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許諾(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681 字 2024-04-03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宋局長自小生於平民之家,勤奮求學,成績優異。1947年是以第三名的好成績考入東北大學的,隨後大學未畢業就加入了“南下工作團”,後被安排在保定糧食局工作。

工作中,他也保持了對待學問的勁頭。兢兢業業,努力上進。也自覺工作能力挺強,出色地完成了許多任務。可偏偏仕途坎坷,窮儘十年,費心熬力,才混上個科級乾部。

這讓他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後來還是因為他一連五年都去給退休的老處長拜年,人家承情,才給他捅破了這層紙。

“你呀,要想往上走。就得少用心做事,因為做得多錯處就多,做的好還遭人嫉妒。關鍵要多用心在領導身上,至少也得讓上麵知道有你這個人啊。否則用人的時候,誰想得起來你?明白了嗎?對領導來說,能乾不能乾不要緊,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背景,和你對領導的態度……”

一經頓悟,宋局長就此“改邪歸正”,他學會了“湯事兒”和“端正態度”。

過去一兩天能乾完的事兒,再不快馬加鞭。他得婉陳困難,多留餘地,然後定下五六日之期,上班休閒,下班假忙,最後提前一天交差。

這樣顯得又安分又穩重,不訴苦不自大,在領導同事眼裡還挺辛苦。不像過去趕火車似的,遭人忌憚。如若逾期,便會被人說好大喜功、眼高手低。

而對領導的話再不中聽他也做出恭順之狀態,並且儘量以近距離呈現出尊敬的態度。就像求學時對待老師一樣。

他絕不會真的降低人格去表達諂媚。隻需時刻把領導的優越地位體現出來即可。領導又不是傻子,喜歡的是馬屁的味道而不是馬屁本身。

也是“天賜良機”,在宋局長“小有心得”之後,隨著“運動”來到,一切就真的變了。

當那些高級乾部紛紛倒台,中級乾部也輪番出事後,官位經常會有空缺。而真得了大便宜的不是那些把老領導搞下去的人,反倒是他這個人人眼中的老好人。

這是因為當年特殊時期,“革命團體”互相攻訐不斷,今天你當權,明天或許你就下去了。換當權派就跟走馬燈似的。

而他呢,既然明白了,上台樂得當“甩手大爺”,不爭權就不遭人忌。不賣力做事兒了,讓誰都安心,也就沒了錯處可挑。

加上他性情柔和,誰上台也願意捎帶上他。哪怕當個擺設呢,至少不怕他明天反咬一口。

甚至就連那些倒黴下台的人,也不會恨他,嫉妒他。要是和彆人比起來,反倒更願意他上去。他不整人啊,還經常雪中送炭、周全大家呢。

就這樣,隨波逐流中,他官運亨通,不顯山不顯水地越升越高。

儘管他通常隻是居於陪襯的角色,可架不住朋友多仇人少啊,每次都不拉空,隻上不下啊。所以最終積跬步至千裡,爬到了連他自己都沒想過的高位。

或許這就叫各有一門靈吧。真的是“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啊……

就這樣,洪衍武不但讓宋局長突地生出恍然大悟,一下走出死胡同之感。甚至結合到自身的仕途經曆上,還讓宋局長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於是宋局長除了對洪衍武更加欣賞、更加感謝,也終於下定決心放手,讓兒子獨自走上社會去經曆風雨了。

畢竟爹媽再好,也管不了子女一輩子不是?宋國甫要真能借著失戀這股勁兒成長起來,變成大人。那反倒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兒了。

但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好單位和差單位可是天差地彆。所以最後還有一個要緊問題,得為宋國甫選一個有前景的工作崗位。

宋國甫自己提出的是要去外貿口兒,宋局長的能量僅限於市屬單位,他把握最大的有兩處。

一個讓宋國甫去市政府的外僑事務處去坐辦公室,一個是到京城外交人員服務公司,但具體是乾什麼,就得任人分配了。

宋局長就此事征詢洪衍武意見。沒想到對他提到的這兩個位子,洪衍武卻都不看好。

洪衍武認為,去政府外僑事務處,每天都要處理文件,對文案能力要求很高,還特彆看重學曆,工作也枯燥乏味。

宋國甫怕是要白受罪,不落好的。一點也發揮不出自身“優勢”來。

而京城外交人員服務公司呢,那是需要和外國人直接打交道的單位。

同樣的道理,宋國甫不通外語,現學現賣肯定來不及,去了恐怕會遭人恥笑。彆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再給打擊成沒自信了。

更何況現在搞外貿炙手可熱,誰有點關係都想辦進去。宋局長恐怕得搭個天大的人情。

可要仔細想想呢,除了具體搞外貿商業的和有執法權的海關,其餘單位並沒什麼真正的實惠和好處。如果隻圖個嘴頭子說起來好聽,那又何必呢?

說到這裡,洪衍武想了一想,給宋局長劃出了兩條道兒。一個是去銀行係統,一個是工商係統。他認為這才是宋國甫來說最好的去處。

他的觀點就是一條,“改革開放”,首當其衝就是要搞活經濟。這兩個地方都是今後注定和經濟領域密切相關的,這不就是行業前景嗎?

銀行可是各行各業的“財神爺”,要發展經濟,就必然離不開錢。那麼無論哪一行的人見了銀行的人也得敬三分。自然好處少不了。

隻是在銀行工作也有不好的地方,容易犯經濟錯誤。特彆是信貸業務上,容易出大漏子。真是權力越大,就越有牢獄之災的隱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