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小料兒(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818 字 2024-03-27

言語能力恨不得退化到了史前。每個人的這張嘴,就隻剩下了咀嚼的功能。

洪衍武真是不能不佩服父親在吃上麵的學問了。這麼一來,他也如醍醐灌頂般的豁然開朗,徹底想明白了一直費解的問題。

原來,當年的生活節奏慢,吃得起涮羊肉,又喜歡吃的人又多是祖居京城,有錢有身份,有一定的底蘊和素質的主顧。

這些人群不但愛吃,還會吃。自然是不太滿足定式的小料了,當然喜歡自己動手調製。

而“順東來”的調料便是為了迎合這種需求,儘可能讓各人按各自的口味和習慣隨意調配,這就給了顧客很大的“自由度”,從一個側麵體現了它的“人性化”、“個性化”。

說白了,這就是過去那個年代高級餐飲中的私人訂製,這就是如今的人們倍加推崇的“diy”模式。

會吃的人當然是越吃越美,在其中能享受到獨具一格,頗有成就感的妙處。

可不懂的棒槌就崴泥了,那瞎摻和一起的怎麼能好吃的了呢?

洪衍武捫心自問,要不是他爸爸教給他,他自己又何嘗真正懂得這些門道呢?上輩子不過是窮人乍富的傻吃罷了。

而開火鍋店的商家為了賺錢,往往要大批量的開連鎖,為了保證質量圖方便,追求的是一個口味的模式化。也就徹底忽略個性訴求了。

甚至更多的老百姓,還認為在家吃火鍋才最實惠,在外麵吃太虧。他們去超市買粉嘟嘟的劣質凍肉和袋裝方便調料,吃的不亦樂乎,或許一輩子也不會去火鍋店裡吃涮羊肉。

卻殊不知,他們的家宴與真正的涮羊肉相差何止千裡。

那麼自然而然,“順東來”這個秉承老統和獨特的精到服務,也就會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與人們越來越隔閡,越來越顯得不合時宜,為人詬病了。

可這個責任,又該怪誰呢?

洪衍武個人覺得,店方和食客兩方麵都有自己的毛病。其實無論哪一方,都是一種不求甚解,自以為是的大笑話。

這就像清宮裡一些首領太監曾感歎過的那樣。

“想當初,宮裡許多規矩本來是好的。可時間一長,大家都忘了最先設立這些規矩的原因,隻知不論緣由、無論什麼事兒,都要一律照搬照做。最後反倒與初衷相悖,也就鬨出了一樁樁不合清理的荒誕事兒了……”

和男人不同,女人的情感更為細致,最容易觸景生情,也最容易多愁善感的。

望著切成片的又薄又嫩的羊肉,紅紅亮亮、規規正正地橫臥在潔淨的青花瓷盤裡。

王蘊琳仿佛有一個世紀沒見過、沒吃過涮羊肉了。

在蒸汽、火氣的氤氳中,看著圍坐在身邊的至親的興奮麵孔,一個個狼吞虎咽的樣子。看著他們手裡的筷子千百遍地往返於肉盤與火鍋之間,她很想說點什麼。

但實際上,她卻什麼也說不出。她也很想笑一笑,可她也怎麼笑不出。她就更不可能專心致誌地吃東西了。

不為彆的,她是在心疼她自己的孩子們。

洪家的這幾個孩子受得苦太多了。除了老大以外,其他的孩子們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現今,竟連吃頓涮羊肉也能香成這樣。她這個當媽的看著能不心酸?

“哎喲!我的天!你才多大點。一人都乾一盤了……”

忽然間,洪衍爭衝著洪鈞叫了起來。並力阻洪衍武再給兒子夾肉。

“老三你彆再給他了,那是純肉,小四兩呢!小心這小子積食……”

可洪衍武卻說,“大哥,彆大驚小怪的。孩子正長身子的時候。你就讓他吃吧。他也不傻,真撐著還能硬吃?再說了,萬一真吃頂了,大不了回去都吃片乳酶生唄。何況你自己都乾了四盤兒了,我可看著呢……”

好,這個數字把全席震了,也讓洪衍爭自己笑了,當然是那種不好意思的傻笑。

可偏偏這個小插曲,卻招得王蘊琳再也忍不住了。她這個當媽的,在子女們的歡笑聲裡,悄悄扭過臉去,用餐巾抹去墮出的滴滴老淚……

這一幕,唯有洪祿承注意到了,他不覺也停了筷子,悄悄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

回去之後,洪家的孩子們皆興高采烈,吃飽了喝足了便昏然大睡。

老夫妻倆,夜深不寐。

這一夜,他們足足唏噓了數十年的人間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