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納入製裁?競爭不過就用盤外招!(1 / 2)

放在十年前,華夏碳纖維的發展情況,東麗、赫氏那些巨頭都不是特彆的在意。

頂多就是安排一些人員及時的了解華夏的水平到了什麼程度。

其他的就沒有興趣知道太多了。

畢竟大家的差距太大了。

人家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經實現了T300到T700、T800的大規模量產,而華夏在南山碳纖維出現之前,都沒有搞定T300的量產,更加不用說其他先進產品了。

但是,南山碳纖維橫空出世之後,情況就開始發生變化了。

東麗的碳纖維出口金額,立馬就迎來了崩盤式的下滑。

而南山碳纖維搞出來了T300、T400,甚至是T700的事情,也是很快就傳開了。

畢竟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都是頒發了,市場上也能買到,打聽相關的信息並不是特彆困難。

碳纖維生產線的規模是比較龐大的,不是幾個人待在實驗室裡頭就能搞定。

這種大的工廠修建在長安市裡頭,想要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快的,南山碳纖維掌握了T800的技術的事情,東麗和赫氏那邊也是知道了。

這麼一來,南山碳纖維算是徹底的被東麗和赫氏當成了自己的頭號競爭對手。

一種新技術材料,華夏還不能生產的情況下,價格絕對是非常高昂的。

人家擺明了就是想要黑你的錢,有本事你不用?

但是一旦華夏可以實現國產之後,價格必定是要迎來一個暴跌的。

碳纖維自然也不例外。

因為南山碳纖維,東麗和赫氏的利潤已經連續幾年下滑,對方就算是想要忽略南山碳纖維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這一次南山碳纖維T1100的小批量下線的事情,或多或少也被對方提前安排的人員給打聽到了一部分的信息。

“近藤,你彙報的這個事情,屬實嗎?”

“T1100這種材料,我們東麗研究了二十年都沒有實現大規模量產,現在你告訴我華夏人已經開始修建生產線,實現小批量的試生產了?”

佐賀奴滿臉困惑的盯著近藤太郎。

在他看來,這個消息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如果說美利堅的赫氏突破了T1100的技術,生產出來了IM8,甚至IM10,他不會覺得很奇怪。

畢竟那是美利堅軍工企業的禦用碳纖維廠家,技術實力不比東麗差多少。

但是南山碳纖維……

那隻是一個後起之秀,不知道怎麼就突破了一些碳纖維技術,搞的東麗這邊損失慘重。

這些年為了搞清楚南山碳纖維的情況,東麗也是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近藤太郎這一次能夠那麼快的得到一部分消息,也是跟之前做的安排和努力有關係。

“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實現T1100的研發並實現量產,但是這個消息應該是準確的。”

“並且我們打聽到南山碳纖維的一個廠區,警戒程度都加強了。”

“一旦這個消息正式的傳開,對我們的股票價格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利空消息。”

東麗現在的局麵已經有點悲慘了。

但是好歹T800之前一直都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一批碳纖維材料。

沒有了華夏市場之後,倒也不至於活不下去。

但是如果T1100出來了,生產廠家卻不是東麗,那個情況就有點嚴重了。

甚至對於東麗來說,這是一個致命的消息。

“安排人進一步的去打聽這個消息背後的具體內容,儘快的高清楚南山碳纖維的實際情況。”

“除此之外,公司也會立馬抽調一批研發人員去負責T1100的商業化生產的事情,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儘快的實現量產。”

佐賀奴雖然內心很是焦急,但是還沒有完全失去方寸。

T1100對於東麗來說,不是什麼新的產品,他們很早就在實驗室裡頭生產出來了這種材料。

甚至對於T1100的大規模量產,他們也是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了。

現在也就是差臨門一腳而已。

當然了,這個臨門一腳東麗也是折騰了好幾年,也許還需要繼續折騰好幾年,也許明年就可以搞定了。

最終會是什麼樣子,誰也不好說。

材料學領域的東西,很多時候本來就是在試錯。

你沒有辦法準確的去預測最終會是什麼一個情況,在什麼時間會取得突破。

要是運氣好,也許彆人搞了好幾年沒有搞定的事情,你一個月就搞定了。

要是運氣不好,你搞一輩子也沒有搞出什麼成績出來。

所以很多企業都不大願意去搞材料這種基礎科學的研究,實在是投入和產出比有點不協調。

關鍵還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你去拉投資的話,這麼不確定的項目,是沒有幾個投資人感興趣的。

“社長,現在國際上應該隻有南山碳纖維搞定了T1100的量產技術,美利堅和歐洲那邊都沒有這方麵的消息。”

“我們是不是也把這個消息透露給美利堅赫氏等對手,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去阻止南山碳纖維的不斷進步?”

搞定不了自己,那就去搞定彆人。

近藤太郎作為東麗的銷售部部長,可是沒有少用過各種各樣的手段。

這一次要對付南山碳纖維,他自然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什麼也不做。

“你說如果赫氏知道南山碳纖維的技術已經比他們要更加先進,會有什麼反應?”

佐賀奴沒有拒絕近藤太郎的提議,不過也開始考慮這麼做的利弊。

雖然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是要說東麗和赫氏是朋友,佐賀奴還真說不出口。

大家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對手啊。

“高端的碳纖維技術,肯定都是最早在軍事上進行運用的,導彈、衛星、戰鬥機,都是高端碳纖維的重要運用場景。”

“赫氏在這方麵應該是非常有發言權的。”

“美利堅的軍事工業能夠那麼發達,赫氏也是有一分功勞的。”

“現在華夏不僅掌握了T800這種國際最先進的碳纖維技術,還率先突破了T1100的技術,徹底的走在了全世界的全麵。”

“這就意味著它們的衛星可以做的更輕,它們的洲際導彈可以發射的更遠,它們的戰鬥機的結構可以進一步的優化,這是許多人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我們隻要把信息傳遞給對方就行了,至於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我覺得隻需要看結果就行了。”

近藤太郎也不想說太多猜測性質的話。

畢竟美利堅那邊的反應,他是真的有點猜測不到。。

但是根據過往自己對赫氏的了解,對方不可能無動於衷。

如果是東麗率先突破了T1100的技術,那麼赫氏的反應可能不一定會特彆的激烈。

畢竟東瀛跟美利堅的情況,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當時現在率先突破的是華夏的南山碳纖維,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