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記得以前的地理書中曾經有一張火箭發射的圖片。
雖然隻是一張圖片,但是那個場景卻是讓人仿佛置身其中。
五、四、三、二、一!
發射!
腦海中出現的發射倒計時,令人心情澎湃。
一陣巨大的轟鳴,火箭拔地而起。
圖片中的發射中心地處在群山之間,一陣巨大的轟鳴,火箭拔地而起。
火箭尾焰帶來的震撼配合著巨大的轟鳴聲讓人心情澎湃,眼眶濕潤。
巨大的火箭像一顆流星,劃過長空,在太空中放射出萬道金光。
啟明星科技集團既然把可回收火箭作為自己的“第三彈”,自然是要搞幾張渲染圖出來。
然後再把模擬火箭發射的場景動圖給配上去,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就非常不一樣了。
相關的圖片發布之後,南山集團的許多員工自然都紛紛轉發。
而曹陽轉發的時候隻是簡單的寫了一句話:【大推力可回收火箭啟明星9號,即將來襲!】
不到十分鐘,啟明星9號就上了熱搜。
不僅微博上它的熱度瞬間衝上榜一,在度娘熱詞裡頭也是名列前茅。
黑色的啟明星9號,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科技感更強、更神秘了。
“這個火箭長得好像有點特彆啊?”
“怎麼會有黑乎乎的火箭?小編太敷衍了吧?”
“可回收火箭?曹總這個心也太大了吧?”
“曹總這是要跟馬斯柯學習啊,小心步子太大扯到蛋啊!”
“華夏什麼時候有哪家民營企業可以生產火箭了?”
“確定這不是遊戲裡麵的圖片嗎?為何我看到之後居然有一點點驚訝呢?”
“好好造車就行了,去搞什麼火箭啊,不務正業!”
“曹總這是錢多沒地方燒了啊,居然去搞可回收火箭!”
“北極熊當年已經放棄的技術,沒想到啟明星居然想要撿起來。”
“這麼長長的一個家夥,我怎麼覺得像是一個大型的洲際導彈呢?”
“南山集團剛剛拆分,就開始搞事了啊。”
……
各種各樣的評論,有詆毀的,有敵視的,有緊張的,什麼樣子的都有。
對於華夏網友來說,一家民營企業開始搞火箭,還是看上去難度很大的大推力可回收火箭,那是怎麼看都覺得不靠譜。
“曹總,這就是我們星鏈衛星發射使用的火箭嗎?”
“看上去很是霸氣,讓人熱血沸騰啊。”
李蘇第一時間給曹陽打來了電話。
雖然吉利在啟明星航空航天裡頭的股份不多,但怎麼說也是股東之一。
他肯定是很關心星鏈係統什麼時候可以正式的組建成功。
如此偉大的事情,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李蘇也是與有榮焉。
“沒錯,啟明星9號將來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用來發射星鏈衛星。”
“後麵更大推力的火箭則是會考慮用來進軍月球和火星,讓我們的足跡徹底的踏步太空。”
曹陽既然準備大手筆的去搞火箭,肯定就要把這個東西給搞好。
南山集團發展了十幾年,各方麵的技術積累已經比較深厚。
再加上自己親自參與其中,開掛一樣的“指導”之下,火箭研發速度肯定可以比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更快。
彆看天空一望無際,沒有儘頭。
但是適合作為衛星的空域其實是有限的。
啟明星科技集團的星鏈係統如果真的組建成功,那麼基本上可以把地球上空所有適合衛星停留的空域都給占據了。
到時候可就有意思了。
其他國家還要不要發射衛星了?
發射衛星的時候是否會跟星鏈衛星發生碰撞或者距離太近有碰撞的危險?
這裡麵其實都是有非常多的手腳和故事可以發揮的。
曹陽為何現在有點著急要把啟明星9號今年就試作出來,明年就開始正式的發射,還不就是為了搶占先機?
彆看人類已經搞衛星研究幾十年了,但是真正升空的衛星數量其實還不是很多。
星鏈係統要是布局了一萬多個衛星,直接就比全世界其他國家過去那麼多年加起來的衛星數量都要多很多。
這個意義絕對不一般。
“曹總,這個啟明星9號,大概多長時間可以生產出來呢?”
李蘇也是一個對太空有著幻想的人。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啟明星9號發射升空的日子的到來。
“快的話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生產出來了,初步的設計工作都已經完成了,下一步很快就可以考慮開始製作零件了。”
“樣品生產出來之後,進行一些組裝驗證和測試,並最終進行試發射。”
“對這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之後,就可以正式的量產生產,然後搭載我們的星鏈衛星,正式的進行發射任務。”
相比火箭的研發,衛星的研究倒是容易很多。
畢竟這方麵的技術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啟明星科技集團這一次搞的衛星也不算是多麼的特彆。
現在主要的就看火箭什麼時候搞定了。
要不然到時候發射衛星跟發射煙花一樣,那就不好了。
“這麼快?”
李蘇大吃一驚。
雖然他知道啟明星科技集團成立之前,南山集團就已經在招募人手研發航空航天相關的產品,但是那麼快就有結果了,他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人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從2002年成立開始算起,經過了8年的時間才成功的發射了獵鷹9號。
這還是不具備可回收功能的獵鷹9號,不是後麵的改進型號。
現在啟明星科技集團確實比人家快了一倍不止,今年就要開始試作啟明星9號了。
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啊。
難道南山集團的技術實力,真的已經牛掰到了這個程度了嗎?
李蘇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無力感。
以後吉利汽車看來再也不用跟南山汽車集團競爭了。
大家的技術底蘊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彆的存在。
強行要去對比的話,反而是給自己找難受。
“也不算很快了,前後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有那麼多的技術人員一起努力,今年的生產出樣品出來,也算是正常了。”
“到時候啟明星9號發射的時候,李總你可得來現場一起觀看哦。”
曹陽心情很是淡定,一點都不擔心到時候會失敗。
哪怕是第一次因為意外失敗了,隻要改進之後,最終肯定是可以成功的。
畢竟這款啟明星9號,本身就是借鑒了後世成熟的獵鷹9號的一些設計,並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
比如火箭外殼拋棄了廉價的不鏽鋼,換成了高端的碳纖維。
單單這一個變化,對整個火箭的減重方麵就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
獵鷹9號的推力不到2000噸,但是啟明星9號卻是可以做到2000噸左右。
這裡麵的差彆還是挺大的。
當然了,這個方案也就啟明星科技集團能夠用,放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上麵,大量使用t1100碳纖維的話,獵鷹9號的成本估計能夠直接翻一番。
那肯定不是馬斯柯可以接受的結果。
“我到時候一定去現場觀看!”
“曹總,有任何我能幫到忙的地方,請務必不要跟我客氣!”
李蘇還真是想要為啟明星做點事情,那樣子更加有成就感。
當然了,後麵曹陽肯定也不會跟他客氣。
有些東西拉上吉利一起搞,沒有壞處。
反正短時間內啟明星航空航天是很難盈利的,哪怕是有雙尾蠍的業務,整個集團想要盈利都是比較困難的。
至於集團下屬的南山設備和南山機器人,它們的盈利跟啟明星航空航天沒有太大的關係。
……
“老趙,那個什麼大推力可回收火箭啟明星9號,就是你去啟明星航空航天之後要負責的項目嗎?”
作為華夏航天領域的領軍企業,航天科技那邊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就關注到了啟明星9號的熱搜。
總經理錢俊峰親自給趙思宇打電話過來確認情況。
沒辦法,曹陽公布的這個啟明星9號,實在是有點石破天驚,簡直就是在華夏航天領域扔下了一個原子彈啊。
“啟明星9號的設計工作在我離職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我到了之後首先會負責第一個型號的試生產和測試,後麵才會負責其他型號的啟明星9號的設計開發。”
曹陽都把一些信息對外公布了,趙思宇跟錢俊峰簡單的交流一些內容,自然沒有什麼大問題。
反正一款火箭那麼複雜,就算是趙思宇有心把技術全部告訴錢俊峰,也不知道在電話之中如何傳遞信息。
這種信息,也不可能通過電話就能傳遞出來。
再說了,趙思宇也沒有這方麵的心思。
航天科技那邊現在的研發任務也是很重的,有不少型號的產品需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