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小料兒(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5818 字 2024-03-27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應該說,“民族飯莊”如今確實還存有舊時遺風,“選料精、加工細、湯味鮮、火力旺”這幾個明顯特點還沒有都給扔了。

隻可惜,洪衍武對這兒的小料兒卻頗為腹誹,很不熱愛。

因為從曆史上看,“順東來”曆來宣揚的調料特點,隻是一個“全”字。

芝麻醬、紹酒、醬豆腐、韭菜花、鹵蝦油、辣椒油、花椒油、醬油、米醋、蠔油、魚露、黃醬、味精、白糖、鹽末、胡椒粉、五香粉、香菜末、蔥花末……琳琳總總二十來種,全都給你放在小碗裡呈上來。

除了一碗打好的半成品底料,其餘全由客人自己調配。這裡並沒有像其他飯館兒那樣有真正成品的小料兒提供。

所以洪衍武就總覺的這兒的小料不好吃。底料本來味兒就重,還有股子怪味,他自己擱點醬豆腐、韭菜花之後,就更齁鹹齁鹹的。

他甚至覺得那二十多種調料裡,好些東西都是沒必要的,完全就是店裡為了好看走的形式,反倒給人添了麻煩。

但這一次,恰恰他的父親給他上了一課,完全顛覆了他以前的成見。讓他知道了“順東來”的調料絕不是徒有虛名。

敢情洪祿承一度曾是“順東來”的常客。他的調料方式是當年“順東來”的少掌櫃,丁子清的兒子親手教的,有個名目,叫做“調七寶”,最是正宗不過。

他當然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們都對此沒經驗,就邊說邊做,很有興致、很耐心的給大家示範了一次。

具體的勾兌流程是,除了底料,先放料酒、蝦油、醬油、米醋。攪拌均勻後,再放醬豆腐、韭菜花,用勺順時針攪拌,最後,再根據各自的要求,放辣椒油。

據洪祿承介紹,那些半成品的芝麻醬傳統底料裡有著獨特的阿拉伯香料和陳皮、砂仁、草豆蔻、肉果、山奈、白芷等,此為獨門秘方。

可僅有了這東西還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底料。因為那隻能是遮掩羊肉的膻,所以還必須添加其他的七種必不可少的東西,才能突出涮羊肉的美味來。

而且,在添加這“七寶”的時候,還必須得遵循液體的先放,固體的後放,攪拌時不沾碗的原則。順時針攪拌,才能保證攪拌的調料不散不瀉。

也隻有做到這一步,這一碗底料才算勉強調製完成,可以用來蘸肉吃了。

而此時其他的調料,才有了可以自由發揮的餘地。他們每個人便大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繼續往裡加入他們喜好的味道。

隻是無論想要再放什麼,千萬不能忘了,在調配原則上,一定要遵循著“辛、辣、鹵、糟、鮮”五個字。否則隨意亂加些什麼酸的苦的,就會破壞味覺的平衡。

至於他個人的習慣,是喜歡再加點魚露。因為那種特有的魚腥味與羊肉本身的香味結合起來,又形成了獨特的鮮香味。而他們的母親王蘊琳,是喜歡加點白糖,更偏甜口一點。

洪祿承最後又稱,有了小料。吃的時候也有個講究。

絕不能直不楞登地猛蘸調料,否則筷子上的羊肉也會全是調料味道。一來二去,碗裡的醬料著湯一多就會泄,也就沒味道了。

正確的辦法是要用筷子夾著羊肉掃碗邊兒,這麼一蹭掛上的調料足以把羊肉襯托得儘善儘美,還不遮本味。那才是恰到好處。

“今兒個這涮羊肉,你們大家夥兒就敞開兒吃吧,敢保說好。這些調料也隻有這兒是最全的。彆的地兒都不行。沒鹵蝦油,沒魚露,也算涮羊肉?我還告訴你們,這輩子你們要不用這麼全和的小料吃一次涮羊肉,都不能算是京城人,哈哈哈……”

洪祿承開著玩笑,終於先動了筷子。

還彆說,洪衍武和他的兄弟姐妹們緊隨其後,照父親的樣子這麼一試。也甭加彆的了,光這碗基礎調料就已經非常好吃了。

提神,解饞!

普普通通的一筷子羊肉,隻要掃上那麼一點佐料,竟然就變成了另外一種蘊藏著無窮快樂的奇妙滋味。

給人的感覺,哪怕就是拿塊糟木頭蘸上這麼一下,也會讓這塊木頭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使人胃口大開的美味,輕而易舉地吞下肚子去。

火光,肉味!

自沸騰的紫銅鍋子以至撲鼻的蔥花兒香,就沒有一件東西不是帶著喜氣的。洪家的每個人一時都隻顧著大快朵頤,幾乎要把舌頭給吞進肚兒去。

他們從來就沒想過,天下還有這麼香,這麼好吃的東西。

舒服,真是舒服!

肚子裡有油水,生命才有意義。難怪上帝造人把肚子放在中間,那果然是生命的中心。

洪家子女們每個人的口腔都被蘸著佐料的羊肉片占據。他們為嘴裡的泛起香菜味兒而傾倒。被這種合起來精彩絕倫的天地精華征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