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衣歎了口氣,道:“這位李亞東同學,是我八四屆的一名學生。”
“啊?”陶學誌眼珠子一瞪,大為驚訝,“你不是說……他從香港來的?”
“對,後麵去了香港留學。”
陶學誌露出恍然表情,之前微弓的身形,也下意識地挺了挺。
這時,李亞東笑著補充了一句,“然後在香港做了些生意,賺了些錢,所以想回饋一下母校。”
“原來如此……”陶學誌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笑著回道:“那麼李同學,請跟我來吧,咱們去校委辦公室詳談。”
“好。”
李亞東剛走出門,陶學誌又補充了一句,“趙老師,你也來。”
他的等級明顯比趙無衣高得多,趙無衣其實並不像跟去,卻也無奈。
而陶學誌的想法是,既然對方是趙無衣的學生,那有她在,交談起來肯定會方便不少。
北大現在是真缺錢,畢竟整個國家的現狀都不容樂觀,通常都是他們去外麵拉捐款,像這樣自己主動找上門來的,還真不多見。
蒼蠅再小也是肉啊!
……
來到校委辦公室後,陶學誌又喊了兩名老師過來,從趙無衣起身行禮的舉動上不難看出,每一位都是北大的杠把子級人物。
人家好心好意的來捐款,麵子上總歸要給足。
其中一人李亞東還認識,北大總教務處主任,鄭鮮明。
算是幾位正副校長以下,份量最重的一號人物。
“我北大桃李滿天下,學生遍布五湖四海,看到你們這些遠赴海外求學的孩子們,一個個學有所成,成為國之棟梁,作為老師的我們,真是甚感欣慰。”鄭鮮明居於橢圓形會議桌的首位,上下打量著李亞東,頻頻點頭。
當真是一個氣度不凡、一表人才的小夥子,最難得的是,能有這份心。
“鄭主任謬讚,那還得感謝老師們的辛勤栽培。說實話,到了國外我才知道,北大的老師有多麼兢兢業業,沒有你們的無私教導,我們也無法打下堅實的根基。”李亞東笑著回話。
這是一句實話,彆的地方不說,就說港大,哪有老師會吊在屁股後麵,問你這懂不懂,那懂不懂,反正他隻顧講,能學多少全看你的本事。
老師們一下課後,基本就沒了蹤影,辦公室大門緊鎖。哪像在北大,如同趙無衣這些老師,基本都將這裡當成家,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去,有時候甚至不回去,辦公室裡的桌子拚湊一下,就是一張床。
七十年代的那場文化迫害,使得中國人才基本斷代,這些老師們是真的恨不得跟學生掏心掏肺。
平心而論,這個年代的老師們,真的沒話講,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大概隻有軍人才能比肩。
“你認識我?”
“當然。”李亞東笑了笑,“我入學的那年,新生大會上,鄭主任還發過言。”
“原來如此。”鄭鮮明同樣嗬嗬一笑。
又問,“聽說你有意向學校捐款?”
“是的。”
“嗯。”鄭鮮明點頭,“實不相瞞,學校確實有很多方麵缺乏資金支持,而國家……你也懂的,財政壓力很大,給予我們的本也不少。例如一些教學活動,實驗項目,甚至包括住宿問題,都是老大難。你能有著個心,作為老師的我們,比得到什麼都高興,但我聽說你還沒畢業,留學的開銷肯定也不小,一切還需量力而行。”
“好的,老師。”
李亞東聽得眼睛都有些紅了,這就是這個年代的內地老師啊,要換香港、或是說全世界任何地方,有人上門捐錢,巴不得你能多捐一些才好。
跟你說這些,想都不用想!
“那你準備捐多少?”
“一億。”李亞東豎起一根食指道。
他原本倒也沒想捐這麼多,但他真被鄭鮮明剛才的那番話,給感動了。如果他所了解的不錯,這位北大總教務處主任,現如今還和一家四口人,蝸居在學校分配的一間二十幾平的小房間裡,據說灶台都搭在走廊上。
而如同他這樣的老師,北大比比皆是。
更好的宿舍,更大的空間,他們都騰出來讓給了學校每年遞增的學生。
有些老教授上課的時候,一雙布鞋都露腳指頭了,卻還穿著。
平時舍不得吃穿,舍不得看病,將存下來的工資,全買了書籍,隻為從中挖掘出更多的寶藏,然後傳授給學生們。
一億人民幣,對李亞東來說,算得了什麼?
九牛一毛罷了,他在迪生創建的那筆投資,幾個月就已經幫他賺了至少一億人民幣。
這筆錢捐出去他還有要求,必須建幾幢教師宿舍,全部按照套房標準打造,得讓這些辛勤的園丁們,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實在不行,他就親自找工程隊來辦。
“多少?!”
會議室裡的另外四人全部傻了,包括趙無衣也一樣。
“各位老師,你們沒聽錯,我決定給北大捐款,一億人民幣。”
“嘶……”
得到他如此肯定的答複,在場四人麵麵相覷,皆是倒吸一口涼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