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親家母(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4064 字 2024-04-03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第三件事,那就得說說楊衛帆和周曼娜的婚事了。

對待兩家兒女的婚姻大事,楊家和周家充分發揚了軍人“速戰速決,毫不拖延”的特點,從除夕之夜把這件事敲定下來之後,就緊鑼密鼓的著手籌備起來。

雖然兩家的男人對此全都大撒巴掌,隻靠穆迪和周夫人兩位巾幗女將來運籌帷帳。不過必須得承認,女人似乎天生就是做這些事的料。在兩個母親有條不紊的安排下,一切都麵麵俱到。

兩家人彼此的職責與權限劃分很清楚。

“海軍大院兒”這邊一切吃穿用住都歸楊家籌備。而周家既然要給兩個年輕人在“海防”附近單配一套房子,那邊兒便交由周家做主。至於婚禮和請客諸多事宜,是由穆迪先擬出個大框架來,細節兩家人再行商量補充。

而兩家人既不願委屈了自家兒女,又存了些爭體麵的心。當然都是使出全力給孩子們置辦東西。

對他們兩個家庭的社會階層來說,家電已經取代了普通家庭對“三轉一響”的追求,走在了時代前麵。

像十八寸彩色電視、四喇叭錄音機,或許對普通家庭很為難,但對他們來說,托托關係就在商店裡就能買到,其實不算什麼。

而且誰買的都相差不大,無非是全套的、進口的,實在沒什麼可說的。倒是在家具上分出了一個高低。

那時候,結婚最重視的就是家具。或者到家具店去買,或者找人來打製,屬於是結婚的必需品。青年男女誰要結婚沒有新家具,是極為失麵子的一件事。

比如民間就盛行“三十六條腿兒”,家具越多越有麵子。如果連個新床也沒有,那新婚夫婦的朋友們準都會在私底下議論。“看來是沒什麼錢的,窮成這樣還結婚呢!”

而楊家、周家的標準必然遠比民間為高,不是簡單按腿兒計算的,講究的是款式、是產地。

要說周家還真不馬虎,幾乎跑遍了京城的家具店,最終是把全京城最好的羅馬尼亞家具弄到了手。

可儘管這樣還是被楊家給比下去了。因為穆迪不但手裡有楊衛帆給的三萬塊錢呢,楊家的關係網也遍及全國。

她竟托人,從“花城”買下了一套三千塊的“東德家具”,又用軍機給運到了京城。

這套家具周曼娜看過之後,她簡直滿意極了。回去就興奮地告訴父母,說楊衛帆的媽媽不愧當過演員,品位真好。

買的家具特彆大氣華麗,不但沙發、床、大衣櫃、電視機櫃、書櫃、多角櫃、酒櫃、五屜櫃一應俱全,而且邊沿都鑲嵌著金色的裝飾。

之後她又說,這次去,還意外得了楊家兩千塊錢,讓她買衣服。她覺得穆迪這個未來的婆婆簡直沒挑了,對她比親媽還好。

人一高興說話就誇張,可你也得分這話在誰的麵前說啊。這倒叫周夫人有點不受聽了。

“好啊,你還沒嫁過去呢,就成楊家的人了?你嫌棄你媽土?還嫌你媽委屈你了呀?”

得,就這樣,當媽的心裡泛酸,很執著地跟女兒慪起氣來。任周曼娜怎麼說好話也不理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