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個問題在今天看,卻顯得有點幼稚可笑了。洪衍武當然沒被問住,坦坦然又舉了一個例子。
“不是必需品又怎麼啦?官方定價低又怎麼了?你們難道忘了茅台酒了嗎?”
確實,要這麼說,茅台酒應該是一個更恰當的實例。
因為茅台同樣是比較奢侈的消耗品,老百姓的日常對這個東西很少有需求。並且官方定價才八塊錢。誰家碰到值得慶賀的喜事,要真想買個一瓶兩瓶,也幾乎人人都買得起。
但實際情況卻又不是這樣的。正因為茅台酒產量有限,雖然官方定價不高卻絕對無法惠及大眾。
對身居高位有門路的人,它當然就是八塊錢。可沒這路子的老百姓,你就隻有找能弄到手的人乖乖加錢了,二十是它,三十是它,四十、五十也是它。
像前一陣,洪衍武為了“大將”婚禮,通過招待所謝經理買到的茅台就是二十塊一瓶。
那還是商業係統內部的友情價呢,而且再想多買也沒有了,一箱12瓶就是謝經理最大的能力了。要不怎麼還送了謝經理兩瓶呢?
沒辦法,官價定的再低,買不到貨一切瞎掰。
實際上在這個年代,社會上的所有商品一直就存在“雙軌製”,國家後來正式發現這個情況嚴重,不得不發布相關管理政策時,那早已經是後知後覺了。
這個例子一舉出來,“蝦爬子”就沒話說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真實的客觀存在。
可“巴蛸”想了想,還是有一個挺關鍵的問題不明白。他就問,要是按照洪衍武這個理論,海參的價格也應該像茅台一樣,遠比水產商店的價格要高出一大截才對呀?可為什麼現實中卻是截然相反呢?
這個問題,洪衍武也沒為難,他想了想,很快就切中要害地做出回答。
“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茅台這種東西,民間可沒法自行生產,能搞到的渠道必定要通過官方。但能撈海參的‘海碰子’可就多了。從產量上看,‘海碰子’每年的一百噸,基本可以撐起濱城海參產量的半壁江山了,絕對是最有效補充貨源。”
“再加上‘海碰子’私賣海參屬於閒散交易,難以形成規模,在交易價上缺乏共識,一旦著急用錢就急著低價出售,最關鍵是交易對象還找錯了。價兒要能賣的上去才怪呢。”
“不過要說其中沒人靠賣海參發財也不儘然,那些每年旺季跑到海邊成批收購的主,就是懂得海參真正價值,能夠高價再倒手賣出去的精明人。”
這幾句話一說,再沒人有疑問了。洪衍武講述的道理既符合邏輯又符合人情,還有實證,完全是天衣無縫的讓人信服和敬佩。
儘管“海碰子”們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有些理論上的東西,很多人還消化不了。可話說到這份上,各人覺得耳目一新的同時,多少都理解了一些經濟道理和經濟現象。
至少很多人都開始感到這次海參降價,並不像表麵上那樣來勢洶洶。海參的價錢,也似乎的確應該往上走走才對。
甚至像“蝦爬子”這樣腦瓜靈活的人,還隱隱覺出裡麵,像是真有些說不出的好機會。便忍不住沉默地琢磨起來,想再細細咀嚼其中的道道兒。
這時,一直沒言聲的“大將”可旁觀得有點不耐煩了。
他不但是聽得最明白的人,也是最信任洪衍武的人,就直接對洪衍武說,“你是我們的財神爺,也是我們的頭,這裡麵的事兒更沒人比你整得明白,不聽你的還能聽誰的?依我看,彆這麼麻煩了,你就直接告訴我們該怎麼辦就得了!一切還是由你安排,我們信你!”
“大將”這句話效果明顯,當時就讓怔楞了半天的人醒悟過來,口口聲聲地隨之附和起來。
不用說,經過的那些事兒早就讓他們對洪衍武的賺錢能力無法質疑,誰沒事還非較勁跟人家比這個呢?
沒了“飛蟹”,又有“大將”帶頭鼎力支持,這個小團體很容易就達到了完全一致。
但說的口乾舌燥的洪衍武也沒因此得意忘形,他喝了口水,仍舊是一副和和氣氣,不溫不火的態度。
他說在這種事關大家利益的事兒上,不能有半點馬虎,總得儘量解釋清楚,才能讓大家放心地支持他。而他說剛才跟大家說了這麼多,主要就是為了說明以下幾點。
一,他能保證,即使是最差的結果,大家的利益至少絕不會比現在少。
二,由於海參降價毫無實際基礎,貨源很難保證供應。他判斷持續時間應該不會很長,而且水產公司堅持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三,這種情形下,他還能斷定,海參降價空間相對有限,反倒漲價的空間無限。
在他看來,哪怕官價真是一降再降,“海碰子”私下交易的價錢因為本來就不高,再低個一兩塊也就到頭了。
因為海參畢竟不是茄子,一畝地就能收好些,賣不掉就會爛掉。價格要真低到一定程度,相信隻要不急需用錢,“海碰子”們是寧可砸手裡,也不會賤賣掉的。
至於說存在漲價的契機。這一方麵是由於降價導致官方庫存會迅速消耗掉。另一方麵“海碰子”也會因價格走低,不再熱衷於撈海參,同時在價格還能接受的情況下,也會更著急把存貨出清。
但無論怎樣,這些都會直接導致市麵上現貨減少,如果最後周副總指望的貨源真出了問題。恰逢需求旺季,那濱城的海參價格掉頭是必然會出現。
物極必反,像這種強壓下的價格反彈,相信其上漲速度和程度都會加倍迅猛誇張!也是絕對無人可以阻止的!
所以要這麼看,誰還能說這次降價不是一件好事呢?
最後這一番話,絕對是定盤星,給“海碰子”們又全聽傻了。
“蝦爬子”就問,“你的意思是,海參價格很快就能上漲?那現在賣的人豈不是虧定了?我們應該趁價低多收才對呀!”
“三戧子”也說,“還能比以前更高嗎?那這位周副總不是幫了咱們的大忙嗎?這……可能嗎?”
洪衍武篤定地說,“我也沒彆的意思,就一條,咱們暴發的機會,恐怕已經到手邊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