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第三彈,可回收火箭來襲(1 / 2)

方思思很好奇曹陽接下來準備如何玩轉啟明星科技集團的“第三彈”。

對此,曹陽自然沒有隱瞞的必要,跟她好好的聊了聊。

而為了讓“第三彈”能夠更快的落實下來,曹陽也是親自飛到帝都,拿著鋤頭繼續挖人家的牆角。

畢竟搞火箭設計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在體製內。

要麼就是在海外。

海外那邊從去年開始就一直都在挖人,目前啟明星科技集團下麵跟航空航天相關的海外專家數量已經超過300人,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但是公司肯定也得培養華夏自己的團隊。

目前,曹陽覺得還是缺少一個定海神針級彆的人物。

“曹總,您能親自從羊城飛過來,您的誠意我非常感動。”

“但是我真的沒有跳槽的打算,目前在一院做的很開心。”

“這一次也就是同學極力打招呼推薦,所以我才覺得有必要出來跟你見一見。”

趙思宇作為航天科技下麵一院的總工,絕對算是火箭設計領域專家級的人才了。

這種人才在出國等方麵都是有不少注意事項,甚至護照都是不在自己手中的。

要不是趙思宇知道曹陽不可能是外國勢力的代表,他估計都要跟集團彙報這個事情了。

不過,哪怕是如此,他今天出來見曹陽,態度也是談不上多麼的好。

在他看來,搞航空航天,還是得靠他們那樣子的企業才行。

外麵的民企,更多的是依靠一些噱頭去營銷,真正拿得出手的產品是完全沒有。

當然了,他說的是華夏目前的航空航天領域民企的情況,不是國外的情況。

而曹陽這一次自然也是有備而來的。

他直接拿出了一張a0圖紙,展開在桌麵上。

“趙總工,這是我們啟明星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的可回收火箭的一份外觀設計圖。”

“按照我們目前的計劃,今年之內就會生產第一台樣機,然後擇機進行發射嘗試。”

“雖然第一次的發射成功的可能性不是那麼的高,但是我們有信心在明年內讓它攜帶衛星正式的完成發射任務。”

“為此,我們已經將南山發動機那邊不少的工程技術人員轉移去設計這台可回收火箭的發動機了。”

曹陽知道要吸引趙星宇這些脫離了低級趣味,有人生追求的人,一定要使出一些不一樣的手段才行。

看人下菜,在挖人的時候是最基本的安排。

雖然雙方沒有簽署保密協議,但是左右不過是無數圖紙當中的一份而已,曹陽倒也不擔心給趙星宇看了之後會有什麼泄密的風險。

畢竟“第三彈”宣傳都要來了,一些渲染圖都準備對外發布了,還差這一張外形圖?

對於航天科技這樣子的大企業來說,所有的項目研發都是有立項要求,有相關背景需求的推動下才會啟動的。

不可能因為趙星宇跟曹陽見了一麵,就劃撥人力物力去開始搞可回收火箭的研究。

這不是一院的工作重點,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落實下去。

等到他們真的想要搞可回收火箭的時候,啟明星這邊都已經把火箭射到天上去了。

“可回收火箭?”

趙思宇皺了皺眉頭,強忍著不去看桌麵上的圖紙。

美利堅那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從2002年成立的時候就宣稱要搞可回收火箭,作為業內人士,趙星宇自然不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東西。

甚至可回收火箭都不是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先提出來的,而是幾十年前北極熊那邊就提出過類似的方案。

隻不過最終發現這條路似乎行不通,所以放棄了。

按照北極熊的判斷,可回收火箭每次的維修保養的成本,比一次性發射火箭的成本都要高。

本來搞可回收火箭的目的就是單純的為了降低單次的發射成本。

如果最終搞出來的東西,不僅沒有降低發射成本,反而讓成本變得更高了,這個玩意自然就沒有前途可言了。

到現在為止,美利堅那邊,乃至是全球各地,都還沒有成功的可回收火箭發射利用的案例。

所以趙思宇猛然聽到曹陽說自己在今年內就要試發射可回收火箭,明年就要利用可回收火箭發射衛星。

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啟明星很牛,而是覺得啟明星好不靠譜。

你南山集團是很厲害,哪怕是拆分成了五個集團,實力也是一樣的強悍。

但是你隻是在汽車行業厲害,隻是在手機行業厲害,隻是在碳纖維和特殊鋼上厲害,隻是在數控機床上厲害,隻是在……

想到這裡,趙思宇停住了。

似乎南山集團厲害的東西還挺多的?

但是這裡麵絕對沒有火箭這個東西吧?

“是的,就是可回收火箭。”

“並且是大推力的可回收火箭。”

“這兩年先研究發射2000噸推力的大型可回收火箭,下一步研究推力超過5000噸的大型可回收火箭。”

曹陽這麼一說,趙星宇的眼神一下就冷了。

這是忽悠傻子呢?

2000噸推力?

5000噸推力?

曹陽懂不懂火箭?

自己搞了一輩子的火箭,到現在為止國內最大推力的火箭都還沒有到2000噸,甚至連2000噸的一半都沒有達到。

結果曹陽一上來就說啟明星要搞2000噸的大推力火箭,還是可回收的那種!

這怎麼可能!

“趙總工,我知道你覺得這個想法完全不靠譜,其實我們公司內部從星辰車隊成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展開可回收火箭的研究了。”

“去年的時候更是大範圍的招募了大量國內國外的技術人員展開相關的技術研究。”

“今年和明年我們也會不設研發人員招募上限,不設研究經費投資上限的去研究可回收火箭。”

“目前的這個圖紙,經過內部的初步驗證,是具備可行性的。”

“而我們能夠實現如此大的推力,是因為我們的的大推力火箭上麵,一次性的安裝了多台大推力發動機。”

曹陽自然能夠從趙思宇的表情上麵讀懂對方內心的想法。

不過他倒也沒有生氣。

畢竟越是專業人士,就越是清楚大推力火箭的設計和生產製造有多麼的困難。

國內搞了那麼多年都搞不定的事情,你啟明星一家民企輕輕鬆鬆就搞定了,怎麼可能?

正常人都是不會相信的。

哪怕是你走了不一樣的設計思路。

不過,曹陽的話至少是讓趙思宇放棄了直接走人的想法,而是把眼神轉移到了桌麵上的圖紙上。

雖然隻是一張比較簡單地外觀圖,但是趙思宇一下就能看出來眼前的火箭使用了9台發動機。

這個發動機數量,絕對是不算少了。

最關鍵的是發動機的布局比較奇怪。

作為火箭專家,他知道集團內部有一種新型號的火箭是準備使用10台發動機的。

其中芯一級的發動機兩台,外麵的4個助推器上安裝了8台發動機。

這個布局跟眼前的火箭是挺不一樣的。

“你這個所謂的大推力火箭,似乎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去年發射的獵鷹9號有點相似啊。”

看了會圖紙,趙星宇覺得似乎有那麼一點熟悉。

很快的,他就想到了去年美利堅那邊發射的獵鷹9號。

美利堅那邊的太空探索任務,之前主要都是nasa負責,後麵由於經費不堪重負,才慢慢的出現了太空探索技術等其他的商業太空探索公司的存在。

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去年發射的獵鷹9號,趙思宇那麼所在的一院也是專門組織了不少人員收集相關的資料,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如今再一次看到類似的圖紙,趙思宇終於反應過來了。

“沒錯,這個造型確實是跟獵鷹9號比較相似。”

“但是我們的這款火箭是可回收火箭,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去年發射的獵鷹9號並不具備可回收功能。”

“按照目前的信息來看,未來三年內對方都不一定能夠搞出可回收的獵鷹9號。”

“並且,我們的這款可回收火箭的外殼跟獵鷹9號也完全不同,如果後麵你可以看到它的渲染圖的話,也會發現跟想象的很不一樣。”

曹陽賣了一個關子,沒有直接說出差異點。

不過這麼一來,倒是把趙思宇的好奇心給吊了起來。

他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就反問了一句,道:“有什麼不一樣?”

等到自己問完這句話,曹陽才從包裡拿出另外一份文件,“趙總工,這是保密協議,伱得簽署之後我才能跟你說更多的內容。”

如果一開始就拿出保密協議讓趙思宇簽署,曹陽估計對方直接就走人了。

人家今天過來見自己,那是礙於情麵不好不來。

但是如果自己搞事情,對方直接走人也說得過去。

但是現在交流了一會之後,興趣已經被提了起來,趙思宇肯定就舍不得立馬就走人了。

南山集團在國內科技行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甚至一院那邊加工火箭的不少生產設備,都是南山設備那邊生產的。

其中的一部分原材料也是南山集團下屬公司供應的。

這種情況下,曹陽拿出來的技術方案,在趙思宇眼中,多少也是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至少是值得一看的。

簡單的瞥了幾眼保密協議的內容,趙思宇直接就刷刷刷的簽下了自己的大名。

“現在可以說了吧?”

看到趙思宇一步一步的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在發展,曹陽臉上多了一絲微笑。

“自然是可以了。”

“這是其中的一張渲染圖,我們首先來看看它的不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