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倒是不同,隨著國際政治的變化,學生們赴美留學的熱情正在逐年下降,再加上國內經濟這幾年朝氣蓬勃的高速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感染了很多學生,或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所以有越來越多的應屆畢業生們願意紮根在國內發展。”
她說到這裡頓了頓,望向李亞東問,“這對你來說,應該是好事吧?”
“當然。”李亞東笑著點頭。
“至於就業方向嘛,就呈現出一種兩極化趨勢,第一種是好的,最頂尖的那一撥學生,肯定是被國家各大科研單位吸納走了,也算走了一條他們理想中的路。而餘下的更多學生,可就沒那麼幸運,國內目前除了國有單位外,民營的科研機構屈指可數,至少在我的觀察看來,他們大多數人在畢業之後,並不能得到一件理想中的工作。”
“所以……我如果這個時候招聘告示一拉,必將引來學生們趨之若鶩?”李亞東問。
“應該吧。”趙無衣笑嗬嗬地說,“隻要你能搞定上麵,讓他們可以合理選擇。不過話又說回來,你應該也是想要精英吧,普通的學生也是你的菜?”
“精英……那當然想要。但暫時略遜一籌的學生,也是可以考慮的嘛,未來的路還很長,隻要願意付出,99%的汗水足以彌補1%的天資不足。”
聽完趙無衣的一番話後,李亞東心裡簡直樂開了花兒,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好上不少,此時的中國人才市場就好像一塊鋪滿水果的蛋糕,人們隻被上麵五顏六色的水果所吸引視線,卻並不知道底下還有一層厚厚的奶油,同樣香甜。
巨大的人才紅利就擺在眼前,甚至都無人同他競爭,這樣的機會如果都不知道把握的話,那他就真叫白活了。
“對了,趙老師,那在你看來,這些應屆畢業生們最渴望的是什麼?”忽然想到什麼,李亞東不由問道。
正所謂投其所好,此種手段不管放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了解對方的需求,再一定程度上給予,總能得到利好的結果。
“那還能有什麼?無外乎兩點,一是科研資源,二是經濟保障。”
趙無衣解釋道:“科研資源意味著他們可以繼續從事自己的專業研究,也不枉埋頭苦學了這麼多年,同時也是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
“至於經濟保障……你要明白,現在上大學已經不想你們當年那樣,不僅不要學費,國家還發糧票,每學期至少三百塊的各種費用加在一起,哪怕是對城鎮居民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更彆提鄉下的農民,據我了解,很多農民都是借錢供孩子上大學,四年下來,一兩千塊的巨額開支,幾乎家徒四壁,甚至還欠下一屁股外債。
“所以對於大多數的應屆畢業生而言,錢同樣是他們關心的重點,因為那將直接影響到貧窮的家庭現狀,能不能及時得到改善。”
聽她這麼一說後,李亞東下意識地點頭,同時腦子裡模模糊糊的框架,也愈發清晰。
接下來,倆人又圍繞著這方麵的問題,陸陸續續的談了很多,不過快要接近下午兩點時,李亞東不得不告辭離開。
因為趙無衣下午還有課。
在接受趙無衣的邀請,周末去她家吃飯後,李亞東下了行政樓,踱步走向南門口,告彆了燕園。
回到家中,李亞東直接來到自己的臥室,將房門關起,以免琪琪進來搗亂,打斷自己的思路。
在紅木書桌前坐下後,從抽屜裡取出一本紅頭信紙,擰開英雄牌鋼筆,托著腮幫子沉思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起筆,在信紙上寫下四個大字……
“薪火計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