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定位科技(求訂閱!)(1 / 2)

()當晚。

印度媒體熱鬨了。

幾百億啊。

這麼大的項目落到一個邊陲之地,還如此之快,很多印度人是難以接受的,按照他們的常識,幾年後聽到這個消息才算正常。

“真的落地了?”

“都開始施工了。”

“我還以為至少要等一年,才有可能討論出個結果,什麼時候,我們這邊的效率這麼高了,難道我還沒從下午覺中醒過來?”

“不是印度效率高了,而是人家效率高。”

“對,我聽說,那邊本就打算做城市貸款試點,但隻給了印度一個月考慮時間,要是不快,這個項目根本不會落地我們。”

“明白人。”

“要是在內陸就好了,看效果圖,那個城市好漂亮。”

“彆做夢了,你們那修條路都難,還想建城?這個項目是那加邦自己的貸款,不是印度政府,你們要是想要,就找自己邦。”

這是印度邊緣邦對內陸邦的‘鄙視’。

瞬間。

挑起了‘戰火’。

“這又不怪我們。”

“說到底,還是土地所有製的問題。”

“私人土地神聖不可侵犯。”

“可它阻礙了印度的發展。”

“。。。”

雙方爭論得很激烈。

各有道理。

最後。

話題直接引向了印度的土地政策,大量的私有土地,讓在印度內陸做這個項目,可能幾年之後都還在扯皮之中,最後不了了之。

一時間。

熱鬨非凡。

倫達看到這個新聞,隻能搖頭。

若是依靠這個還未建成的項目,想動搖那些地主的利益,想都不要想,他還沒那麼天真。

不過。

這卻是開了個好頭。

等到城市建好。

若是運營得當,土地政策改革即使無法通過,但卻能讓那些地主階層衡量一下利益得失,增加讓其自願出售土地的可能性。

若真的冥頑不靈。

那就隻有一種解決方案。

學這邊。

在新土地上作畫,而且以邦的名義,這樣一來,不會把火引到自己頭上,積重難返,倫達隻希望在自己任上,能讓印度向前跨一小步。

。。。

也是當晚。

華夏的新聞聯播也播報了此事。

“今日下午,印度那加邦邊境城市建設進入實質階段,印度副總統倫達在緬廊餘縣,和上百個公司簽訂了相關建設合同。”

“其中,華夏公司二十三家,總共拿下了超過城市貸款一半的項目,這是華夏建設質量被世界承認的又一標誌性時間。”

“。。。”

很詳細。

足足三分鐘才說完。

配上了規劃圖。

很重視。

主要還是介紹華夏建築公司的海外成果,這麼大的項目,華夏各大公司拿下了超過一半的份額,利潤可是不小,這也算是對零的聲援。

華夏得利。

自然要幫忙說說話。

期待著今後零繼續‘有錢沒處花’,華夏還能從中拿到大量項目,專家評估過,整個項目十分具有推廣性,前提是有錢。

華夏想學。

也有這個實力。

可也得等人家把模式挖掘成熟,再學。

現在剛起步。

就在後麵賺點錢,看看,喊喊,學學。

。。。

次日。

五月二十五。

印緬邊境處熱鬨了起來。

大量的工程機械和裝著設備、材料的卡車越過邊境,向著城市位置前進,為此,雙方專門開了一個特殊通道,讓其快速通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