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各個企業年終獎的話題都是要上一次熱搜的。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南山集團今年發放了9個月的基本工資作為年終獎,這是妥妥的上頭條的事情。
無數大學生都把南山集團作為自己最理想的就業去處。
而南山集團也第一次被評選為“華夏年度最佳雇主”之一。
那些當初沒有選擇去南山集團的人,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
“老張,你這總算是正式的進入到公司實習了,再有半年就可以成為正式員工了。”
在南山工業園附近的一處湘菜館,梁華龍跟張英棟在一起吃飯。
這周是張英棟正式離開學校,以實習生的名義加入到南山集團的日子。
作為大學同學,梁華龍在2003年的時候就通過校園招聘,獲得了南山集團的offer。
然後第二年順利的入職,成為了正式員工。
如今已經拿了快三年的工資,卡上有了十多萬的存款。
而張英棟當初的成績可是比梁華龍要好很多,要不然也不會獲得保送研究生的資格。
不過他這個研究生,這兩年多跟著導師做的項目,其實都是跟南山集團合作的項目。
甚至很巧的是這些項目都還是梁華龍所在的科的研發項目。
換句話說,張英棟和梁華龍這兩年多做的工作內容,其實是差不多的。
但是梁華龍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正常上下班,周末不加班。
而張英棟這個研究生,卻是每天七點多鐘就到了實驗室,晚上十一點多才回到宿舍洗漱睡覺,搞得連陪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
而導師給張英棟發放的隻是每個月幾百塊的補貼而已。
不客氣的說,張英棟是拿著梁華龍零頭的收入,乾著比梁華龍還要多得多的活。
可想而知,他這個研究生讀的是多麼的鬱悶。
就像是後世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如果你選擇了繼續讀研。
那麼很可能會發現當初自己本科的時候放棄的OFFER,你多讀了三年的書之後,居然拿不到了!
甚至直接畢業就失業!
這種事情,找誰說理去?
“哎,彆提了!”
“我們導師還想著讓我轉成碩博連讀,讓我再在學校待兩年呢。”
“我這是腦子進水了才會繼續讀下去啊。”
張英棟有點心情鬱悶的說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眼看著梁華龍在南山集團混的如魚得水,如今已經要升為一個小組長了。
而自己卻還是一個實習生。
不管是收入還是職位,都不是一個等級。
而當年梁華龍可是每次都找張英棟抄作業的。
現在卻是很可能變成張英棟要跟著梁華龍混了。
說好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都才三年不到呢。
就已經是河東河西調換了一下。
“如果你想留在學校搞科研的話,那自然是可以考慮讀博的。”
“但是如果你不想留校,那麼繼續讀下去確實沒有什麼意義。”
“很多東西,在南山集團學習到的可能比在學校學習到的要多很多。”
“不是我自誇,除了你們這些跟南山集團有合作的研究生,其他很多高校的人,彆說是研究生,就是汽車工程專業的博士生,水平也不見得有我現在的高。”
幾杯酒下肚之後,梁華龍倒也不客氣的在那裡吹噓起了自己。
當然了,一定程度上來,他說的也是事實。
畢竟在汽車工程專業方麵,很多高校的教育確實是跟企業的需求脫節了的。
“當什麼老師,我才對當老師沒有興趣。”
“我家那位現在都開始說她的一些同學,已經結婚了。”
“而我們卻是什麼都還沒有。”
“要是繼續讀下去,到時候都不知道會成為什麼樣子。”
張英棟有點苦惱的說道。
“那倒也是,現在我們集團有無息貸款買房的政策,但是目前隻針對入職三年以上的員工開放。”
“我是再過半年就有機會了,你這種就還要再等幾年。”
“要是繼續讀博的話,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買房了。”
梁華龍這話,又像是尖刀一樣紮在了張英棟的胸口。
他們兩家的條件都算不上特彆的好,買房的首付大部分都是需要依靠他們自己去籌集。
雖然南山集團的工資和獎金不少,但是要籌集到首付,還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可是過個幾年,也許你準備的首付,又已經不夠了。
“我現在加入到公司,給的基本工資是5000元一個元,如果按照現在這個節奏,2007年是可以拿10個月的獎金,也就是五萬塊錢。”
“基本上一年下來存個七八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家那位也是不準備讀博了,到時候兩個人一起努力,買房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張英棟作為研究生,入職的基本工資肯定是比當初梁華龍要高的。
但是梁華龍現在都已經是小組長了,基本工資更是已經去到了8000多元。
並且小組長以後每年的工資漲幅,肯定也是比普通員工要多的。
當然了,這些東西,他沒有跟張英棟多說。
免得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加鬱悶。
“你之前不是獲得過一筆獎金嗎?”
“憑借著這些優異的履曆,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很快就在公司脫穎而出的。”
“南山集團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公司的前途非常好。”
“估計再過個幾年,你的情況就跟現在完全不同了。”
兩人畢竟是好兄弟。
在張英棟的情況明顯不如自己的時候,梁華龍還是非常願意好好的安慰一下對方。
“希望如此吧。”
“星辰汽車如今已經有了兩款量產車型,馬上星空跑車也上市了,今年年底星辰四號有可能也能上市。”
“到時候星辰汽車研究院的升職機會,還是比較多的。”
張英棟這話,也算是給自己一種安慰。
要不然這日子過得就太難受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明天公司的高層會召開一年一度的總結會,開會完之後一些新的動作和安排就會慢慢的明確下來。”
“到時候你一定要好好的研讀一下總結會的精神,彆埋頭苦乾,不知道抬頭看方向。”
“在職場之中,如果你像是一隻老黃牛一樣拚命乾活,那就會有乾不完的活等著你。”
“一些工作的技巧,我們以後可以慢慢的多交流。”
梁華龍倒是不介意跟張英棟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的工作經驗。
特彆是自己為什麼能夠在工作三年之後,成為了一個小組長。
這裡麵的故事,顯然還是不少的。
“星辰汽車研究院這種研發機構,不是埋頭把技術研發搞好就行嗎?”
“怎麼感覺聽你的意思,有些東西還不是那樣子?”
張英棟雖然年紀比梁華龍還打半歲。
但是在象牙塔裡待了那麼久,一些職場上的東西,肯定是沒有梁華龍懂的。
“這你就不知道了,研發領域的水,其實一樣是很深的。”
“我打個比方,我們設計一個零件,到底給到誰來生產,很多人以為這是采購部來確定的。”
“沒錯,像是一些技術難度不高,圖紙全部由星辰汽車負責的零件,基本上是由采購部來負責選定供應商,確定價格。”
“但是更多的零件,其實在設計階段就已經選定好了供應商,甚至成本都已經定的差不多了。”
“比如輪胎,我們直接開發米其林的輪胎,然後說隻有米其林可以滿足要求,那麼采購能怎麼辦?”
“他們肯定隻能聽我們的,找米其林去報價啊。”
“而研發人員隻要跟米其林的關係好,對方知道這個零件非他莫屬了,肯定不會報一個很便宜的價格。”
“這麼一來,其中的操作空間你就懂了。”
“研發人員掙得盆滿缽滿,但是查貪汙腐敗的時候,卻是隻會去查采購部的人員,從來沒有聽哪個公司的研發人員因為貪汙腐敗被抓緊去的。”
“至少研發人員在這方麵的風險,要比采購部多。”
大家都是老同學,梁華龍自然是不介意跟張英棟說一些內幕,說一些潛規則。
“啊?”
“研發人員的權利這麼大,油水那麼豐厚的嗎?”
很顯然,梁華龍的說法,顛覆了張英棟的認知。
在他看來,采購部的油水才是最多的啊。
怎麼在梁華龍眼中,似乎搞研發的水更深呢。
“你這就是典型的外行思維了。”
“我告訴你,采購部雖然算是敏感崗位,裡麵的水比較深。”
“但是具體到汽車零部件的采購方麵,這裡麵可以操作的空間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
“除非研發人員和財務人員跟采購員一起串聯在一起,要不然單靠采購部自己的話,權利和油水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當然了,我不是說采購部就沒有任何操作空間,這肯定是不對的。”
“畢竟一個零件是十塊錢,還是十一塊錢,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的。”
梁華龍繼續給張英棟分享著自己的經驗。
而看到曾經學習成績比自己好很多,還保送了研究生的張英棟像是小學生聽講課一樣的仔細聽自己說著職場內幕,梁華龍的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我告訴你啊。”
“除了研發和采購之外,其實公司裡麵還有好些部門其實更加經不起查。”
“像是銷售部,一個廣告到底是一百萬還是兩百萬,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的。”
“一個廣告的效果是好是壞,大多數時候也是沒有辦法去量化衡量的。”
“再說了,你發車給到各個4S店,是發要加價賣的熱銷車型,還是發冷門車型。”
“這裡麵的操作空間也是很大的,4S的老板為了提到好賣的車,不得表示表示?”
“這種情況下,裡麵的水就更深了。”
“我們公司在這方麵做的應該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其他一些公司的銷售部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梁華龍說完研發和采購,一轉身又說起了銷售。
在他看來,外行對汽車公司的很多認識,都是不準確的。
“按照你這麼說,銷售算是水最深的了?”
張英棟在一旁附和了一句。
而梁華龍的回答卻是很有意思。
“你這麼說也不能說有錯。”
“不過還有一些部門,雖然涉及的金額沒有銷售部和采購部那麼大,但是人家的吃相有時候卻是更加的難看。”
“比如總務部,人家負責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莪隨便舉一個例子,就說每年的員工體檢,到底是選擇哪一家體檢機構合作,這裡麵的貓膩可就多了。”
“幾萬名員工,一個人幾百塊的預算。”
“哪怕是一個人給50塊錢的回扣,那也不得了了。”
“再比如說工會發的一些福利,人家專門挑選一些市麵上很罕見的產品,價格虛高的你也搞不清楚。”
“這裡麵要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那是誰都不相信的。”
“當然了,我說的是其他公司的工會。”
“在我們南山集團,工會主席就是曹總的母親,她肯定是不會在這方麵有什麼想法了。”
梁華龍一項一項的跟張英棟分析著,不斷地顛覆著他的認知。
剛剛進入到職場的張英棟,算是徹底的意識到了職場和學校的不同。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晚的這頓飯,對張英棟來說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
“周總,今年兩個大眾在供應商大會上發布的年度降價目標都是8%,這也太誇張了吧。”
當各個主機廠的供應商大會陸陸續續的在舉辦的時候,年度降價的話題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各家供應商的麵前。
這個話題,一般情況下普通百姓是很少聽說的。
隻有到了行業很不景氣,主機廠和供應商的壓力都很大的時候。
相關的矛盾就會暴露出來。
普通百姓開始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一些供應商抱怨主機廠降價太狠的新聞出來。
往年南北大眾發布的降價目標一般是5%,而實際降價則是3%~5%居多。
一些強勢供應商,可能隻是象征性的降價一兩個點。
“他們發布的目標是目標,實際對應是實際對應。”
“8%的目標能不能做到,他們心中也是有數的。”
周玲現在並不是特彆的擔心南北大眾那邊的年降。
得益於星宇車燈在LED大燈上的領先地位,他們在汽車車燈行業的話語權快速的上升。
並且車燈這個東西跟一般的零件不一樣。
像是ESP和安全氣囊之類的零件,都是需要車型換代才會變化。
這個周期基本上是要五六年。
在這五六年內,車企一般都會搞至少一次的年度改款車型出來。
那種緩一緩車燈、保險杠、車輪什麼的,稍微變一點模樣。
然後就說全新2007款xx車型上市之類的,實際上還是沒有變化。
這對車燈企業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就是他們的價格,基本上兩三年就要重新報價一次。
有什麼影響呢?
舉個具體例子就好理解了。
同樣是1000元的零件,一般量產第一年是不需要對應年度降價的。
然後第二年對應5%的降價,價格就變成了950元,第三年再對應5%的降價,價格就是902.5元。
而第三年可能剛剛進行了幾個月,所謂的全新2007款xx車型上市了。
車燈又是全新設計,重新報價,價格可能又回到了1000元,甚至更貴了。
這種情況下,年度降價對車燈零件的利潤率來說,影響不是那麼的大。
相反的,如果是安全氣囊,那麼還要接著第四年降價5%,價格變為857.38元。
繼續還有第五年的降價,價格就變為814.51元。
萬一主機廠把這款車型的生命周期多延長一兩年,那麼你還要對應第六年、第七年的降價。
這個壓力一下就上來了。
有幾個零件能夠有20%以上的利潤供你降價啊?
所以大多數時候,第一第二年,供應商還能在零件上掙錢。
第三第四年基本上就不掙錢,第五年可能就要虧損了。
當然了,這裡指的是具體某一個零件。
一個公司肯定有很多零件在生產,每個零件的情況不一樣,需要綜合起來看。
“8%的目標,對博世、大陸這些企業來說,那當然就隻是一個數字而已。”
“大眾的人也知道這些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不可能降價那麼多的。”
“但是對於國內那些話語權比較薄弱的廠家來說,或者是競爭比較充分的廠家來說,他們就會硬逼著我們同意。”
“甚至我們要是不同意的話,他們直接就在貨款裡麵扣除8%。”
周文靜作為星宇車燈銷售部部長,對主機廠的了解肯定是比周玲這個總經理更加清楚。
欺軟怕硬,找軟柿子捏。
這幾乎就是人的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