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深挖(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242 字 2024-04-17

在“義利”的支持下,有了稀罕的俏貨,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以後。

不但附近居民和本廠工人,對“北極熊日夜食品商店”的“粉絲值”直線飆升。

許多路人也成為了商店的義務推銷員。

他們自覺自願地把這裡有“巧克力威化”和“酥糖”渣滓的消息四處宣揚。

甚至不惜勞苦,親自給同事或鄰居們引路,帶著旁人前來購買。

於是幾天以來,商店的名氣和口碑不但傳揚了出去,銷售額和利潤也與日俱增,

賬麵一下飛躍提升到了一個十分優秀的水平。

優秀到什麼程度呢?

最差的一天,銷售額也不低於三千元,而利潤竟然高達一千五百元。

對半開的利潤啊,這簡直可以稱之為百貨零售業裡的奇跡了。

要照這個路子維持下去,那一個月的毛利就是四萬五啊。

不用問,這個店絕對開值了。

因為“商店組”,用差不多同樣的人數所創造出來毛利,已經大大超過“零售組”和“製作組”賣糖葫蘆時的最好月份兒了。

真要是全年算下來,那光商店這塊兒,差不多就能有三十萬的淨利呀。

這都趕上一個上百人,紅紅火火的小廠了。

於是在開業兩周之後,水清終於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有了這樣美好的遠景,她感到一場辛苦終於沒有白費,身上的壓力大為減輕。

要按她的想法,這就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後商店滿可以穩紮穩打,正常發展了。

如果說還有什麼值得奢望的好事。

頂多就是看看,能不能再跟局裡所屬的其他兄弟廠聯絡一下,繼續挖一挖打折促銷品方麵的潛力了。

可沒想到她的想法,說給洪衍武聽,卻被丈夫笑話了。

洪衍武說她是小富即安,思想上太麻痹大意了。

因為商場上的生存環境,其實最嚴酷不過。

隻要脫離開計劃經濟,一朝興一朝敗就會是常態。

不說彆的,像過去物資短期的年代,“三轉一響”的企業一直是香餑餑。

可經濟進入良性發展後,工業製造水平持續提高,市場就開始飽和了。

這才幾年啊,除了自行車還行,其他的東西都賣不出去了,效益全下來了。

已經有不少廠子入不敷出,持續虧損了。

以此類推,今後商店也會是一樣。

老話說的好,“救急不救窮”,滿足於現狀,全指著“義利”可不行。

人家現在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幫你一時也不代表要幫你一世,真有一天貨源斷了咱麼辦?

何況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也是隨著時代變化的。

就像現在大家買肉都買瘦肉,不再青睞“鶴頂紅”一樣。

如果有朝一日,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大家看不上這些“殘貨”,甚至都不再喜歡巧克力了又該怎麼辦?

最關鍵的是水清還忘了,人家不是專門生產“殘貨”的。

即使是眼下,“義利”方麵每月供給量也是有限的,大約也就夠買多半拉月的。

這麼一來,所謂“四萬五的利潤”根本就是理論上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