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也不怕啟明星科技亂報價。
因為啟明星科技這邊沒有辦法合作的話,他們還可以找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去合作。
曹陽和趙思宇自然也都是清楚這個情況的。
“是啊,歐洲航天局成立的目的就是跟北極熊和美利堅競爭,確保歐洲在航天事業上麵不會落後於世界。”
“星鏈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歐洲航天局現在自己沒有辦法搞定星鏈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找我們合作,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案。”
趙思宇的這個認識,基本上也算是看透了歐洲航天局的實際局麵。
“到時候可以帶他們去現場參觀一下啟明星9號和MAX的生產線,大大方方的給他們展示一下我們的技術優勢。”
“當然了,報價方麵雖然不能報的太誇張,但是也不要客氣。”
“發射一次的價格,怎麼也不能低於3000萬歐元。”
“當然了,如果發射次數比較多的話,後麵可以適當的進行降價。”
一枚啟明星9號的生產成本現在已經可以做到1個億以內了。
畢竟發動機那些東西已經開始規模化的生產,成本開始快速的下降。
但是這是啟明星的生產成本。
按照太空探索技術那邊的情況來看,一枚獵鷹9號改進型的生產成本,還是要去到6000萬美元左右。
這個價格是啟明星9號的好幾倍。
雖然可重複利用之後,單次的成本可以降低到火箭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但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
它們對外報價的單次發射價格,曹陽覺得不會低於5000萬美元。
畢竟它們也是要掙錢的。
再說了,就算是5000萬美元一次的價格,也是比NASA的其他火箭發射成本要低一大截了。
這個成本優勢已經足夠在市場上廝殺了。
一味地把自己的最低成本報出去,並沒有什麼好處。
既然是高科技行業,自然也要有高利潤才行。
“3000萬歐元的一次的價格的話,會不會太高了一點?”
趙思宇是知道啟明星9號的生產成本的,按照現在的彙率,一次發射的價格就可以生產三枚火箭了。
而可回收利用之後,單次的成本又更低。
最終如果按照這個價格發射,那麼啟明星科技這邊的利潤可以去到900%,甚至更高。
這絕對是暴利了啊!
“我們報價,對方肯定是要砍價的嘛。”
“隻是合作幾次的話,那就是3000萬歐元的價格,但是如果能夠合作十幾次,甚至幾十次、上百次的話,價格就不一樣了。”
“我們可以給一個階梯價格,第1~5次是3000萬歐元,以後每多5次就下降100萬歐元。”
“最終可以一直降低到2000萬歐元,甚至發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底線可以降低到1500萬歐元。”
錢要掙,生意也要做。
多發射幾次,其實也可以攤銷啟明星科技自己的星鏈成本。
這種收益其實是雙重的。
所以歐洲宇航局這邊送上門來合作,曹陽絕對是支持的。
甚至他主動的提出要階梯價格的方式來誘惑對方多發射幾次。
這樣子就可以實現雙贏了。
“如果是這個方案的話,那麼它們應該還是有可能接受的。”
“當然了,最開始的報價可能就不能是3000萬歐元了,我們得往高提一提。”
“那樣子才好留下一些降價的空間出來。”
趙思宇聽了曹陽的話之後,心中也有數了。
這個合作一旦落地,也算是一個劃時代的合作了。
哪怕是雙方隻是先簽署一個合作意向書,把未來的大餅畫出來,外麵的人知道之後,也會引起軒然大波。
畢竟這可能是人類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的火箭發射合同了。
而承擔這個合同的,居然是華夏的一家民營企業。
……
“韋爾納,我已經跟對方的人聯係過了,啟明星那邊的合作意願應該也是比較高的。”
“他們甚至同意我們去啟明星9號和MAX的生產現場進行參觀考察,並且會帶著我們去實地參觀一下啟明星9號的發射工作。”
“相當於我們可以從生產源頭一直到火箭發射升空,全流程的觀看到啟明星科技的運轉。”
“甚至對方表示,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就連星鏈衛星都可以交給他們來生產。”
“按照他們的說法,代工的星鏈衛星,價格肯定會比我們自己生產的低30%以上。”
在前往啟明星科技的路上,約瑟夫跟韋爾納一起乘坐一輛星辰汽車的夢想家MPV。
上車前已經有人專門檢查過車上有沒有監聽設備之類的東西了,所以約瑟夫敢在車上跟韋爾納交流一些重要的信息。
“他們有合作的意願,這跟我們的預想差不多,到時候就看報價如何了。”
“至於衛星,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要我們自己來生產,後麵發射的次數多的話,可以考慮讓他們生產一部分。”
“要不然全部都交給啟明星來做,這套星鏈衛星係統的建設可能會讓一些成員國不滿。”
高科技行業對於就業的拉動作用,其實也是比較明顯的。
火箭不放在歐洲生產就算了,畢竟他們現在生產不出合格的產品出來。
但是衛星就不一樣了。
歐洲是具備生產能力的,如果也把訂單交給了啟明星,那麼法蘭西等成員國可能會跳出來反對。
但是如果項目已經正式的啟動了,後麵為了降低成本把一部分的訂單交給啟明星的話,那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肯定有不少的成員國會支持歐洲航天局的這種做法。
畢竟對於一些國內沒有太多衛星產業的國家來說,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是很高的。
那關係到他們實實在在的利益。
“那倒也是,這一次我們就先跟他們談一談火箭發射的業務意向。”
“趁著現在各方對星鏈非常關注的關頭,我們先把合作意向確定下去,也免得各個成員國中發生一些其他的事情。”
約瑟夫是很希望把星鏈項目當成是歐洲航天局技術中心接下來幾天最主要的工作來做。
這要是被一些成員國給攪黃了,那就有點可惜了。
按照他的經驗,這種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
“這個就要看啟明星科技的報價誠意了。”
“畢竟在技術上麵,它們已經成功的發射了十幾次了,倒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韋爾納對約瑟夫的說法還是認可的,但是這一次的交流最終會不會有結果,他倒也是心中沒譜。
畢竟這麼大的合作項目,按照過往的經驗來看,往往要扯皮個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正常的。
當然了,如果隻是先把合作的意向給定下來,倒是問題不大。
畢竟它們要搞星鏈衛星係統,這個大方向是確定的。
而歐洲航天局這邊自己又沒有實力去搞定可回收利用火箭項目。
而使用其他的火箭來發射的話,成本非常的高,顯然是沒有競爭力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給NASA那邊的合作項目,每一次的發射價格好像是6500萬美元。”
“我們的發射次數比較多的話,估計能夠比這個價格便宜一些,但是以美利堅人的德性,估計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撐死也就是降價到5000萬美元,但是這個價格顯然還是有點高了。”
“如果啟明星科技這邊的報價低於5000萬美元,我覺得是可以好好的談一談的。”
一路上,約瑟夫和韋爾納基本上就把交流的大方向給確定了下來。
而在啟明星科技那邊,曹陽也是帶著趙思宇等人親自在門口等著韋爾納。
世界首富親自站在公司門口迎接歐洲航天局局長,這個麵子算是給足夠了。
“韋爾納局長,歡迎你來到啟明星科技,我相信這將會是一場劃時代的交流!”
對於“送財童子”、“甲方爸爸”的到來,該有的熱情自然是不能少。
畢竟人家是實打實的給啟明星科技送業績來的。
“啟明星科技引領了可回收發射火箭的世界潮流,我們歐洲航天局也是很期待這一次的合作交流。”
韋爾納雖然是搞技術出身,但是當了那麼多年歐洲航天局的局長,也算是一個技術官僚了。
對於這種商務運籌,自然也是熟練的不能再熟練。
兩人就在公司大門口寒暄了好幾分鐘,然後才慢慢的走向會議室裡頭。
這一路上,都有專門的攝影人員在旁邊不斷的拍照、錄像。
後麵這些素材都會是啟明星科技很好的宣傳素材。
畢竟歐洲航天局也算是全球範圍內航天領域的頂級機構了。
前腳北極熊的聯合火箭航天公司過來交流合作,後腳歐洲航天局又過來送訂單。
至於航天科技那邊,就更加不用說了。
這種局麵,對於啟明星科技來說,絕對是一副欣欣向榮的大好形勢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