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世界第一,南山碳纖維的高光時刻(2 / 2)

這也算是南山紅旗的優勢之一了。

“沒問題,我立馬就安排人去做方案。”

聽了朱正峰的這個指示,陶文立馬就動了起來。

不過,春城汽車集團內部那麼興致勃勃的討論著南山紅旗的事情的時候,作為最關鍵的人物之一的曹陽,卻是跑到長安市視察南山碳纖維去了。

南山紅旗的事情,完全就被他給拋到腦後去了。

集團那麼多人,南山紅旗也有自己的經營團隊,曹陽並不準備花費太多的精力到那裡去。

畢竟,南山紅旗的發展,更多的做的是搶市場的事情,對於汽車的技術提升來說,影響非常有限。

可是南山碳纖維就不一樣了。

已經大規模量產T800這種全球主流高端碳纖維產品的它,如今在國際市場上也是聲名赫赫。

因為它的出現,東麗等碳纖維巨頭在華夏的銷售額可謂是斷崖式下跌。

高端的市場被搶了,中低端的市場又有南山碳纖維跟光威集團合作的工廠生產,哪裡還有東麗他們的事情了?

也就是一些外資企業習慣性的繼續從東麗等碳纖維廠家購買碳纖維,其他華夏廠家,九成以上都已經轉向了南山碳纖維。

要是一般的企業,把業務做到這個份上,可能就開始躺在功勞簿上享受生活了。

反正T800這種碳纖維,五年內國內都不大可能出現競爭對手。

南山碳纖維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幾年好日子。

不過曹陽卻是知道動力和美利堅赫氏等碳纖維巨頭都在研究更加先進的碳纖維產品。

“曹總,我們的T1100碳纖維已經開始小批量的生產,拉伸強度可以達到6600MPa、拉伸模量324GPa。”

“雖然東麗公司在九十年代就宣稱自己在實驗室狀態開發出來了類似性能的碳纖維,但是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實現商業化生產,它們量產的最高端型號也隻是T800。”

“美利堅赫氏那邊,目前量產的最先進產品也是IM7,相當於東麗的T800。”

“不過聽說它們的IM8和IM10已經在開發之中,在未來的不久內應該有機會實現量產。”

“按照我們把握的這些信息,一旦我們今年順利的把T1100實現了大規模的生產,那麼南山碳纖維就是全球最先掌握這一技術的廠家,到時候在航空航天、高端體育等領域,將可以實現進一步的市場拓展。”

曾建英現在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在加入到南山碳纖維之前,他研究了一輩子的碳纖維,但也隻是在實驗室狀態生產出來了T300和T400的碳纖維,沒有機會實現商業化,更加不用說商業化T700和T800的事情。

但是現在卻是開始準備量產T1100了。

這種技術進步和成就感,絕對是不一樣的。

到了他這個層次的人,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追求。

南山碳纖維充分的滿足了他在這方麵的需求。

“這個情況,上麵都知道了吧?”

曹陽很清楚,像是T1100這樣子戰略級彆的碳纖維產品,雖然是南山碳纖維搞出來的,但是以後能夠賣給誰,能用在什麼地方,卻是絕對不是南山碳纖維可以定的。

甚至隻未來好幾年內容,T1100大概率都是屬於不允許出口的存在。

當然了,華夏本來就是碳纖維消耗的大國,哪怕是不能出口,倒也不用擔心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市場。

並且,伴隨著T1100產品的出現,今後T800的管製肯定會放鬆,到時候T800很可能成為南山碳纖維最掙錢的產品。

畢竟,哪怕是放在全世界,T800也是最頂尖的產品。

不僅各種民用客機和軍用飛機上會大量使用,各種火箭、導彈等航空航天相關的產品,都有使用的餓需求。

甚至是高端的高爾夫球杆、釣魚竿之類的,也是T800的主要使用產品。

“已經知道了,之前實驗室狀態的時候,就有專家組過來驗收確認。”

“這一次在量產生產線上的小規模試生產,也有專門的專家團隊和一些特殊部門的人員過來確認,甚至我們工廠內部還有一棟樓是專門給到特殊部門的駐廠人員和警衛人員使用的。”

南山碳纖維占地麵積不小,本身就有安保部。

不過由於生產的高端碳纖維是很敏感的材料,不僅國內的競爭對手很想知道相關的工藝,國外的對手就更加不用說了。

甚至還有不少人希望南山碳纖維能夠出事。

這麼一來,除了南山碳纖維自己的安保團隊,公司內部肯定也有一些其他的警衛力量。

這個事情,曹陽也是知道的,不過沒有過多的去了解。

也沒有必要了解的太深。

反正自己當初搞碳纖維,就是不想要被卡脖子,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剩下的發展反倒是不需要自己太過於操心了。

“在研發T1100的過程當中,T800的工藝有進化嗎?”

相比短期內可能不會大規模生產的T1100,T800的實用性顯然是更強的,在各行業也已經有了比較多的使用案例。

像是更換材料,哪怕是在汽車零部件上,往往也需要耗費一兩年的時間去做各項驗證工作,最終驗證通過之後才會量產使用。

對於航空航天這個行業內,一種全新材料的使用,需要做的驗證就更多了。

比如一架飛機的機翼現在使用了T800碳纖維型複合材料,如果要更換為T1100碳纖維複合材料,需要做的驗證項目,沒有幾年時間是完成不了的。

甚至T1100雖然生產出來了,但是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它的性能優勢,也是需要跟其他的樹脂材料一起驗證,最終變為一種碳纖維樹脂材。

這個過程,肯定也是需要時間的。

雖然最難的一步已經搞定了,但是後麵的工作也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眼下曹陽反而是更加關注T800的情況。

“在修建T1100的生產線的過程當中,我們對一些設備做了改進,一部分的改進措施是隻需要調整一些參數就能實現的,這些可以水平展開到T800的生產線上。”

“與此同時,我們在研發過程當中,也找到了一些降低T800生產成本的方案。”

“隻是要把這些優勢全部發揮出來,可能需要對生產線進行一些改造,甚至新修建一條產線。”

對於這個問題,曾建英自然是了然於胸。

最近一年,他幾乎全部時間都是泡在南山碳纖維的實驗室裡頭和生產現場。

要不然哪怕是有曹陽時不時的意外點撥,T1100也不可能那麼快的進入到小規模量產的階段。

要知道,東瀛的東麗公司,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在實驗室狀態下研究出來了類似T1100的產品,但是為了把產品從實驗室狀態變為工業化生產,它們耗費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還沒有完全突破。

當然了,這裡麵可能有一些其他的考慮。

比如T800已經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了,在沒有掙到足夠多的錢之前,沒有必要那麼快的把T1100給實現大規模量產。

要不然T800的意義就很小了。

“T800的市場需求以後應該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之前我們的產能主要集中在T700及其一下的產品上麵,下一步可以直接修建一個T800的新工廠。”

曹陽沒有任何猶豫就拍板了一個新工廠的修建事宜。

今後華夏對碳纖維的需求,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T800這種產品,國內根本就沒有人能夠生產,國外也是限製出口,根本不用擔心生產出來之後沒有人買。

甚至因為T1100的出現,今後南山碳纖維的T800還能實現出口呢。

那麼一來,市場空間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T800在海外的高端市場領域,已經有了很多的應用實績。

這些材料賣給人家,對方隻需要做一些基本的材料性能確認,就可以考慮開始使用了。

無形之中,這也是大大的縮短了南山碳纖維的T800產品拓展市場的成本。

“沒問題,我立馬就安排人去做規劃,到時候約時間給您專門彙報換一下。”

看到曹陽那麼大方的批準了T800新產線修建的計劃,曾建英也是心情大好。

作為南山碳纖維的總經理,他絕對是希望公司的產能越大越好。

按照南山碳纖維生產的東西,在華夏都找不到第二家可以生產,根本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市場問題。

“對了,我們T1100開始在量產線上小規模量產的事情,相關部門有沒有什麼特彆的交代?”

曹陽知道T1100的大概率是屬於需要保密的材料,至少國外同類產品出現之前,是需要保密的。

所以下線儀式之類的,大概率是不會搞了。

但是該問清楚的還是問清楚一下。

“這個產線從現在開始都會有專門的警衛力量在四周守護,進出方麵有一些特彆的管理措施。”

“我們除了負責技術上的事情,其他的不少東西都是要聽駐廠代表的意見。”

曾建英說到這裡,又趕緊補充了一句,道:“這個情況也是正常的,畢竟T1100肯定是首先在航空航天上進行使用,有自己的保密要求。”

南山碳纖維作為世界上第一家實現T1100碳纖維量產的廠家,這一天絕對是屬於南山碳纖維的高光時刻,但卻是沒有辦法對外宣傳。

曾建英也是擔心曹陽會有意見。

到時候萬一自家老板年輕氣盛,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那到時候場麵就有點尷尬了。

所以曾建英才會有點擔心的進行補充說明。

哪知道曹陽根本就不在意這些東西。

反正南山碳纖維現在的地位已經很穩固了。

不過,南山碳纖維不去宣傳,並不表示所有的信息都能完全保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