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二十六號。
莊園。
小果林。
唐青正給一顆柑橘樹修枝。
“唐唐,海運公司收購完成了。”唐凱從後麵走來,高興地說道。當初,由於沒人競爭,在十三日,天眼就開始了並購流程。
十三日。
準備好材料,向緬亞銀行集團遞交評估。
十四日。
緬亞銀行集團審核通過。
十五日。
並購正式開始。
沒人爭。
加上負債累累,海運公司所有者十分配合,甚至還做出了不小的讓步,讓收購價格降低到了八十五億亞元,比預計少了近七個億。
如此減幅。
接近一成。
但是。
如果加上負債,也就百分之五左右而已,畢竟,倘若一個企業資產一百億,負債一百億,理論上,一塊錢也是可以成交的。
讓所有者如此大方的緣由。
不是急用錢。
也不是有陷阱。
而是雷曼銀行破產,相較於前世,雷曼兄弟銀行提前兩周破產,唐青一點都不驚訝,蝴蝶效應,出現在方方麵麵,早就習慣了。
比如這次奧運會。
華夏比前世多得了三枚金牌。
次貸危機。
本就愈演愈烈。
現在。
華爾街四大投行之一破產,產生的多米諾效應是恐怖的,整個華爾街和世界金融市場為之一震,接著,恐慌蔓延,好多人嚇壞了。
金融危機。
經濟危機。
幾乎都會導致一個結果---高位變現難。
現在。
正是大危機前奏,不知道深淵有多深,海運公司老板一看,不行,為了儘快促成交易,避免唐凱忽然成為觀望一方,所以讓一步。
船舶不是房屋,從出廠開始,每年都在折舊。
因此。
危機下。
房屋比較抗通脹,但是汽車或者機械設備不能。
“那就好。”
唐青一笑。
這種事。
他從來都是第一個知道。
“還省了七億。”說到這,唐凱笑嗬嗬,省了就是賺到,“按照和天眼的約定,在估值基礎上,最終節約的百分之十作為酬勞。”
“七千萬,可一分不能少收。”
“。。。”
唐青無奈。
這二叔。
還真是親的,生怕他少收一分錢,特意加上了這個條款,其他委托也有,但都是百分之二左右,可唐凱愣是強行填了百分之十。
得。
收了就收了。
說完。
唐凱加入修枝的行列。
養花。
種草。
修枝。
喂魚。
唐凱也是半個能手,有時間,很多雜事變成了樂趣。對於那七千多萬,唐凱一點都不心疼,反正不用自己掏,從貸款裡出。
此外。
造船廠的申請也下來了。
---同意。
簡直是雙喜臨門。
“唐唐,你覺得,造船廠建在哪裡比較合適?”唐凱問道,這個項目並不著急,他知道天眼最近忙瘋了,沒有催促這個項目。
“南省。”
想了想。
唐青說出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
唐凱問,那地方幾乎沒有重工業,更彆說產業配套,他的第一念頭,是在幾個船舶工業的聚集地,從沒考慮過這個旅遊省份。
“環境不錯。”
“。。。”
這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