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還遠遠不夠,洪衍武覺著這種特殊的經營場所,“休閒食品”絕不能沒有。
而且味道還得比爆米花、康樂果好,價格便宜,容易保存才行。
為此,他就跟“張大勺”合計。
老爺子呢,給出了個做“果脯”的主意。
說外麵賣的“京味兒果脯”狗屁不是,全做成糖塊兒了。
彆看紅綠黃白看著好看,可那是劣質糖煮出來的。
成品硬邦邦、齁甜齁甜,全一個味兒,壓根沒法吃。
而真正的“京味果脯”,當初是為了皇上一年四季都能品到鮮果味兒才創製的。
其實是果香濃鬱、色澤鮮亮、柔軟爽口的好東西。
應該說,本來在原料上“北極熊”是確有優勢的,還能給那些閒下來的人找到事兒做。
一舉兩得啊。
可惜做這玩意真得精工細作啊,技巧性要求挺高。
選料、處理、熏流、糖煮、乾燥一點不能湊合,不能馬虎。
否則出來的成品就有返砂、流湯、煮爛、乾縮的現象。
而且即便成功,生產成本也很高,水果脫水後,出不了多少東西。
所以說,味兒好是好,可也真不是窮人享受得起的,與市場消費能力脫節了。
要是外國人不認,可就全糟踐了。
最終還是隻能放棄。
不過沒想到的是,他因為拿這份“孝敬”去討母親的歡心。
王蘊琳問了究竟,隨口提醒他一句。
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真的幫他解決問題了。
敢情母親建議他去問李福和鄰居老丁。
彆忘了,李福懂茶房啊,好的茶房都得會做獨到的茶食。
老丁呢,他“蹦豆兒丁”的炒貨,當年在京城南邊也是家喻戶曉啊。
這倆人都是正行啊,自然不是難事。
果不其然,像李福特痛快就傳了他一道“花生蘸”。
這是炒花生加熬糖做的甜食,最得女人兒童喜愛。
做這個,朱震凡他們練就的熬糖手藝正好沒糟踐。
“老丁”呢,雖然有敝帚自珍的毛病。
可得了五十塊錢,也扭扭捏捏教了個“椒鹽雜抓兒”。
京城南邊的窮人多,這是過去以最賤的癟瓜子、半空花生、嘣酥豆、炒蠶豆什麼的,弄出來的混合零食,比“粗雜拌兒”還粗。
不過老丁的椒鹽獨到,味道挺香,而且勝在製作方便、價錢便宜。
這玩意依然是很符合實際,完全達到了洪衍武要求的產品。
於是這一下,好,連產品帶人,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還甭說,這一甜一鹹兩樣零食,不但滋味足。
做好後,按二兩一袋,分裝牛皮紙袋的小包裝,也方便遊客攜帶和食用。
特彆受歡迎。
再加上其他品種,擺在旅遊景點的門口就很像個樣兒了。
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招得人一多,日銷金額很快直接攀升。
原“糖葫蘆”組的青工們,從此個個都又有了乾勁。
要不出意料,下個月初,應該就能恢複到冬天七八成的利潤額。
這樣的結果,不能不說又是一次喜人的成功。
另外一個好消息是,就在洪衍武解決了零售商品問題的時候,服務公司要辦商店的房子也率先蓋好了。
於是一邊是水清指派“搬磚組”的人改成了“裝修組”。
按照早就商量好的規劃,開始刷牆、塗漆、架燈、進貨架。
另一方麵洪衍武也開始著手,製定具體的管理製度。
甚至為此,他還特意請來了李福給青工們授課。
主要內容是講講當年學徒的不容易,和怎麼讓客人滿意的技巧。
中心思想就一個,通過今天和過去的比較,用傳統的商業道德,端正服務態度。
還誰也甭說什麼,“新社會就應該人人平等,誰也不比誰低一級”之類的廢話。
洪衍武的回答,一句簡直能頂一萬句。
“彆光知道看彆人掙錢眼饞,服務行業受氣是本分。你們隻有讓顧客滿意,公司的獎金才能讓你們滿意。”
得,這話一出口,就再沒人臭嘚嘚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