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肯定沒有人力也沒有物力去開發大推力可回收火箭。
特彆是啟明星這邊已經開始搞的情況下,那邊就更加不可能去開發了。
“如此大膽前衛的設計和理念,目前全世界都沒有哪個國家實現了。”
“早在1959年的北極熊的航天電影中,就展現了回收火箭的畫麵,海上著陸平台、蚱蜢腿式的起落架。”
“但是後麵北極熊自己都放棄了這種技術方案,反而去開發了帶翼飛回技術。”
“但是這種方案對火箭總體設計和返回控製技術要求較高,並且帶翼飛回需要為火箭增加機翼、起落架等結構,這些結構重量等因素會使火箭運載能力損失約40%。”
“這些最終都是被證明不可靠的。”
錢俊峰對於火箭的曆史自然也是非常了解的。
如今忍不住跟趙思宇吐槽了起來。
不過,趙思宇肯定不會因為錢俊峰的吐槽就放棄現在的工作。
“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跟幾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我相信啟明星9號能夠順利的研發出來,給大家帶來一個巨大的驚喜,從而讓國內的航天產業進入到一個不一樣的階段。”
趙思宇雖然剛剛加入到啟明星航空航天技術,但是它作為公司的總經理,能夠觀看所有的技術資料,對於啟明星9號自然也是充滿了信心。
這些東西,他也是沒有辦法跟錢俊峰具體的去說,要不然就容易泄密了。
雖然民營企業對於泄密的管理沒有航天科技那麼誇張,但是長期養成的習慣卻是不允許趙思宇去冒一點風險。
左右也問不出更多的信息,錢俊峰最終也隻能言不由衷的說了幾句祝福的話,然後就掛掉了電話。
而國內關心啟明星9號的人,絕對不止李蘇和錢俊峰。
並且肯定不是每個人都對啟明星9號充滿了好奇和祝福。
……
“楊總,我感覺南山集團拆分之後,曹陽的重心似乎放在了啟明星科技集團的一家子公司上麵去了。”
“榮耀手機能夠有今天的成績,我覺得八成的功勞都是曹陽貢獻的,聽說就連手機的外形設計都是曹陽親自參與其中。”
“如今曹陽的工作重心不在榮耀手機上麵,這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好事啊。”
張榮基作為聯想手機業務的負責人,最近一年的壓力也是挺大的。
三星、榮耀和華威的手機業務都比聯想的要很多,特彆是榮耀手機完全就是國內自主品牌新的領頭羊。
曾經這個角色是聯想手機的啊。
所以張榮基對榮耀手機一直都是比較敵視,一旦能夠找到機會詆毀對方,他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南山集團的營業額突破了萬億大關,正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如果是我的話,一定好好把汽車和手機業務繼續做大做強。”
“不過,曹總估計是有點飄了,覺得自己的公司已經很牛了。”
“所以就開始去搞虛無縹緲的大推力可回收火箭去了。”
“這樣子的做法固然可以讓他在年輕人當中拉一批粉絲回來,據說他微博粉絲數量現在都突破3000萬了。”
“但是對於公司的發展來說,其實是傷害很大的。”
楊二青顯然也覺得曹陽現在是不務正業,在瞎折騰。
所以他很看不慣。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楊二青從曹陽的瞎折騰裡頭,感受到了一種忽視。
就是曹陽那種我什麼都不管,也能打贏你的態度,讓楊二青很憋屈。
“火箭這種東西,都是依靠舉國之力來發展的,哪怕如此,相關火箭在大推力火箭方麵也是跟國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
“啟明星9號一上來就要打破這個局麵,我估計就算是燒掉個幾十上百億人民幣,最終也不見得有什麼產品搞出來。”
“要是時間拖得久了,粉絲的信心都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曹陽就要開始品嘗惡果了。”
張榮基不無惡意的想象著將來的場景,覺得曹陽肯定是要倒黴的。
一家華夏的民營企業,怎麼可能在大推力火箭方麵有什麼進展呢?
看看世界上大推力火箭的排行榜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
排名第一的北極熊n1火箭高105米,最大推力4620噸,但由於設計者北極熊航天之父克羅繆夫的匆匆離世,n1最終以4次試射全部失敗而慘淡收場。
排名第二的北極熊能源號運載火箭,推力約4000噸,近地最大運輸88噸,發射2次成功1次。
後麵的幾款大推力火箭,都是美利堅nasa的產品。
這裡麵就沒有任何一款大推力火箭是依靠某個企業能夠搞定的。
特彆是華夏的民企在這方麵的積累更是薄弱。
如果是美利堅那邊或者是北極熊那邊,他還覺得有點成功的可能性。
“他們要折騰就讓他們折騰去吧。”
“反正我們就在電腦和手機上麵好好努力就是了。”
“到時候折騰個幾年,時間浪費掉了,曹陽再想著回過頭來搞汽車和手機的時候,估計就要後悔了。”
在楊二青看來,南山集團的各個新集團如果沒有曹陽的帶領,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亦或是他內心深處巴不得南山集團出現問題,所以才會這麼想。
不過他們的這個想法,曹陽不知道。
哪怕是知道了,也無所謂。
因為啟明星航空航天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就會教大家做人。
當然了,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跟楊二青和張榮基那樣,覺得啟明星9號就是個笑話。
遠在太平洋那邊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裡頭,馬斯柯等人看著曹陽發出來的圖片,心情卻是有點沉重。
“迪爾斯,你覺得啟明星9號是否有量產的可能性?”
馬斯柯雙手抱胸,穿著一件t恤和牛仔褲,看著投影儀上投影出來的圖片,麵上沒有任何的笑容。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啟明星9號跟我們的獵鷹9號在動力方麵的布局是比較類似的,都是采用了9台發動機,然後隻有一級的結構。”
“但是對方說啟明星9號是可回收火箭,這一點從圖片上是比較難看出來的。”
“至於外觀的黑色,那很可能是因為對方使用碳纖維來作為火箭的外殼。”
“畢竟南山碳纖維的技術也算是世界領先,他們有底氣使用碳纖維來生產火箭外殼。”
迪爾斯作為獵鷹9號的研發負責人,專業水平自然是非常過硬的。
他曾經是nasa的高級技術專家,進入到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之後,一直都是負責獵鷹9號的開發。
現在看到華夏那邊居然也有類似的火箭在開發之中,他的心情有點複雜。
雖然獵鷹9號上麵的大量技術都沒有注冊專利,啟明星9號談不上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技術。
但是兩者的外觀還是非常相似的,這讓迪爾斯如鯁在喉。
最關鍵的是到時候要是啟明星9號真的比獵鷹9號更早的實現了可回收發射,那就更打臉了。
“南山集團我們也不是一天打交道,甚至它們旗下的未來汽車跟我的特斯拉還有一定的競爭關係。”
“而他們的南山設備卻是給特斯拉供應國大型壓鑄機。”
“這家公司跟一般的華夏企業不大一樣,啟明星9號我覺得很可能真的可以順利的研發出來。”
馬斯柯給出了一個比較大膽的判斷。
當然了,他的心情也是有點緊張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燒掉了不少的錢,要是今後可回收火箭被啟明星航空航天先開發出來了,那麼對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估值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我會安排人去進一步的打聽對方的信息。”
“不過我們可回收的獵鷹9號的開發,也有必要加快時間了。”
迪爾斯說完這些,眼睛直接看著馬斯柯。
“我會儘快安排人轉一筆新的資金進來的。”
馬斯柯自然是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
要加快開發速度,那肯定就需要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資金了。
對於2012年初的馬斯柯來說,資金壓力其實也是挺大的。
畢竟這個時候他沒有特斯拉這個新能源巨頭給他輸血。
……
“約翰,啟明星航空航天的那個大推力火箭,隻要稍微改變一下就是一款先進的彈道導彈,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大衛作為波音的人,看問題的角度跟一般人可是不大一樣。
很多人印象當中波音就是生產客機的,其實人家生產了一係列導彈和衛星,包括各種巡航導彈和gps衛星。
“不至於吧?”
“我感覺它們就是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樣的創新型企業而已。”
約翰有點不是很確定的說道。
作為五/角/大樓的代表,他常年跟波音、諾普等公司打交道,對於各種軍工產品都有所了解。
雖然從體型上來看,啟明星9號跟波音生產的民兵彈道導彈有一拚,但是有些東西不能這麼簡單的去比較吧?
“不好說,要是一般的華夏企業發布這麼幾張圖片,我壓根就懶得去搭理。”
“但是啟明星是曾經南山集團的企業,這家企業跟一般的華夏企業非常不一樣。”
“我們不能用常理去推測他們的一些事情。”
大衛這麼一說,約翰忍不住也點了點頭。
在他這麼多年的職業生涯當中,還真是沒有碰到過比南山集團更加特殊的存在了。
不過,現在就因為大衛的一句話就下結論,也為時尚早。
所以他隻是表示自己會去關注這個事情,然後就暫時放在一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