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希利婭則認為利奧波德的視野並不全麵。
她並不介意對他加以提點,“我認為您應當相信,我們新任的外交大臣帕默斯頓勳爵,確實具有足夠的外交智慧。儘管我對他的人品不敢苟同,但他有一句話,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在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國際關係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對英國人來說,法蘭西固然需要警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願意見到一個強大、統一且商貿發達的荷蘭王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對英國虎視眈眈。
隻要能確保比利時不倒向法國,英國人也樂於從荷蘭身上撕一大道口子。
利奧波德很快領悟到了塞希利婭言語中的未儘之意,“你的意思是,英國很快就會轉而支持比利時獨立?”
“不僅如此。帕默斯頓勳爵絕對會通過外交斡旋,將比利時國王的人選攥在英國手裡。”考慮到那位勳爵的行事作風,以及英國目前的軍事實力,這點把握,塞希利婭還是有的。
利奧波德很快聯想到了一些更深層的東西,“到時候,作為輝格黨讚助人,以及和考珀爾夫人交情極深的特蘭頓小姐,就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了吧?”
沒錯,在英國的上流社會中,考珀爾夫人和帕默斯頓勳爵長期維持的情人關係,並非是什麼秘密。利奧波德對此當然也有所耳聞。
如果隻是普通的情人關係,考珀爾夫人還無從乾預情人的政治主張。
但偏偏,除了情人外,他們已經是彼此政治上的基石了。
再加上考珀爾夫人的哥哥墨爾本勳爵,在輝格黨中節節攀升的地位。
未來幾年的英國政壇,恐怕都會由他們來主導了。
而如果能和未來的攝政王之家,繼續維持著牢不可破的友誼,想必他們的權勢就再難被撼動了。
有這麼多重的因素在,帕默斯頓當然會聽取塞希利婭對比利時國王人選的看法。
看清楚了這張利益鏈條所編織的羅網後,利奧波德明白自己已經無從掙紮了。
更要命的是,塞希利婭已經看清了他的欲求——一頂獨立王國的王冠。
以至於他根本生不出半點想要掙紮的心。
他閉上眼睛,帶著一點近乎絕望的沉淪發問,“所以您想要我付出什麼代價?”
塞希利婭的目標從來都十分明確,“我希望您能聯合您的母親,說服您的姐姐肯特公爵夫人主動退出攝政權之爭。”
明眼人都知道,這位王子的母親奧古斯特女伯爵,才是薩克森-科堡家族的靈魂人物。
也正是在她的一手操持下,利奧波德的姐姐,德意誌小國的公主們,才能分彆嫁進羅曼諾夫的皇室、符騰堡的王室、以及英國的王室中去。
而這對母子,對肯特公爵夫人的影響力,才是他們手中對塞希利婭最有價值的籌碼。
沒錯,對塞希利婭而言,攝政權之爭最大的對手並非是坎伯蘭公爵,而是肯特公爵夫人。
畢竟後者才是維多利亞公主,在法律意義上獲得了全部監護權的監護人。
除非她主動放棄,否則不論是普通法還是自然法,都難以剝奪母親為未成年的子女攝政的權利。
在支持自由主義的薩塞克斯公爵和支持極端保守主義的坎伯蘭公爵之間,輝格黨作為執政黨的選擇,幾乎是毫無懸念的。
但在同為自由主義的陣營中,麵對支持薩塞克斯公爵還是肯特公爵夫人,二者誰來攝政的問題,輝格黨內就勢必還會有所分歧。
甚至因為還要顧忌著未來女王的感受,薩塞克斯宮也不可能真使用什麼淩厲的手段去對付她的生母。
如果能讓其主動放棄爭奪攝政權,剩下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我和我的姐姐的確感情深厚。但我並不認為她會在這樣的大事上,優先考慮我的利益。甚至我的母親,也未必會站在我這頭,去勸我的姐姐放棄攝政權。”
利奧波德很清楚,在涉及重大利益的交換時,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往往經不起考驗。
“我明白。”塞希利婭對此已經有所預料。
“我認為,您有義務讓您的母親和姐姐明白。您成為比利時國王,而我的外祖父獲得攝政權,會對維多利亞公主順利繼位,乃至對整個薩克森-科堡家族的未來,起到何種積極的作用。”
塞希利婭給利奧波德出示了一些文件。
這份秘密收集的文件上,清晰顯示了維多利亞公主即將上任的音樂教師,和坎伯蘭公爵之間,有所交集的兩個銀行賬戶。
看完文件後,利奧波德再也維持不住平靜的假麵了。
對維多利亞身邊的人員安排,他和姐姐從來都是慎之又慎。
哪怕這個音樂教師的背景,他之前也已經派人去查過了一遍。
但顯然,倫敦的銀行家們,並沒有給他透露這些。
意識到坎伯蘭的人手,已經在慢慢滲透到維多利亞公主身邊,利奧波德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歸根結底,維多利亞公主還並沒有成為女王。現在的她,依舊需要一些強而有力的保護者,使她免於遭受坎伯蘭的荼毒。
否則有關她的攝政權之爭,也無非就是空中樓閣。
而一旦維多利亞重蹈夏洛特的覆轍,死於登上王座之前,那薩克森-科堡和肯特公爵夫人多年來的籌謀,以及對未來的願景,都會統統落空。
“甚至我們這邊,還能在攝政法案上,為維多利亞公主未來的婚姻定製一些特彆的條款。”塞希利婭毫不猶豫拋出了一個薩克森-科堡家族絕對無法拒絕的條件。
在利奧波德遊移不定的目光中,她繼續說道:“比如,不經維多利亞公主本人及肯特公爵夫人的同意,攝政委員會無權為公主訂立婚約。”
這樣一來,公主未來丈夫的人選,就能由公爵夫人參與決定了。
聽到這裡,利奧波德有些不可置信,“也就是說,你們能接受維多利亞的丈夫出自薩克森-科堡?”
按照他原本的揣測,薩塞克斯宮極有可能會推出劍橋公爵的兒子,來成為維多利亞未來的丈夫。
畢竟薩塞克斯宮和劍橋宮一直走得很近。
卻沒想到他們會輕易放棄保留這部分權利的主張。
“當然,隻要公主本人沒有反對意見。我們當然是沒有異議的。”塞希利婭的神情十分坦然。
帕默斯頓勳爵的那句名言,放在政治關係上也依然適用。
目前的劍橋宮,自然需要倚靠著薩塞克斯宮來獲得攝政權。
可獲得攝政權以後呢?
不論是先王喬治四世的遺囑,還是威廉四世的意圖,都再明顯不過。
他們正是希望由政治立場平和的劍橋公爵,來牽製住政治觀念激進的薩塞克斯公爵。
一旦劍橋公爵的兒子,成為了英國未來的王夫,他在攝政委員會中的分量,就極有可能會超過薩塞克斯公爵。
而塞希利婭,又怎麼會甘心讓外祖父替彆人做嫁衣呢?
為此,她寧願將維多利亞公主未來的擇偶權讓渡出去。
正好,對薩克森-科堡來說,這項擇偶的權利實在至關重要。
畢竟薩克森-科堡這個貧窮的德意誌小公國,之所以能出現在歐洲王室的視野中,就是靠著一樁樁的聯姻。
正是由於利奧波德的另一位姐姐尤利亞妮公主,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為孫子康斯坦丁大公選中的新娘,薩克森-科堡才攀上了羅曼諾夫家族。
而正由於這層關係,利奧波德才能從眾多德意誌王子中脫穎而出,並得以娶到夏洛特公主。
靠著婚姻編織的綿密羅網,才最終促成了維多利亞公主的誕生。
一直到如今,聯姻,幾乎可以看做是薩克森-科堡家族存在於世的根基了。
現在,能掌控未來英國女王的婚姻,不論肯特公爵夫人還是薩克森-科堡家族,都會喜不自勝。
她們又怎麼會放棄這塊遞到嘴邊的肥肉呢?
至此,利奧波德再也找不到任何拒絕交易的理由了。
或者說,他的心中早已先選擇了自己,“那麼……請給我點時間,我需要先說服我的母親。”
“預祝您順利!”塞希利婭端起杯子裡紅茶,真誠祝賀道。
當然,現在的利奧波德並沒有料到,在他答應合作前,眼前這個看似出塵的少女,就已經在盤算著如何拿到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修築權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