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私營企業經營,這肯定是好事,莫大的機遇。
但同時,這一政策一旦開放,市場競爭的壓力,也將成倍增加。
京城裡的“一帆風順”兩家公司,現階段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對手,因為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並非很多人都敢觸碰。
更多倒爺,即便有錢,還是在暗中搗鼓,很少有人願意走到明麵上來開公司。
因為這存在很大風險,李亞東的“一帆風順”兩家公司,之所以發展了兩三年,一直相安無事,除了他的大方向把控、經營的貨物大多是京城沒有的,不與地方國企直接形成競爭外,也得益於五道口鳥不生蛋的地理位置。
否則他如果把公司開在東城、朝陽那邊的繁華商業街上,麻煩的事情估計會有不少。
私營企業一旦合法,不難想象,十億人民九億倒中的那九億人民,將會有多少走向台麵。
在政策合法化的趨勢下,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大家沒了顧忌,紛紛照樣學樣,他們這種南北倒貨的模式,也不是什麼秘密。
如此一來,生意能有好?
所以政策變化,我們也要跟著變化,墨守成規,將會死得很慘。
李亞東將這些道理講給眾人一聽後,大家紛紛蹙起眉頭,毫無疑問,他說得很對。
他們手頭上的一些大經銷商、大倒爺,其實對於他們的經營模式一清二楚,一旦政策放開,他們不可能再去做二道販子,誰都想拿到最便宜的貨源,以他們的銷量,完全有資格找工廠直接合作,自己組建公司。
“那東哥,你說怎麼辦,難道生意不做了?”蔣騰飛蹙眉詢問,他的服裝公司才剛形成規模呢。
“做,當然是要做的。”李亞東看了他一眼,笑了笑,“不過,我們以後不再從南方倒貨,而是……從國外。”
“啥?”眾人大驚,都顯得有點不敢置信。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全都有點慫,這種買賣可沒人有把握能做成。
你想想啊,他們在場十二人,也就田磊能飆兩句蹩足的英語,還是特彆簡單的那種。
首先語言就不通,這生意還怎麼做?
再加上讓他們跑到國外進貨,恕他們實在沒那個膽子啊。
李亞東知道他們會錯了意,解釋道:“放心吧,不用你們跑到國外進貨,貨源的渠道,我這邊會有安排,你們的工作還是跟以前一樣,若說區彆,倒也有。那就是以前咱們隻做京城的生意,而今後,咱們將放眼全國!”
“……攤子鋪這麼大?”眾人麵麵相覷。
“必須的嘛。”李亞東嗬嗬一笑。
“東哥,那我們具體賣什麼?”小猛詢問。
“什麼都賣,真要歸納一下的話,那就是賣高端貨!”
這件事情李亞東琢磨了有一陣兒,他為什麼會入股迪生創建?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布局國內市場。
迪生創建是目前香港最大的零售集團,主營方向,就是各種高端奢侈品。
諸如lv、gui、愛馬仕、範思哲等,一係列的奢侈品暫且不提,以國內目前的經濟環境,沒幾個人能消費得起。
但高端玩意兒……
在這個年代,但凡能打進香港市場的國際服裝、鐘表、家具、箱包,也彆管什麼品牌,拿到國內,都算是高端貨。
這些品牌的東西,也並非所有的都很貴,有一部分,譬如一個包包,買到一千港幣,折合人民幣其實也就五六百塊錢,一台18寸黑白電視機的價格,而一九八八年,電視機在國內一線城市的普及率,至少有七成以上。
所以,中國人也並非如外媒報道的那樣,連飯都吃不起。
那些不實的報道,有很大程度的詆毀與鄙視的成份在。
李亞東的計劃就是,先弄一些中國一部分富人能消費得起的高端貨,進入市場,最好能簽下中國代理權。
這樣不說賺多少錢,養活公司應該不成問題。
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多快,這個世界上,沒人比他更清楚。
隻要等國內經濟有了一個顯著提升,品牌消費觀念稍稍成型,他便開始大肆簽代理權。
什麼阿迪、耐克,歐米茄、勞力士,甚至是lv、gui,隻要能簽下的,一個都不放過。
沒錯,他要走潘笛生的路線。
他覺得挺好,國人對於品牌的狂熱與執著,他這個過來人最清楚不過。
而將這些品牌簽下來後,他便可以在全國各大商場,布置門店。
當然,也可以出售區域代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