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集團要在國內修建大規模的碳纖維工廠。
這個事情的意義很不一樣。
第一個意義是能滿足需求,因為華夏對碳纖維的需求越來越快,越來越大。
第二個意義,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的建設,為從事材料行業研究的人樹立了信心,外國人能做的,我們華夏人也能做,我們可能將來做得比他好、比他快。
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審批和對接,自然都是從快、從簡。
在曹陽去考察的當周,就和各方敲定了在長安市修建1萬噸產能的碳纖維工廠的項目。
南山碳纖維正式的獨立掛牌,將會把研發、生產都放在長安市。
長安市免費提供1000畝的建設用地,並且還給與了前三年稅收減半的優惠政策。
與此同時,相關的一些企業,主動的為南山碳纖維的建設開綠燈。
廠房布局、設備運輸、人才招募……
南山碳纖維缺什麼,人家就給補什麼。
並且沒有在股份上提出什麼要求。
很顯然,他們也算是對南山集團有做調查,知道南山集團不喜歡跟人合資建廠。
所以南山碳纖維的第一座工廠,他們不打算鬨出什麼幺蛾子出來。
反正按照國內的碳纖維需求,這1萬噸的產能,其實過個幾年也許就不夠用了。
那個時候南山碳纖維再在國內修建第二座、第三座工廠的時候,機會自然還有很多。
“曹總,你們這是大手筆啊。”
“現在國內的碳纖維,九成都依靠進口。”
“一旦這個工廠正式投產,立馬可以變為九成需求實現國產。”
“不過南山碳纖維的新工廠,生產的都是T700和T800的碳纖維,做的是高端產品。”
“在中端產品方麵,T300和T400的需求其實也是很旺盛的。”
“越是高端產品,價格自然也是越高。”
“國內目前還沒有哪家企業實現了T300和T400的大規模量產,我們光威願意出人、出錢、出地,跟南山碳纖維合作。”
“你們隻需要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提供T300和T400的技術,就可以獲得合資公司30%的股份。”
“曹總,光威的這個條件,絕對是非常有誠意的。”
陳梁的執行力是很高的。
想到了要找南山碳纖維合作,他立馬就行動了起來。
而初步了解了一下光威的情況,曹陽對這個拜訪也充滿了興趣。
這家公司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但是在國內民營企業裡頭,還是比較爭氣的。
而陳梁提出來的條件,顯然也是對南山集團做了一番研究的。
不管是羊城華強廠還是星宇車燈,這些南山集團參股的企業,都是占股30%。
而南山集團的合作方式也是提供技術或者設備等支持。
這一次,南山碳纖維的合作項目,陳梁顯然也是參考了同樣的方式。
“陳總,市麵上T300和T400的價格之前一直都比較高,但是現在已經開始下降。”
“等到南山碳纖維長安工廠的投產,它們的價格肯定會下降的更快。”
“這就意味著光威做T300和T400的利潤空間,沒有現在那麼大了。”
“這個情況,你有考慮過不?”
人家有合作的誠意,曹陽自然也不想拐彎抹角。
不過既然要合作,肯定就要把情況說清楚。
要不然到時候大家產生什麼齷齪,那就不美了。
“這個問題我自然是考慮到了的,不過哪怕是價格下降,對我們來說也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之前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現在隻是逐漸的回歸到了正常水平。”
“材料行業,按理來說就不應該是暴利的行業,有個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潤,已經是非常高了。”
“像是寶鋼這些鋼鐵廠家,人家的利潤率都是個位數的。”
陳梁從曹陽的話裡麵感受到了對方合作的一些意思。
自然是更加積極的陳述了一下自己的考慮。
兩個人在會議室裡頭討論了半天,就直接敲定了合作的意向書。
光威將會參考南山碳纖維,在北方尋找一個合適的地址,修建一座年產1萬噸的T300、T400的碳纖維工廠。
南山碳纖維出技術,然後南山設備有償的出售相關的設備給到光威。
考慮到南山集團已經有南山碳纖維工廠,所以跟光威合作的這家工廠,直接就叫做光威工廠。
很顯然,曹陽是衝著掙錢去的。
當然了,醜話說到前頭。
光威獲得了南山碳纖維的相關技術之後,所有的碳纖維工廠,都需要給南山30%的股份。
不允許自己獨資去修建任何的碳纖維工廠。
南山集團接連搞出兩個大動作,劉天武就有點著急了。
南山碳纖維長安工廠投資30個億,放在2007年,絕對是大手筆了。
這跟後世投資100億以上的項目相比,還要重要。
而光威的碳纖維工廠,作為國內第二座大規模量產的高性能碳纖維工廠,也很快就確定在北方的草原省修建。
投資規模跟南山碳纖維的差不多,也達到了25個億。
這兩個工廠要是放在羊城的話,劉天武覺得自己屁股下的位置,今年就能挪一挪了。
“曹總,碳纖維工廠我們區裡麵雖然比較難提供那麼多的土地,但是其實我們羊城還有許多地方有大量的土地。”
“不管是東邊還是北邊,亦或是最南邊,騰出個一兩千畝地出來,完全不成問題。”
“國內現在對高端碳纖維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一旦我們實現國產之後,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的需求,也可以憑借著價格優勢,出口海外。”
“所以其實現在的兩個工廠,完全是不能滿足全球高端碳纖維的需求的。”
“你看是不是可以考慮在羊城再修建一個碳纖維工廠?”
劉天武知道自己後麵大概率是要去羊城市擔任職務的。
所以現在的眼界已經不局限於自己負責的區裡。
隻要能夠把南山碳纖維的新工廠項目放在羊城,以後任何是他的政績。
並且他說的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現在的兩個工廠,滿足國內的需求是差不多夠了。
按時滿足國外的需求,卻是完全不夠的。
任何一種材料,華夏實現國產之後,在國際上是一定有價格優勢的。
碳纖維這種高端產品也不例外。
“領導,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持。”
“不過碳纖維工廠,本質上屬於化工廠的範疇。”
“羊城有一座石化工廠,已經引起了周邊百姓非常多的不滿,隔三差五就會傳來石化工廠要搬遷的消息。”
“在這種情況下修建一座碳纖維工廠的話,不可避免的會引起周邊居民的反彈。”
“羊城的人口密度比較高,很難避免工廠附近會沒有村落。”
“再加上高性能的碳纖維材料,主要用在軍工產業,而羊城在這方麵的需求比較少。”
“把工廠修建在長安市,其實主要不是我個人的意思,而是聽取了客戶的意見之後做的決定。”
這種情況下,曹陽當然是要把鍋給甩出去。
再說了,他說的也是事實。
雖然這裡麵也有南山集團想要走出羊城的意思,但是碳纖維工廠確實是不適合放在羊城。
特彆是南山碳纖維除了生產T700和T800這種高端碳纖維之後,實際上也會生產T1000這種目前全球最高水平的碳纖維。
將來還會生產T1100這種完全用於軍事用途的材料。
這裡麵,T1000和T1100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
甚至T800的生產也都是儘可能的不去宣傳,至少這幾年不去宣傳。
讓大家都以為南山碳纖維隻生產T700的產品。
“你說的也對,高端碳纖維確實是不適合放在羊城。”
“不過我們羊城不適合的話,嶺南省還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考慮的嘛。”
“特彆是T300和T400這些中端產品,保密要求應該沒有那麼高的。”
劉天武可不是那麼容易死心的人。
雖然不能把碳纖維工廠留在羊城,但是能夠留在嶺南省的話,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
他是有信心將來自己能夠成為嶺南省的一名領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