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氟乙烷變成液態之後則會進入低壓部分,液態製冷劑進入蒸發器,蒸發器的溫度肯定是高於零度,而四氟乙烷的沸點是﹣26.2℃。
很顯然,蒸發器的溫度是遠超過製冷劑沸點的。
此時,製冷劑就會以吸收蒸發器熱能的方式瞬間沸騰,蒸發器則會因熱能流失而降溫。
最後由風機將熱空氣吹過低溫蒸發器,蒸發器吸收空氣溫度創造出“冷風”,這是製冷的流程。
可以說,這個原理一點也不複雜,隨便一個零部件企業都能搞明白。
甚至冷凝器以及膨脹閥、管路等零件,技術門檻也不高,不少華夏企業都能生產。
但是空調壓縮機的話,那就是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做好很難了。
這一次星辰1號的製冷係統效果好,就是因為空調壓縮機足夠厲害。
“曹總您放心,法務部現在有幾十號人,專職負責給各個研發部門去注冊專利。”
“我們不僅在國內注冊專利,在美利堅、東瀛、高麗、歐盟等處也都有注冊專利。”
“越是重要的零件,越是會儘可能的去注冊更多的專利,形成專利壁壘。”
“今後其他零部件巨頭如果敢告我們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我們也能很快就找出一些對方侵犯我們專利的證據,讓大家不敢輕易的再拿專利來對付我們公司。”
彭長宜顯然對曹陽的一些做事風格和要求有專門的研究。
星辰汽車要把大部分的核心零件抓在自己手中,不可能一點都不侵犯彆人的專利。
哪怕不是那麼明顯,人家要跟你打官司的話,肯定能夠找到一點把柄。
而星辰汽車采取的對策就是自己也注冊足夠多的專利,到時候要打官司就來一個大鍋燴。
我是被告,我也是原告。
大家耗著唄。
……
“曹總,星辰汽車研究院現在已經有超過1000名研發人員了,是不是可以暫時控製一下招聘節奏?”
劉友梅這段時間也是忙的一塌糊塗。
南山集團一直處於快速發展之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的旺盛。
這就需要人事部不斷地展開社會招聘,甚至跟獵頭合作去招募一些人才。
這每周都有幾十號甚至上百號的人入職,讓劉友梅也是充分的感受到了壓力。
“一個汽車公司的研究院,隻有1000人夠乾什麼?”
“你去看看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大眾汽車、豐田汽車的研究中心,有哪個是少於一萬人的?”
“雖然短期內我們不需要跟他們比,但是至少要有兩千名研發人員,才能滿足我們的設計需求。”
“各個係統的零部件研發、測試,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你們大膽的去挖人就是了。”
雖然最近已經因為挖人的事情被不少公司的老總給投訴了,但是曹陽並沒有打算收手。
像是春城汽車和西風汽車這些公司的研發中心,倒是養了不少人,但也沒見他們出什麼像樣的成果。
自己要是能夠把其中一部分有實力的人才給利用起來,也算是為華夏汽車行業的發展做貢獻了。
汽車強國,單純的靠生產汽車,肯定是沒有辦法強國的。
需要從各個零件到設備,全方位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的實現強國。
就像是南山特殊鋼、南山軸承、南山半導體事業部等領域的努力,最終會影響到各行各業,從而讓整個華夏的實業都能上一個台階。
當然了,這個過程肯定是很漫長的。
畢竟南山隻是一家企業,放在一個國家來看,是非常渺小的。
……
“王總,我最近留意了一下,南山集團今年的專利注冊數量,是整個嶺南省當中最多的。”
“就連華威今年的專利注冊數量,都比不上他們。”
“這跟他們最近兩年大範圍的擴張研發人員的數量,應該是有很大關係的。”
“據說整個南山集團,從事研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超過5000人了。”
“我覺得公司是不是也需要考慮一下擴充研發人員的數量?”
梁傳慶今年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除了F6車型之外,他們也在同時開發兩款新車型,其中一款再過幾個月就可以上市了。
剩下一款明年也可以上市。
但是在開發的過程當中,卻是碰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
所以他一直都想要擴大研發人員的規模。
隻是他也知道比亞迪的整體利潤率不是特彆的高,現在的研發人員數量也不算小了。
如果繼續擴充的話,肯定是要有充分的理由。
南山集團大量注冊的專利,現在是給他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在南山出現之前,華威是我見過的國內最重視研發工作的企業。”
“我也是知道研發工作很重要,但是研發和產出必須要有直接的聯係,要不然我們公司是沒有辦法一直支撐大量的研發投入的。”
“現在的研發人員數量已經不少了,如果第二款新車型也能成功,我同意你再招三百人。”
比亞迪的汽車,許多零部件都是從南山集團等供應商處購買的。
在車型的研發上麵,需要的人員數量自然就沒有那麼多。
就像是開發變速箱,如果你要自己搞,那麼至少要有一兩百人的開發團隊,才有可能搞出點東西出來。
但是如果你直接購買變速箱的話,那麼有個十來號人負責產品測試和匹配就夠了。
這也是為什麼現階段國內自主品牌的研發人員數量,普遍都不多的原因。
從整車外觀到各個零部件,真正自己設計的就沒有幾個。
哪裡需要那麼多的研發人員?
賣一輛車也就是掙個一兩千塊錢,哪裡有那麼豐厚的利潤去支撐大量的研發投入?
但是你沒有足夠的研發投入,又怎麼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