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農,受影響的還有社會上飄著這一幫子閒散人員呢。無論從哪方麵來說,他們才是最能“感受到水溫的魚”。
九月份,電視台裡開始播映朝鮮諜戰劇《無名英雄》。
彆看劇中的台詞“收起您這套英國式的傲慢吧!”很快紅遍大街小巷,引得無數人仰慕俞林的帥氣,向往“金剛石”、“豆滿江”的驚險生活。
但全國數百萬台的電視機占有率,決定了《無名英雄》的觀眾數量,遠遠比不上電影院裡觀影人數的零頭。
本月熱映影片是法國式快意恩仇的《老槍》,和國內兩大當代偶像——郭凱敏、張瑜再度合作的《小街》。
自然,電影院門前又出現了熱火朝天、一票難求的勝景。
彆說洪衍武麾下的四家影院票務好做了不少,可以給洪衍武和陳力泉提供四千塊的分紅。就是今年從洪衍武手裡各得了兩家電影院的“小酸棗”和“大得合”也撈了個盆滿缽滿。
隻是誰還能嫌錢多啊?無論哪撥人裡,多多少少都有些人不知足。
洪衍武的人覺得虧得慌,主要是跟自己人比。
今年雖然好片連連,還乾得不錯,可他們要和天天泡旅館,幫著洪衍武拉買賣的那些“纖兒”比,和“小百子”、“大勇”維持的運輸隊比就不夠看了。
甚至就連“菜刀”、“三蹦子”這兩夥兒遊街串巷“收破爛”的也比不了。最近的消息是,那幫小子靠這個,一個月也能掙個五六百的,賣電影票的收入能比這些人差出一倍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眼瞅著原本一樣的兄弟們個個生發了,還在困守影院門前的就難免不安分了。
好些人就攛掇幾位“管麵兒”的,希望能跟上麵說說,也能給大家夥兒換個肥差。結果敢提這話的人都挨了一通呲兒。
能被提拔上“負責人”的那幾位“後起之秀”就沒糊塗的,對這個問題解釋得相當明白。
“洪爺這麼安排自有洪爺的考慮。咱們隻有聽喝的份兒,懂不懂?再說了,沒輪上好差事賴誰啊?還得賴咱們自己。論上頭的信任,咱們跟人家沒法比,論本事又屬墊底的。憑什麼好差事分給你啊?要我說,咱們還是乾好了自己該乾的事兒,比什麼都強。否則下回有了好差事也不會輪到咱們。”
“還有,能跟著洪爺和陳爺乾,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了。你們光知道羨慕彆人,不知多少人還羨慕你們呢。你們掙得再少,也頂得上一個縣長了。你們再看看當初那些主動離開的,現在哪個不是腸子悔青了。有一個比跟著洪爺、陳爺混得好的嗎?可後悔又怎麼樣?回不來了。
“還彆說他們了,現在咱們壓根就不收新人了。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養咱們這些人那太費錢了,哪個把子給這麼好的待遇啊?現在可是你們掙大頭,給上頭交小頭兒。你說你們瞎鬨騰什麼?還想怎麼著?再不知足那就走吧,走一個少一個,洪爺還減輕負擔呢。傻不傻啊?”
得,響鼓不用重錘敲,全都踏實了。
當然,這是已經經過事兒的人,算是明白事理的。而反過來說,有些初生牛犢沒開過眼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就沒這麼消停了。
比如說跟著“大得合”混的尤三吧,如今雖然也沾了光,混成了“天橋劇場”門口的大拿。
可他的胃口就大得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在一心惦記彆人鍋裡的肉呢。
這不,月底交錢的時候,逮著機會,就又進讒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