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以把我們的分析情況去跟相關部門彙報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解禁T800的銷售。”
“與此同時,我們公司要儘快加快T1100碳纖維技術的研究,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取得突破。”
“要不然到時候被華夏公司給超越了,就成為行業笑話了。”
伴隨著佐賀奴的這個安排,東麗公司也立馬有了相關的行動。
很快的,華夏的碳纖維買家就感受到了變化。
而這些變化,自然也有人專門給曹陽彙報。
“這麼說來,我們的T700碳纖維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啊。”
“要是他們知道我們連T800和T1000都能生產的話,豈不是要哭暈在地上?”
曹陽既然選擇讓南山集團進入到碳纖維生產這個領域,自然不會隻拿出來T700的技術。
T800和T1000在國內雖然一直還生產不出來,甚至連小規模的實驗室狀態都沒有搞定。
但是這個產品,其實十多年前東麗就搞出來了。
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什麼超越時代的產品。
隻怪國內在這方麵的實力太過於薄弱。
“我昨天專門讓東瀛分公司的人去了解了一下,看看最近購買星空跑車的人都有哪些。”
“這一調查不要緊,發現東麗居然買了一輛星空,東邦和三菱也都購買了一輛星空。”
“在東瀛那邊的星空跑車,幾乎都是企業用戶買走了。”
曾婷婷自然知道這個事情背後蘊含的意義。
不過她這段時間也算是好好的去了解了一下碳纖維的情況。
這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才明白南山集團的碳纖維技術,居然已經是國內第一的存在。
哪怕是跟東麗和美利堅赫氏這些企業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畢竟,T1000這種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商業化碳纖維,南山集團也能生產。
隻不過不像是T700那樣,已經具備大規模的生產能力。
至於更高級彆的T1100,也已經可以在實驗室裡頭生產出來。
“碳纖維算是軍工材料,東麗很重視也是不奇怪的。”
“他們是行業老大,占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一旦這個局麵被打破,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越是這樣子,我們就越是需要好好的搞一搞碳纖維了。”
“前幾天不是有不少的考察團隊過來,把我們的碳纖維樣品也都帶走了不少嘛。”
“然後昨天開始就有人聯係我們,希望南山集團能夠擴大碳纖維的產能。”
“特彆是T800和T1000,希望我們能夠修建專門的工廠,將產品從小規模生產狀態變為大批量生產。”
“甚至他們還表示修建碳纖維工廠的地址,我們可以隨便挑選,他們幫莪們協調,讓當地免費供應。”
曹陽之前知道碳纖維這個東西挺重要的,但是因為前世接觸的不是特彆多,所以雖然比較重視,但也沒有重視到非常高的程度。
這段時間一批又一批的人過來考察,級彆都還不低。
他才算是正式的好好了解了一下國內外碳纖維的情況。
這才知道南山集團一不小心又放了個衛星啊。
“曹總,碳纖維是在高溫和高壓條件下,將有機纖維經過一係列化學處理後製得的材料。”
“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汙染。”
“並且如果要大規模的生產T700、T800和T1000碳纖維的話,需要的建設麵積也是不小。”
“在羊城這裡修建大規模的碳纖維工廠,確實不是那麼的合適。”
“倒不如借著這個機會,乾脆開啟我們集團外地布局的道路?”
曾婷婷的眼光也是不差的。
南山集團遲早是要走向外地的,但是什麼時候走,以什麼方式走,是很重要的。
搞的不好,會跟區裡的關係搞差。
很顯然,她覺得碳纖維工廠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契機。
一個之前他們都沒有考慮過的好契機。
“你說的有道理,這一次的新工廠,主要的客戶是前幾天過來考察的人員。”
“它們的工廠主要是在西北或者東北,我們的碳纖維工廠,他們顯然也是希望修建在這兩個地方。”
“結合政策發展方向,我覺得修建在西北比較合適,也附和西部大開發的一些優惠政策。”
“不過具體的地點,下周我們去考察一下再確定。”
“公司內部也要正式的啟動一下這個項目,看看需要準備哪些設備,要招募哪些人員。”
“這個工廠,估計國內是希望儘快的投產,到時候我們有什麼困難,倒是都可以提出來。”
伴隨著曹陽的這個決定,南山集團立馬就動了起來。
而南山集團具備T700碳纖維大批量生產能力的消息,也慢慢的傳開了。
畢竟,一個投資幾十億,占地上千畝的碳纖維工廠,在2007年的時候,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不僅東麗這些國際碳纖維巨頭關注,國內的同行也一樣非常的重視。
“陳總,我跟南山集團那邊聯係了,他們確實是可以生產T700碳纖維,現在的星空跑車上就已經大量的使用了。”
“不過他們在羊城的碳纖維工廠,規模不是很大,年產能隻有幾百噸。”
“所以雖然可以對我們出售,但是需要等到新工廠投產之後才能開始交貨。”
光威是國內最大的釣魚竿、漁線輪、漁具生產設備廠家。
彆看釣魚竿這些東西不起眼,但是專業的釣魚佬最清楚,這玩意搞起來有多花錢。
普通人玩弄的一兩百塊的,在釣魚佬眼中根本就不是個東西。
而高端的釣魚竿,那可是碳纖維材料製作的。
並且越是高端,越是希望使用更好的碳纖維材料去生產。
比如T300和T700的材料,製作成釣魚竿之後,價格肯定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此之前,光威的碳纖維材料,主要都是從東麗購買。
而為了確認光威是不是真的將碳纖維用來生產釣魚竿之類的產品,東麗每年都會不定期的過來現場確認,可以說是充滿了屈辱。
所以光威也是下定決心自己去搞碳纖維。
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一定的成績。
像是T300這種材料,已經可以小規模的生產。
但是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目前還在推進之中。
現在突然聽到南山集團具備量產T700的生產能力了,他們不關注才奇怪了呢。
“南山集團的大名,我是早就聽說了。”
“他們的仰望我才開了一個多月,就已經再也不想開其他的SUV了。”
“沒想到他們現在推出來的星空跑車,居然大量的使用了自己生產的碳纖維。”
“實在是讓人感到驚訝,簡直就是放了一個大衛星啊。”
“你跟對方聯係一下,看看能不能安排我過去跟他們曹總交流一下。”
“南山集團的主業不是碳纖維,我們去看看雙方有沒有什麼合作的可能性。”
陳梁的商業嗅覺是非常敏銳的。
從屬下打聽到的情況之中,他感受到了機遇。
一方麵是光威的碳纖維材料購買渠道,終於可以在國內搞定了。
另外一方麵是他覺得光威跟南山集團,也許可以考慮一下技術合作。
南山集團已經具備T700碳纖維的生產能力,那麼按照正常的邏輯推斷,他們應該已經在研究T800,甚至T800在實驗室裡頭已經生產出來了。
那麼T300和T400這些低級彆的材料,對南山集團來說就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是不是可以授權給光威來生產,完全可以好好的談一談。
南山集團看不上,但是光威看得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