅遊行業上。

敢情由於“北極熊”“零售組”的關係,自己又有買賣在故宮和長城。

洪衍武這兩年一直對京城旅遊景點的情況重點關注,稱得上了如指掌。

而京城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旅遊商品的銷售量日益激增的變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