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還沒完,1943年德軍戰敗的時候,“張大勺”居然又被美軍俘獲,又伺候了一個美國中校兩年。
這才輾轉被移交給國民政府,最終遣送回國。
說白了吧,他雖然隻是一個廚子,但是他絕對不是一般的廚子。
他是一個為兩大軸心國和兩大盟軍國家都服務過的廚子!
就憑他輾轉這麼多次,竟然還能活著,足以表明我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吸引力了。
藝不壓身這句話,還真的一點沒錯。
可也要知道,離家整整二十年啊,“張大勺”回去都奔四的人了,不但家沒了,爹死了,還得坐牢。
這他能不恨嘛?溥儀、日本人、洋鬼子帶國軍,他差不多把全世界都恨上了。
可唯一不恨的就是紅黨。
因為紅黨不但給了他自由,給了他工作,幫他成了家,還給了他人格上的尊重。讓他第一次聽到了“勞動者光榮”這樣鼓舞人心的話。
所以從建國起,無論是在“萃華樓”還是“豐澤園”,他都儘心竭力的好好乾,讓帶徒弟他就好好教。
每逢人民大會堂和釣魚台國賓館為政治任務調用廚師,他不但出力,還按照清宮規製提供合理建議,出謀劃策。
可哪裡料想的到啊,才過了沒幾年的安生日子,他就又開始倒黴了。
首先來說,他教的這個徒弟心高氣傲,又是在這個新社會參加工作的,沒經過求藝的難處,缺少磨煉。
雖然比較有天分,手藝拔尖是他,卻也持技自傲,眼裡沒人,這就是惹禍的根苗啊。
出事是在飯莊接待兩個印度客人的時候。
當時中印關係還是“巴伊巴伊”好朋友,尼赫魯經常派人過來。
按說這本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因為人家同樣是第三世界國家,吃上並不講究。
喝呢?給杯自來水都行。
人家恒河裡死貓死狗漂著的水喝了都沒事,幾乎就是百毒不侵的體質了。
但人家唯一在乎的就是宗教習慣。這不吃那不吃,忌口的特彆多。
而當時這兩位客人,通過陪同人員的口表達的意思,直接就提出要吃素。
誰都知道基本交際的原則就是要絕對尊重客人的宗教信仰,尊重彆人的飲食習慣,就更彆說外交上了,這是萬萬不能出錯的。
“張大勺”的徒弟也不是不明白這個原則,但是這小子生性喜歡炫耀,或者說有點兒愛出風頭。
剛剛又跟“張大勺”學會“變味”的本事,他忍不住啊。
一想,這不是我顯能耐的時候嗎?
不吃葷,可以啊,但我還非給你做出葷的味道來不可。
結果施展手段,一盤現拌的素什錦和一盤燒豆腐,就把倆印度人給吃的語無倫次,大為傾倒了。
彆忘了,“張大勺”何許人也?
當初他祖宗跟“全素齋”的劉海泉那是同僚,都在壽膳房。
慈禧太後什麼沒吃過?素菜就專好這一口。
用出自宮廷的手段放倒一兩個“阿三”算什麼大不了的?
可沒想到啊,客人雖然吃高興了,等走了之後,回頭外交部卻把飯莊給告了。
說他們故意給客人吃葷,犯了外交錯誤。
敢情素菜有全素和半素之分,“張大勺”的徒弟光為顯擺了,沒過腦子就照本宣科了。
那燒豆腐裡頭拿味兒,全是靠著一勺高湯,這要讓印度人知道不得紅了眼啊。
其實呢,當時陪同人員嘗了一口就發現這個疏忽了。
可客人已經入口,他也就沒法攔、沒法說了,隻能事後彙報上級,再追究責任了。
自然,飯莊領導因此挨了批,豈能饒得了這小子?
經理就要給這小子處分,打發他乾雜活去。
可當時這小子怕毀了前途啊,就哭著來求師父幫著說情。
要說“張大勺”氣歸氣,可也心疼徒弟的這份手藝,自己花費了小十年的心血啊。
於是就主動幫他分擔了責任,跟經理說也賴自己沒教明白,他這個當師父的也有責任。
要罰,乾脆把他們倆人一塊罰得了。
隻是這孩子還是留在灶上的好,乾雜活就糟踐了。
就這樣,才把這小子給保住。
但“張大勺”是真沒想到自己教了個什麼東西,他教的這個徒弟沒考驗過心性,純屬就是條東郭先生懷裡的狼。
等輪到他出了事兒,這小子可一點沒講情麵。,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