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顛沛(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664 字 2024-04-16

或許是中了一種因果魔咒,注定了從哪兒拿來的東西,就要還回哪兒去。

張家父子的命運終究因宣統這位遜帝再次發生了轉折。

1932年,溥儀上了長春,就打算在長春成立偽滿洲國。

因為不滿意東北的廚子,帶去的人手又不夠,他就派手下去尋訪舊人。

手下們來到京城呢,就挨個打聽舊時養心殿禦膳房的老人在哪兒,希望他們能過去幫忙。

沒想到大家都嫌棄路遠,也煩日本人,誰都不愛去。

而以實際情況來講,也實在沒幾個人走得脫。

因為禦廚啊,這招牌就值錢。

像“抓炒王”王玉山為代表的老禦膳房的人,當時在北海五龍亭東邊已經辦起了“仿膳茶莊”,買賣紅火得很。

其他的人也多數在京城的大飯莊子裡找到了事由,人家有必要去嗎?

結果這幫手下是四處碰壁。

這樣找來找去,最後他們把主要目標就盯在張家父子身上了。

因為一,雖然慈禧在老百姓口中沒什麼好名聲,可她對張家父子卻是“貴人”。

張家人自打出了宮,一直念著老太後的好兒,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兒。

其二呢,張家人不但手藝好,還有心病。

張家父子確實是真本事,在大內禦廚裡無出其二,不但精而且全。

有了他們,那就等於禦膳房的活計都拿得起來了,他們都會啊。

可也正因為這個,他們總覺得自家幾代人下來,最好的也就混了個掌案,實在是不公平。

為此實在氣不平,人前人後提起宮裡,總要抱怨幾句。

甚至為此與其他的禦廚也相當疏遠,素無來往。

其三呢,張家父子是少數沒固定的差事的主兒。

他們不比其他的廚師,活得特彆自由。業務主要就在各大府門裡。

隻要沒應活兒,想走就能走,無牽無掛。

所以這些就成了他們最招災惹禍的地方啦。

溥儀的人找上門去,先拿西太後的“恩義”說事。

跟著又許以禦膳房膳正的官位,最後還當場碼上了黃金百兩當定金,說隻要乾滿兩年就放他們回來。

這樣,張治被小恩小惠迷住了眼睛,也就動心了。

他覺得不如就跑一趟,既報了舊主的情分,又圓了祖宗的遺憾,還能撈上一筆。

同時也能讓兒子長長見識,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皇家體製,又有多麼合適呢。

隻可惜啊,父子倆這一拍屁股走人,那就是身陷龍潭虎穴啊。

張家父子壓根沒想到東北實質上是日本人做主啊。

說白了,連溥儀慢慢都成了階下囚,你跟著他乾,還能有個好嘛。

在東北張家父子這個愁啊,待遇是還行,可有家不能回啊。

另外漢奸的名聲也不好聽啊,而且日本人特孫子,為了控製皇帝身邊的人,還故意讓張治染上了白麵兒。

可就這樣還不是最糟糕的,沒想到有個出身貴族的關東軍少將就因為欣賞他們的廚藝。

竟然非常霸道的把他們強行征召,隨軍帶到的更遠的北方去了。

好,這下才算是倒了血黴了。

因為環境惡劣不說,這是上戰場啊,那是鬨著玩兒的嘛。

後來到了1939年,日軍和蘇軍之間爆發了諾門坎之戰了,果然就把他們卷在其中了。

那個日軍少將後來被炮彈炸死,而張治那染上毒癮的身子骨根本扛不住冰天雪地,潰逃的時候就病死了。

而剛剛年滿二十一歲的“張大勺”,也在蘇聯騎兵的一次突襲中,被俘虜了。

這要擱一般的戰俘,這下就得發到蘇聯西部挖礦去了,九死一生的事兒。

但好就好在天下間任何一個種族的人他也得吃飯,也願意吃好的。

這個關鍵的時候,祖傳的手藝救了“張大勺”。

一頓“麵包雞”,外加老佛爺喜好的禦用餑餑“奶酥六品”,把個蘇聯將軍給吃美了。

為此,“張大勺”得到了特赦,成了將軍的大廚。

但必須得說命運這家夥太可惡了,它戲弄人沒個夠。

1941年下半年,蘇軍和德軍開了戰,“張大勺”居然又被德軍俘虜了,然後被看押在德法一帶當炊事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