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圍剿東瀛車企,新的戰鬥開始了(1 / 2)

曹陽跟朱正峰剛剛聊完,向昌樂也專門打了個電話過來。

作為嶺南理工大學的副校長,同時兼任半導體學院院長的他,如今終於要更進一步,成為嶺南理工大學的校長了。

“老師,恭喜你得償所願,我相信嶺南理工大學在您的帶領下,一定會發展的更加迅速,成為長江以南最好的大學。”

自己老師能夠成為嶺南理工大學的校長,曹陽自然是很開心的。

這些年,南山集團跟嶺南理工大學有各種的合作。

半導體學院更是專門圍繞著南山半導體和南山設備來重組發展的。

每年南山集團都會招募超過千名嶺南理工大學的畢業生,這個數據還在不斷的上升。

而嶺南理工大學有了跟南山集團的各種合作項目,出的成果也是有不少。

對於大學老師來說,有好的項目搞,不缺資金,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嶺南理工大學本身就是985高校,雖然原本的排名不是特彆的靠前,但是由於地處羊城市,又跟南山集團在汽車、零部件、半導體、設備、材料等方麵展開全方位的合作,所以相關專業的就業率是非常好的。

對於學生和學生家長來說,就業率絕對是很在乎的一個東西。

嶺南理工大學這幾年招生的時候也是重點宣傳了這方麵的東西,讓不少人原本想要去省外排名更高的學校上學的學生選擇了嶺南理工大學。

就對學生和教師的吸引力來說,嶺南理工大學絕對可以排到全國20名以內,甚至衝擊一下前10名也是沒有問題的。

關鍵是這個名詞還在不斷的上升。

按照向昌樂的設想,有朝一日長江以南的各個省份的高三學生,除了能夠去清北之外,其他的都優先考慮嶺南理工大學了,那自己就算是徹底的成功了。

而這一日,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遙遠。

甚至將來不少的專業嶺南理工大學搞得比清北的對應專業好也是不奇怪的。

“那就借你吉言,希望能夠儘快的實現這個目標了。”

在曹陽麵前,向昌樂自然是沒有必要虛頭巴腦的在那裡謙虛之類的。

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直接接受了祝福,坦然的承認自己確實是有這樣子的想法。

“嶺南理工大學在航空航天和兵器方麵的積累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老師你有沒有打算適當的加強一下這方麵的師資力量呢?”

曹陽現在很重視啟明星航空航天這家子公司。

不過裡麵大部分的項目都跟嶺南理工大學沒有太多的合作關係,反倒是從帝都和金陵等高校招募了一些人員,建立了一些合作。

“我今天正想跟你提一下這方麵的事情。”

“嶺南理工大學過去幾年跟南山集團的合作是非常順利的,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種產學研相互結合的方式,我覺得是完全可以進一步的拓展開來的。”

“嶺南理工大學有三千多名教師,一萬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科研力量,完全可以形成更好的科研實力。”

大部分的高校,老師雖然也做科研,但是能夠將科研成果真正的利用起來的,卻是非常的少。

向昌樂對這樣子的情況自然也是很熟悉的。

雖然嶺南理工大學在這方麵已經做到比大部分高校都要好了。

但是他還想要進一步的發展起來。

南山集團現在一分為五,形成了五個重要的集團公司。

向昌樂覺得整個嶺南理工大學的各個專業,至少有50%是可以圍繞著南山集團來發展的。

半導體學院和汽車學院都已經嘗試到了甜頭,成為了國內數一數二的存在。

材料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等其他方麵的學院建設或者重組,他覺得也是可以繼續展開。

以前他不是校長,有些動作不好搞的太誇張。

現在就不一樣了,隻要占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搞。

以南山集團在華夏的實力,也完全可以支撐起嶺南理工大學的這個變化。

在跟向昌樂深入的交流了半個多小時,曹陽基本上清楚了他的想法。

這種對南山集團來說沒有壞處的事情,他自然是支持的。

畢竟各個集團要發展,單純的依靠挖人肯定是不夠的。

關鍵還是要自己能夠培養人才。

南山集團自己去修建一所學校去培養的話,費時費力,吃力不討好,意義不是很大。

公司內部有培訓中心就差不多夠了。

剩下的東西就跟嶺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展開合作,從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展開一些合作辦學,讓更多的人才一進入到南山集團就能立馬上手工作。

這對學生、學校和南山集團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老師,您剛說的那些方案,我完全同意。”

“回頭讓人事部的劉友梅跟學校對接,爭取把各個分公司的需求跟各個專業的情況都進行對接。”

“然後我們也抽調一些人員兼職擔任各專業教材的合作編輯,讓我們的教學內容也能夠跟上最新的技術發展。”

曹陽這話,讓向昌樂鬆了一口氣。

這一次向昌樂提的要求有點多,相當於把嶺南理工大學徹底的綁在了南山集團身上了。

他還擔心曹陽會不同意呢。

畢竟嶺南理工大學的實力雖然不錯,但是放在全國來說,肯定還不是最尖端的。

而南山集團的影響力和實力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

正常來說,人家應該去找清北合作啊。

“這個確實是很有必要,我們的不少教材都還是八九十年代編寫的,雖然有所更新,但是很多內容都是比較陳舊的。”

“如果南山集團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配合我們一起編寫新的教材的話,對於學生的培養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

向昌樂自然也是知道高校教學之中的一些弊病。

不過有些東西要改起來是比較困難的。

一方麵,各個專業的教材,背後都牽扯了許多利益。

基本上每個高校同一個專業使用的教材都不是同一個人編寫的。

大多數情況下,專業教材都是本校老師編寫的,這背後牽扯到不少利益,不能多說。

但是這情況必然會導致很多教材的內容是沒有及時更新,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的。

比如關於汽車構造的專業課,幾年前南山變速箱還不夠厲害的時候,各個汽車構造的教材裡麵都是重點介紹手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基本上是簡單的介紹一下就跳過去了。

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的轎車都是使用的自動變速箱,你讓學生天天去學習手動變速箱,畢業之後如果從事變速箱相關的研發工作的話,顯然就要補不少的功課才行。

同樣的,在碳纖維材料相關的教材方麵,就更是落後了。

沒有南山碳纖維之前,國內連t300碳纖維都是生產不出來的。

相關的教材自然也沒有辦法就碳纖維的生產和研發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介紹。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華夏的碳纖維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相關的生產設備也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了。

這個時候,相關的教材如果跟著南山碳纖維的技術人員一起編寫的話,顯然就會有強的參考意義了。

當然了,嶺南理工大學跟南山集團的合作肯定不是一朝一日就重新開始或者徹底變化,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曹陽肯定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關注這個事情了。

因為這幾天,華夏互聯網上的輿論開始發生一些變化了。

東瀛跟華夏的島嶼問題已經是扯了很多年的話題了。

但是今年年初開始,這個問題就慢慢的變得比較尖銳。

最近這段時間,東瀛那邊更是動作頻頻,不斷地刺激著華夏的神經。

對於這種情況,華夏自然也不會慣著。

雙尾蠍無人機攜帶實彈的編隊,那是隔三差五就出現在島嶼上空。

而對方也不甘示弱,火藥味越來越嚴重。

在這個前提下,春城汽車集團和南山汽車集團一起發力,帶動國內的消費者抵製東瀛的汽車,就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80後已經是買車的主力軍了。

它們基本上也都是屬於網民。

互聯網上的那些輿論變化,自然也是會影響他們。

再加上現在消費者的選擇確實是多了很多,不是非要買你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或者日產汽車的產品不可。

這麼一來,東瀛係車企的銷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生變化。

“張總,從我們目前調查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一次針對東瀛係車企的輿論攻勢,既有互聯網上民意爆發的原因,也有一些車企在背後推波助瀾的情況在裡頭。”

“昨天甚至有其他汽車公司的老總隱晦的問我是否支持這樣子的輿論發展。”

曾廣達來到了張家齊的辦公室。

羊城汽車集團現在掙錢的大戶就是羊城豐田和羊城本田。

雖然這兩家公司的發展步伐都有點落後於整體市場,但是掙錢的速度卻是絕對沒有落後的。

彆看羊城汽車集團自己的羊城埃安和羊城傳祺都搞得還不錯,但是基本上還是處於不掙錢的狀態。

特彆是羊城埃安那邊,想要掙錢是遙遙無期。

這種情況下,各個自主品牌發起的圍剿東瀛係車企的行動,就讓羊城汽車集團陷入到了尷尬的境界之中。

支持好像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但是不支持的話,到時候很可能會被其他的自主品牌給敵視。

到時候有些行動不帶著你一起的話,彆說紅利吃不到,很可能還會吃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