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的貪念在“大得合”這兒碰了壁,自力更生打野食去了,但這件事可並未就此截止。
這小子就跟本年8 月8 日,從桃園機場駕駛f-5f 型飛機主動投誠來大陸的飛行員黃植誠一樣,身上仿佛帶著邪門歪道的氣運呢。
黃植誠此舉,在一個月之後,看似無關又或是有關地引發了葉帥的“葉九點”,從而使冰凍多年的兩岸進一步化解,正式開啟了民間層麵的往來。
而同樣一個月過去,尤三這小子居然也一語成讖。就跟被他“方”的似的,洪衍武竟然主動把“大得合”和“小雷子”約坐在一起,真要把手底下四家電影院倒給他們倆人。
結果最終,“小雷子”以兩千塊得了“菜市口電影院”、“京城工人俱樂部”。
“大得合”則付出了八千塊代價,才得了“珠市口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
這中間的區彆主要在於洪衍武給“小雷子”價錢是帶著交情的優惠價,跟一開始對“小酸棗”一樣,屬於半賣半送,意思意思。
而“大得合”呢,既然洪衍武已經白送了他兩家影院了,這次價錢就是純買賣了。
可說是如此,也是情分。因為這麼好的穩定財源,接到手裡來隻要乾上倆仨月,投進去的錢也就回來了。找誰誰不接啊?
所以,儘管這一票就把“大得合”手裡現金都抽乾了,可他照樣承洪衍武的情。而且回去,他還順便拿這事又把“尤三”又教育了一通,教他怎麼做人。
作為跟著“大得合”最久的兄弟,“尤三”得償所願地包攬了新地盤的全盤業務。自然樂不津兒地表示心悅誠服,直呼“得爺聖明”。
但他心裡到底怎麼想的,可就不能對他人言了。
當然,如果非要徹底搞清楚這其中到底怎麼一回事。隻能說壓根是一種巧合,真正的原因其實跟尤三並沒什麼關係。
說起來反倒是洪衍武那幾個影院的負責人的思維模式更符合邏輯。那就是——他們隻要乾好自己的事兒,等有了好差事,洪衍武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這不,事實就是他們終於美夢成真了。
洪衍武給他們安排的新差事,不但會使他們收入暴漲,而且還合理合法,這營生完全能夠見得光。那自然,他們以後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花錢了。
所以從這點來說,他們不但很快就不用再羨慕那些操持其他營生的弟兄們了,反倒會讓那些弟兄們掉過頭來羨慕他們呢。
那到底是什麼差事啊?
這……要說吧,應該算是練服裝攤兒,可實際上又沒有那麼簡單。
真要想解釋明白了,那得從民生經濟的新形勢和“大果脯”的身上說起。
自打1978年改革開放起,京城市政府對民生經濟發展方麵最重要的一項舉措,就是開放集貿市場。
這幾年間全市已經開放上百個,而且還在陸續增加中,相當有效的補充了農副產品和小商品的供給,滿足了人們群眾的需求。
而管理集貿市場,當然屬於工商局的職責範圍。
為應對迅速變化的經濟局麵,本年初,不但京城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擬定《城市農貿市場管理》和《農村集市貿易管理》兩個試行辦法。經市政府批轉開始執行。
而且總局也開始以京城各區縣原來的“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為架構,建立起工商行政管理分局,並在分局其下增設工商所,培訓市場管理人員。希望儘快實現,以這種基層派出機構為執行主體,來管理市場的目的。
至於原先負責集貿市場具體管理工作的街道辦事處,會在交接後變成協管單位,隻按比例收取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