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八四年的夏天來了(一)(1 / 2)

() 八七年的春天和夏天,老劉夫妻倆的小攤販生涯依舊在繼續,隻是原來四處流動的狀態,變成了相對固定的位置擺攤。

收入沒有增加多少,反而是費用又多了一個市場管理費,而不是原來僅有的衛生費。

不過他們的勞動強度也有所降低,因為相對固定的位置,回頭客多了,但購買量卻少了。隻是隨著老劉夫妻擺攤投入越來越大,貨物規模不斷擴大,至少保證了他們的收入變化不大。

有的攤販自然很不滿,不過隻把擺攤子當做“上班”的老劉夫妻卻相當滿足。

“不管怎麼說,起碼比上班的時候掙得多吧?雖然辛苦了一些,可至少沒有賠錢吧!”

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做生意和上班天然就不同。上班是拿著相對固定的收入,基本沒有什麼風險(除了失業),而自己做生意那就是不進則退,不僅僅是收入慢慢地降低的問題,未來還有可能是虧本的問題。

劉老四看著他們不是十分在意的樣子,也是滿滿地無奈。

父母不是子女啊!子女有了什麼不對,父母親說幾句,不管對不對都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而父母有了問題,子女說幾句,輕則被嗬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重則是惱羞成怒徹底翻臉發生爭吵!

這就是一個“麵子”問題!大多數父母都認為自己應該比兒女見多識廣,又習慣性地在兒女麵前保留一點身為長輩的尊嚴,而不是思考一下兒女說得到底對不對。

劉老四不準備勸說父母了!也許他們原本就不是特彆適合做生意。

從小到大就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商業的環境中,已經習慣了乾活拿錢的他們,怎麼能一下子就想到這些呢?

彆說已經是快五十歲的老劉夫妻,就是如今在街麵上過得風生水起的那些“先富裕起來的人”,在迅速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中,未來又有多少人可以適應並生存發展下去呢?

百裡挑一?

那是能生存下來,勉強能做到退休的。

千裡挑一?

那是不僅生存下來了,還稍微給自己攢了點東西,而且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房子!

在老了以後,可以活得比一般人要略微富裕一些,也許還能拿到一份不算太高的退休工資。

最後就是那隻有萬裡挑一的幸運兒,最終真得發展了,最終成為了城市裡麵極少數的“高淨值人群”!

而對於自家父母親,最多也就剩下不到十年就可以退休的他們,劉老四選擇了放棄!

他們老的不僅僅是身體,其實思想也不得不承認也老了,與其和他們談要與時俱進、鼎力前行,還不如劉老四自己努力多做一些更有意義。

劉老四看著白發越來越多的父母親,讓他們再去學習新的知識,陪養新的能力,那對他們的要求也有些太“苛刻”了。

而八七年的夏天對於劉家來說,劉老二劉老三的高考才是天大的事啊!

從六月下旬開始,隨著進入高考的最後衝刺階段,他們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規律了。

晚上的學習時間從十二點縮短到了十點半,每天早上起床的時間也提前了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就是專門用來吃早餐的,而早餐和以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每人增加了一顆雞蛋。

劉老二每天吃得都是津津有味,而劉老三則是在幾天之後就不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