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要比美利堅這些國家都要高的話,壓力還是很大的。
這就要好好的篩選一下適合的人員了。
項長樂拿出一個筆記本,在上麵好好的翻了一會,然後才開口道:“我想到了幾個人選,到時候可以幫忙問一問對方是不是有興趣。”
“一個是在福特汽車的某家工廠擔任總裝車間的負責人,他父母年紀大了,不願意出國。”
“去年我見過他一次,對方似乎有意回國,隻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
“還有一個是在東瀛豐田汽車質量管理部擔任一個係長,他在這個位置已經乾了十多年了,但是由於是華人,一直都沒有辦法升職成科長。”
“我覺得如果你讓他擔任南山技術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的話,應該還是對他有吸引力的。”
“至於人力資源和財務領域的人員,我的學生從事這方麵的業務的比較少,到時候我幫忙問問你師母,她是會計係的老師,應該對這方麵的人員比較熟悉。”
項長樂說話不緩不急,旁邊曹陽聽了卻是頗為著急的說:“老師,一個華人能夠在美利堅福特汽車的工廠做到總裝車間的負責人,技術肯定是過硬的。”
“隻要他原來來南山,我可以讓他擔任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對我們所有的工廠的生產現場進行梳理和重新規劃。”
“至於在豐田汽車質量部的師兄,南山技術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的位置也是虛位以待。”
“我不敢保證我們開的工資比他現在會高多少,但是我敢保證他們來到南山之後,這輩子掙到的錢絕對比原本的要多。”
“甚至將來南山發展壯大之後,他們去到各地擔任分公司負責人,成為能夠受到當地重視的人才。”
一般小公司挖大企業的人才,不是在薪酬方麵給出翻倍的待遇,就是在股權方麵給出激勵。
但是這兩方麵南山都很難完全做到。
現在美利堅也好,東瀛也好,薪酬本身就比華夏高了很多個檔次。
開同樣的薪酬,對南山已經是非常大的壓力了,翻倍是不現實的。
不是曹陽出不起這個錢,也不是不舍得,而是這樣子會徹底的破會原本的薪酬體係,帶來許多不確定性的影響。
要是過個十幾年,這個影響就會弱很多。
至於股權激勵,曹陽暫時就更加沒有這方麵的想法了。
將來南山發展壯大之後,適當的給管理人員一些分紅激勵是可以考慮的。
但是股份的話,曹陽暫時沒有這方麵的想法。
“師母那邊也要是有合適的人選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人力資源和財務相關的人選,不用有留學經曆也是沒有問題的。”
“有大型企業的經驗就可以了。”
曹陽一口氣把自己的意見都跟項長樂說了。
看到曹陽那麼信任自己的推薦,連人名和具體情況都還不了解的情況下,就承諾了副總經理和質量部部長的位置,項長樂也是比較開心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對他的信任了。
而他推薦的兩個學生,確實也是他剛剛思索比較了一番之後,覺得人品好,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又有可能去南山的人。
要不然隨便找幾個海外大企業的學生,人家不見得對南山有興趣。
而汽車行業就不一樣了,隨便調查了解一下,就比較能知道南山到底是什麼情況。
“沒問題,相比生產現場管理和質量管理人員,莪覺得財務和人事應該更加容易招聘到。”
“文科相關的人才,在國內是比較豐富的。”
項長樂說完,又補充說:“我等會把那兩個學生的聯係方式給你,晚點我也會跟他們想打個招呼。”
“沒問題,到時候我親自跟他們聯係。”
搞定了人員推薦的事情之後,曹陽便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糾結太長時間了。
自己很少回學校,老是討論自己公司的事情,似乎也不是那麼的合適。
“對了,你的入學手續那些全部都已經搞定了,不過最好就是補一份本科的畢業論文出來,這樣子明年春季開始就可以正式的進入到研究生的教學階段。”
“程序上也說得過去。”
讓一個已經讀到了大三後退學的學生恢複學籍,對項長樂來說難度不是很大。
無非就是補充一個休學手續而已。
但是本科都沒有畢業,直接就讀研顯然也是有點不合適的。
所以他還是想要讓曹陽把本科的畢業流程走完,到時候在報送讀研,流程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要不然將來被一堆人拿著放大鏡去看這個事情,難免會帶來各種不必要的麻煩。
“沒問題,我回頭想一想寫什麼論文,爭取一個月內就把論文發給您。”
寫論文對於一般的本科生來說,是一個比較讓人頭大的事情。
特彆是大部分的工科生,你都沒有真正的去研究過那些零件,沒有在實驗室待過,就要編寫論文出來,也算是難為大家了。
但是對於曹陽來說,這顯然不是問題。
不說螺母板、軸承、螺栓和變速箱這些東西,個個都能拿出來好好的說道說道。
就是南山的各種設備和模具,也是足夠形成許多論文了。
用這些東西來對付一個本科論文,絕對是大炮打蚊子了。
“時間方麵你看著辦就行。”
“到時候要是有什麼疑問,隨時可以過來找我。”
項長樂的話剛剛說完,曹陽的電話響了。
“你先接電話,不用管我。”
項長樂知道曹陽業務繁忙,倒是不介意雙方的談話被打斷。
本來這天也差不多聊完了。
“好像是美利堅那邊打過來的,他們那應該剛剛上班才對,我看看是什麼回事。”
曹陽一邊跟項長樂解釋了一下,一邊接電話。
“曹,有個好消息要提前跟你分享。”
電話那邊,通用汽車采購總監奧斯丁的心情很是不錯。
這種做好人的機會,他肯定是不會錯過的。
雖然最終有些內容需要等到過段時間才會有正式的結果,但是方向定下來之後,基本上沒有大的意外就不會改變了。
大企業做事,都是有自己的既有流程。
不會輕易地出現自己打自己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