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一幫熱情的村民們,孫永強著實費了一番口舌才跟他們將事情解釋清楚。
大抵的意思就是說他們從今天開始換了新老板,並適時地介紹了一下李亞東。
弄得村民們都有些念念不舍,也顯得有些憂心忡忡,生意上的大事情他們自然管不著,也理不清,就擔心這新來的老板不像孫老板那樣好說話、那麼照顧他們。
李亞東隻要不傻、還想在這邊混,就沒有和當地村民對著乾的道理,笑嗬嗬地說,“放心吧鄉親們,過去你們在孫老板手底下怎麼乾活,在我這邊也一樣,是你們做的事情彆人搶不走,該給的工錢也一分不會少。”
“喔——”
村民們頓時一陣歡呼,看來這新來的老板一樣很不錯。
拒絕了村民們邀請到家中喝杯茶的好意,一行人再次返回車上,然後便沿著一條新拓寬沒多久的煤渣石子路,晃晃悠悠地向毛油地的方向駛去。
孫永強剛才說距村子“二裡路”,原來隻是個比喻性的說辭,很近的意思,實際上毛油地距離雲霧村還是有點路程的,大約2.5公裡到3公裡左右。
在一片地勢平坦的荒野之中——似乎石油就愛藏在這種鳥不生蛋的不毛之地。
一畝有666個平方,兩百畝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雖然不及大龍村旁的那片大漠,一眼能望到頭,但依舊算是個小平原。
路已經被修出來,車子直接開了進去,李亞東很容易便看到在荒野的中間區域,有兩頂藍色大帳篷,然後旁邊還無規則的散布著……一、二、三、四、五、六、七,整整七座“鐵塔”,像那種山頂上聳立著的高壓電線塔一樣,矮一點,然後顏色是紅色的。
此類建築物李亞東已經不是第一見到,實際上眼下這座小縣城裡比比皆是,這就是鑽井的平台,也叫基塔。等真鑽出油來後,又會換一套開采設備,就是那種電視裡經常見到的“大號鎬頭”一樣的玩意兒,在那裡一上一下的、永不停歇地挖呀挖。
按道理這些基塔是可以重複利用的,一口井鑽空之後拆卸掉,然後在鑽下一口井時再搭起來。
但不知為何,這裡的七座基塔都沒拆,倒是挺浪費資源的,當然,肯定更節約工期。
如此也能看出,孫永強過去在這座縣城裡還是相當有能量的。
而如今,隻怕是樹倒猢猻散了。
這個社會不是很現實,而是現實得讓人可怕,隻有真正體會過的人才知道。
這裡原來是有人的,估計在看守這些機械,約莫聽到動靜,從帳篷裡跑了出來。
四個,手上都捏著撲克牌,且臉上還粘著數量不一的長紙條,有一人幾乎整張臉上都沾滿了,看人還得用手捋一捋。
都是年輕的後生,身形也差不太多,消瘦,卻孔武有力的樣子。
八成是練出來的,乾鑽井的活兒,一隻大扳手都有一二十斤重,沒股子力氣根本玩不轉。
“喲!孫總,你可算來了,我師父問你還鑽不鑽,不鑽我們可要收攤走人了。”為首的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夥子,甕聲甕氣地問。
約莫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跟三娃差不多。
“你師父呢,他沒跟你們講?”孫永強微微蹙眉,詫異詢問。
他明明已經跟吳老大打過電話,說自己沒錢再鑽,讓他找下家的。
眼前這四個小夥子都是吳老大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