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新工藝(求訂閱!)(1 / 2)

()釘完樁。

米昊對旁邊的工裝男子道:

“劉工,等會兒工人和材料過來了,就先把圍牆圍起來。按照緬亞銀行集團辦事處的要求,我們隻圍三麵。”另一邊和人家接壤。

自然要對方圍。

“好的。”劉工應聲道。

留了幾個人。

米昊向著公司拿下的項目所在而去。

路上。

見到一個個印著華夏各大央企建築公司的車。

米昊心中感慨。

以前。

進入這些大公司,算是他們這類人的‘好去處’,可很難進。現在雖然沒進央企,但唐凱的建築公司,在這邊和央企的地位差不多。

大家還不是在一起做項目。

相對來說。

他們公司在這邊還更吃得開一點。

“前麵三十米左拐。”

“前進六百米。”

“。。。”

米昊給司機指路。

也是現他們能橫穿,等大家都起了圍欄,隻能老實走道路。

整個城市的設計很有條理,商業區是商業區,住宅區是住宅區,休閒區是休閒區,而且是以一個個街區劃分,他們這次就拿下了五個街區。

一個商業。

四個住宅。

但不是連著的。

也幸好街區規整。

隻需要幾個點,就能定位出來。

於是

一小時後。

五個街區的圍牆點就定了下來。

看了看手裡的小玩意兒,米昊感慨,這要是推出了,今後放線人員估計要失業一半多,在國內,放線一般會用到水準儀、全站儀等設備。

依靠規劃紅線。

一步步把點引向工地。

確定房屋的各個位置點,然後開始施工。

而在這。

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這個缺四分之一的圓形設備,就是一個定位裝置,定位點就是圓的中心位置,精度是一個毫米,對施工來說,完全夠用。

再也不用抱著儀器到處架。

一個圓盤足矣。

這麼高的精度。

當然不是gps這類衛星定位,而是相對定位。

據米昊所知。

整個項目周邊被立了四根高十米定位柱,就像是四顆衛星一樣,由於距離近,精度十分的高,把數據實時傳入這些小圓盤中。

而且。

它傳來的是三維坐標。

平麵的基礎上。

增加了高度。

也是毫米級。

這樣一來,省了太多的事情,隻有乾施工的才知道,這玩意兒有多好用,當然,帶來的除了好用,就是更加嚴格的質量監管。

以前。

房子三層修歪了幾厘米。

問題不大。

也難以看出來。

梁板柱差一兩公分也是常事。

可現在就麻煩了,人家東西往梁板柱上一卡,在牆角一放,彆說差一兩公分,一個毫米都能測出來,這會倒逼施工企業更加嚴謹施工。

難度徒增。

為此。

這邊還更新了施工工藝。

國內。

模板要麼是木頭,要麼是型鋼。

前者由於施工工藝問題,經常出現爆模、裂開,甚至鼓脹等等,這些瑕疵雖然允許,因為後期可以抹灰來補救,但問題就是問題。

於是。

這邊這次要求一律使用新的方式。

---塑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