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雙節臨近(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6282 字 2024-03-24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節!

從“海碰子”們上繳海參收鈔票開始,到“碰頭會”召開完畢,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個小時。可開完會後,所有人的精神麵貌全不一樣了。

一小時前還都是愁眉苦臉的“海碰子”們,再從“老刀魚”的家裡出來,唉聲歎氣不但全沒了,還都是一臉生龍活虎的興奮。

“大將”更是忍不住猛拍了洪衍武肩頭一巴掌,就送他四個字“狼子野心!”

總之,每個人都恢複了一身乾勁,重新奔向了東南岸的海邊。而且還非常踏實賣力,一撲騰就是二十天。

這次靠著橡皮艇,他們又成功掃蕩了七個海灣。應該說,幾乎已經把東南岸四分之三的海都撈遍了。但這次下海和以前比起來,倒也有些不同。

首先是主動減員一名。

“海狗子”留守在了城裡,他每天上午、下午至少得分頭跑一次水產商店。此外,每天還得跑一個不同城區的“小市場”。

主要任務自然是隨時關注海參價錢的變化,一但官方再次降價,或是“海碰子”私下交易低到洪衍武預計到價錢,他就要馬上趕去海邊通報。

其實這個活計,洪衍武本來是屬意“小百子”的,想讓他免吃操勞之苦,留在城裡享幾天福。

但沒想到這小子哭咧咧的,說不怕吃苦,死活也要跟著洪衍武,自己倒把舒服日子讓給了“海狗子”。

所以洪衍武沒辦法,也就隻能帶他去了。當然,也確實有些意外的溫暖。

另外,那就是這次撈出的兩千斤“鮑魚殼”,他們沒再弄回城裡換現金。

不為彆的,現在的海參降價鬨得人心惶惶,“海碰子”們已經都不大敢留海參了。相反,“鮑魚殼”因為國家收購原因,價格恒久不變,保值功能也就凸顯出來了。

這個時候做這種交換,就好像亂世中用黃金換古玩一個道理。二十斤帶肉的鮮鮑魚就能換一斤五十頭以上的淡乾海參,其他“海碰子”們還都搶著換,性價比極高。

洪衍武就索性決定,把所有的“鮑魚殼”和東南岸的“海碰子”們全換了淡乾參。既劃算,又省力。多美的事兒!

所以這次回濱城的時候,洪衍武他們帶回去的海貨就隻有海參了。連撈帶換,一統計又是六百多斤淡乾參入手。

此時,這些“海碰子”們手中控製的存貨量已達三千斤,整整一噸半了!

9月15日,洪衍武重回濱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小百子”把“海狗子”找了來,詢問濱城的海參行情。

當然,由於“海狗子”一直沒去海邊彙報,洪衍武對價錢的事兒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見麵之後,再聽“海狗子”一說,果然,行市有些出乎意料的變化。

原來在這段時間裡,“海碰子”們私下交易的價碼竟然沒再下行,反倒上漲了一些,現在基本都是九塊五、十塊錢一斤往外出貨。

這麼一來,“大將”就有些著急了,說不如現在就開始囤貨吧,沒幾天就“國慶節”了,一旦價格再起來就來不及了。

可洪衍武一琢磨,卻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覺得現在價錢是回漲了一些,可幅度並不大,或許就是因為“國慶節”即將到來,民間增加的需求量消除了一定市場恐懼心理的緣故。

但另一方麵,水產商店的供應還算充足,遠未到存貨出儘的地步,周副總還有能力維持自己的命令。

如果要按照官場的考慮方式,弄不好,這位大老爺正憋著把所有的勁兒都用在“十一獻禮”上呢。那到時候再次降價,影響多大啊,老百姓還不得拚命地誇他!

更何況十月之後才是海參真正的撈捕旺季,到時候新增的產量才能看出來,所以收海參的事兒不妨再等等看。

這麼一聽,“大將”也就踏實下來了。

他再一琢磨,其實要真是價格就此回漲也無所謂,他們反正也不差這一兩塊的差額的便宜。那樣反倒踏實了,再像往常那樣賣海參也就是了。

就這樣,在國慶到來之前,洪衍武隻是關注著市場動靜。

他既沒讓“海碰子”們收海參,他自己也沒再去販賣。為了讓大家過個好節,甚至沒有組織大家再去“碰海”,而是徹底地休息了。

至於京城家裡那頭,因為怕母親胡思亂想,他沒敢寄錢。隻是提前往家裡郵寄了一些乾海參、乾鮑魚、大蝦乾之類的海貨,想讓家裡過個好節。

另外,就是他趁星期天和陳力泉一起去濱城郵電局往京城打過一次長途電話,問了問家裡情況。

要說這年頭打電話還真是一件極費勁的事,開始他幾次打不通。後來好不容易打通了,可等了足足十分鐘,京城那頭,負責看公共電話的球子媽才算叫來了王蘊琳。

但萬沒想到,他才剛問過父親的病、母親的身體和二哥準備高考的情況,還沒來得及通報自己這邊,電話就掉線了,然後死活就再也打不通了。

他一直嘗試了有十次,後來因為實在受不了身後其他等待顧客的白眼,也就隻好作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儘管出發點挺好,洪衍武想讓大夥兒歡度個不用操勞的“國慶”,可有一個情況他卻是沒能想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