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宋國甫的工作最近又有了新的變動。
在“五一節”之後,工商總局就決定安排一批人空降各區分局擔任科室領導,充當業務骨乾。
宋國甫也在其列,他被調到西城工商分局“管理科”任職,工作重點就是負責建立工商所,依次接管西城區集貿市場。
這件事有喜有悲。
說是好事,是因為誰都明白,巨大的人事變化往往蘊含著提拔良機。像這批人選隻會從總局那五百名“元老”中抽調。沒這個資曆,可輪不上號。
又比如說,宋國甫上麵就沒給安排正科長。這意思還不明白嗎?做好了副科就升正科,空著這個位子就是做籌功之用。
所以實打實的,彆看現在級彆仍是副科,宋國甫卻已經成了“管理科”實權一把手。哪怕加上局長、副局長,在分局“四科一室”的領導乾部裡,他也能排到前十位呢。
反過來要說是壞事,是因為宋國甫辦實事兒的能力比較有限。
讓他學著彆人,照本宣科地把現有的集貿市場接管過來,對市場管理人員進行招聘和培訓還算勉強合格。
可問題是,西城區政府不同與其他的區縣,有其特殊的一麵。
這個區的服裝業曆史上就很發達。特彆是從改革開放起,為了走專業路線,區政府大力發展扶持本區的服裝商業、服裝製造業和服裝加工業。
而幾年下來,在擁有了五個服裝廠,一個知名服裝商場和三十五個零活加工部的同時,區服裝公司也積累了大量殘次品和計劃數目之外的代工商品。
所以區政府有意在“西單商場”門口的空地上,開辦全市第一個服裝夜市。想通過個體戶來的零散攤點以消化這批通過正規商店,難以賣出去的商品。
應該說這是一個好主意,能同時解決企業和就業雙方麵的壓力。
可這也是一件極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全新的集貿市場,且完全無例可循的統籌工作。
從管理人員到管理製度,再到營業設施,都得靠宋國甫自己想辦法、拿主意。
而他隻是個搖頭大老爺的料,具體實務上欠缺的東西太多。根本不知從何著手,對如何完成任務,怎麼可能有信心,不發愁呢?
沒的說,他腦子裡就洪衍武最有本事。
10月3日,在京城最大的喇嘛寺院雍和宮經修繕後正式開放的這一天。他就去找洪衍武商量去了。
而他還真算是拜對佛了,讓他發愁的事兒對洪衍武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小子才粗略一聽就樂壞了。
西單?那是什麼地兒啊?
那是拿報紙包上臭狗屎,都賣得出去的地兒啊!
這簡直是天上掉下個大餡餅來嘛。政策終於放開了。
於是他就說了,“哥們兒,這是大好事啊。你愁什麼愁?乾脆我給你統籌安排不就完了嘛,隻要你願意配合我,能聽我的。這事兒我保證合理合法的給你辦妥當了。回頭你露一臉立個功,我也能撈點好處,咱們雙贏的事兒。多好?”
宋國甫自然大喜,連聲應著,趕緊給洪衍武上煙。這麼著,倆好哥們兒就一起合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