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劃時代的合作談判,開啟全新紀元(1 / 2)

如果說聯合火箭航天公司的人看到了獵鷹9號改進型成功發射之後的心情比較複雜的話,那麼高通這些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股東的心情就完全是滿滿的喜悅了。

高通總裁保羅直接給英特爾的歐德寧打了個電話。

“歐德寧,獵鷹9號改進型已經研發成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衛星係統距離成功更進一步了。”

“英特爾要是現在上車還來得及,繼續等下去的話,代價就越來越大了。”

作為美利堅芯片巨頭,英特爾之前拒絕高通的邀請,沒有跟著一起投資馬斯柯的星鏈。

這讓保羅一直都是耿耿於懷。

雖然在手機芯片行業,英特爾的影響力非常薄弱,完全沒有辦法跟高通相提並論。

但是在保羅看來,將來的5G通信與星鏈結合,不管是高通還是英特爾,都需要接受這個局麵。

否則到時候一些芯片企業繼續支持傳統的基站模式來發展5G,就會導致美利堅國內的5G通信局麵出現一定程度的混亂。

這是保羅不希望看到的局麵。

“保羅,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能夠搞定可回收利用火箭,我非常的高興。”

“但是這件事情跟英特爾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的發展重點一直都是在電腦CPU上。”

“不管將來手機和PAD如何發展,大家對於電腦的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

“這一點,是我們英特爾非常堅信的事情。”

歐德寧語氣堅定的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這個觀點確實也是沒有問題的。

隻要是在辦公室上班的人,基本上就不可能不用電腦。

哪怕是再過個十幾年,手機和PAD的普及率非常高了,但是並不意味著就不需要電腦了。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也一樣都會需要屬於自己的電腦。

整體的電腦市場並不會變小,反而會因為非洲、東南亞等地的市場擴大而不斷的擴大。

全球每年的電腦銷量,不會出現明顯下滑的情況。

在一些地方反而能夠出現不斷增長。

隻要牢牢的占據這一部分市場,英特爾的好日子就能一直過下去。

當然了,歐德寧肯定也不是那種不思進取的人。

英特爾肯定也會做一些其他方麵的芯片嘗試。

但是至少短期內,他們不想介入到啟明星科技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之間的糾紛之中。

美利堅內部的企業,也絕對不是鐵板一塊。

哪一個地方都是有爭執,有矛盾的。

“星鏈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以後每一台電腦都能跟星鏈相連接,不需要WIFI,不需要網線就能直接上網。”

“這對於電腦的進一步發展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而我們的4G建設已經在大規模的推廣,華夏那邊應該也很快就會正式的進入到4G時代。”

“那麼5G的建設,就必須開始提上日程了。”

“難道你們英特爾還是希望各路運營商耗費大量的資金去修建基站嗎?”

保羅現在對“你是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這句話有著越來越深刻的領悟。

要不是為了“大局”著想,他真的是不想跟歐德寧廢話。

“運營商每年掙了那麼多的錢,耗費一些資金去修建基站也沒有什麼問題。”

“反正最終都是會由消費者來買單,說不定這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呢。”

歐德寧這麼一說,保羅覺得嗓子裡有點發甜,一口血似乎要往上湧。

感情這些錢不需要英特爾出,你們就無所謂了吧?

這些錢也不用我出啊!

但是如果美利堅這邊不推動星鏈的發展,華夏那邊的星鏈就要壟斷全球市場了。

哪怕是美利堅這邊通過政策來限製啟明星的星鏈進入,最終也是沒有辦法完全杜絕衛星電話的使用的。

這個發展會直接影響高通在手機芯片行業的地位。

這是保羅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要不然他乾嘛那麼積極的去推動各路芯片企業加入到馬斯柯的星鏈計劃之中?

5G基站的修建費用,又不需要高通支付!

“英特爾如果一直是這個態度,那麼將來你們一定會後悔的。”

“科技行業現在發展的很快,英特爾的優勢很快就會慢慢的消失。”

“也許南山半導體現在的發展重點不在電腦CPU上麵,但是誰知道將來人家會不會進入到這個市場呢?”

“到時候英特爾就算是想要後悔也沒有用了。”

保羅還想著勸說,不過歐德寧是完全聽不進去。

最終大家是不歡而散。

……

趁熱打鐵!

這句話不是隻有華夏人能夠理解,美利堅人也一樣如此。

就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改進型成功發射的三天後,它們又使用舊款的獵鷹9號進行了星鏈衛星係統的第一顆衛星的發射,算是正式的拉開了星鏈的建設工作。

這些火箭之前就已經生產出來了,不進行發射的話,那也是浪費。

所以哪怕是可回收利用的版本已經成功研發出來,也不影響它們繼續使用不可回收的獵鷹9號來發射第一顆星鏈衛星。

這一次的發射之後,全球層麵,星鏈算是正式的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競爭賽道。

其他的競爭對手,距離美利堅和華夏都還有比較遠的距離。

“韋爾納,按照目前我們的進度,等到可回收火箭成功研發,估計美利堅和華夏那邊都已經完成了星鏈的組建工作了。”

“我覺得可能需要重新考慮星鏈方案,要不然很難得到各路股東的支持。”

約瑟夫作為歐洲航天局技術中心的主任,對於行業發展情況自然是非常關注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官宣自己成功發射了第一顆星鏈衛星,他就立馬找到了局長韋爾納,商量著今後的發展方針。

歐洲宇航局的組織架構比較特彆,股東更是比較特彆。

或者說用股東這種企業形態的詞語來形容都是不大貼切的,畢竟它們算是歐盟旗下的一個機構。

各個成員國出資來支持它們的發展,希望通過這些努力來跟美利堅和北極熊抗衡。

這種機製下麵,其實注定了歐洲航天局的工作效率是比較低的。

再加上一些優秀的人才都被美利堅那邊給吸引走了,它們自己想要搞出點新東西出來,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星鏈這種東西,雖然大家都知道很重要,很關鍵,但是你要是搞不定它,說什麼都沒有用。

“如果我們現在重新考慮星鏈方案,那就意味著要放棄星鏈計劃了。”

“畢竟越到後麵,我們的差距就越大。”

韋爾納聽了約瑟夫的話,倒也沒有勃然大怒,而是頗為認真的跟他交流了起來。

畢竟現在是什麼局麵,他也是比較清楚的。

“或者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請啟明星科技來幫助我們發射衛星?”

“不去糾結火箭技術,單純的研發星鏈衛星的話,其實難度就降低了很多了。”

約瑟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提議。

過去那麼多年,歐洲航天局跟NASA合作過,跟北極熊也合作過。

現在開始跟華夏那邊合作,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啊。

“我們的星鏈注定是會跟啟明星科技的星鏈形成競爭關係,他們能否願意幫助我們發射衛星?”

韋爾納提到了一個許多人都會糾結的問題。

這就相當於奔馳汽車去找寶馬汽車幫助自己生產發動機或者其他重要的零件。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覺得這個方案是不大合適的。

“啟明星科技是華夏的一家民營科技企業,華夏的相關政策民營企業進入到航空航天領域裡頭,為的就是推動航空航天產業的市場化發展。”

“對於啟明星科技來說,它們肯定也是希望儘可能多的獲得一些其他公司的商業訂單,而不是全部依靠公司內部自己的發展計劃來發射衛星。”

“當然了,它們給內部發射火箭的成本跟對外商業合作的肯定會有差彆。”

“但是隻要它們的報價不是特彆的離譜,就有可能還是比我們自己去研發火箭要便宜很多。”

“畢竟我們的可回收火箭哪怕是研發出來了,不管是研發成本還是生產成本,肯定都是要比啟明星的高很多。”

“既然如此,不如乾脆找一個成本比較低的方案,哪怕是將來星鏈計劃要調整,也不會有太高的沉默成本在裡頭。”

約瑟夫這麼一說,韋爾納張了張嘴,最終什麼都沒有多說。

因為他發現自己似乎有點沒有辦法去反駁這個觀點。

既然覺得這個方案有道理,有可行性,他自然也就快速的將它提上了日程,並且親自飛往華夏,跟啟明星科技商討這方麵的合作。

……

“曹總,歐洲航天局後天要過來跟我們商討發射衛星的大項目,這個項目很可能跟它們的星鏈項目有關係。”

“我們到時候是否要跟它們合作呢?”

涉及到這種大方向的事情,趙思宇肯定是不敢自己獨自決策,要跟曹陽先彙報。

“這麼突然的就過來跟我們商量衛星發射業務,看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的星鏈計劃正式啟動,還是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餓壓力啊。”

曹陽稍微想一想,就能推測出歐洲宇航局那邊的局麵了。

至於為什麼對方找到啟明星科技,而沒有找到美利堅那邊,顯然就是成本問題了。

不管是找誰發射衛星,在能滿足發射要求的情況下,肯定是找便宜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