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那還可以擠一擠,可牛棚可是住不下人了。
這給牛棚修房子的事情也不好做啊,他倒是有心好好修一修,可他也怕有人不安好心把他給告了。
不過該修還得修,總不能讓人都睡在外頭吧,現在還湊乎,等到冬天把人凍死了算誰的?
想通了關節,煙也抽完,不過肥料的事情他還得專門去看看。
想著這件事他站起來,就往外走。
“你去哪啊,這大晌午的。”
“我去老二家看看他們堆的肥,不用管我。”
說著人已經出了門。
李桂花看著他越走越快,越走越遠,沒好氣地說,“德行。”
就不知道家裡的凳子是不是長釘子了,他老往外跑。
村裡大家住的都挺近所以沒走幾步,他就到了高家門口。
他沒有直接進去找大侄女,而是選擇繞路走到後麵他們家的後院的地方。
村裡人每家每戶的糞堆一般堆在後院門外。
沿著院牆走到頭拐個彎,立刻就看見了在原本的糞坑旁邊出現了一個與它大小相當的巨大土包。
毫無疑問,這個新土裸露在外麵的正是新堆的肥料。
聽說這個肥堆隻有最小麵是牲畜的糞便,其他都是樹葉、雜草、鬆針之類的東西。
外邊隻是土,也看不出來裡麵是什麼東西,待會問問大侄女他們就知道了。
這種製作肥料的方法,是將有限的糞肥轉化成為數倍於其糞肥的肥料。
假如真的擁有如此之多的肥料,那麼即使是次一等的土地,明年也可以地上一層肥料肥地。
再加上拖拉機可以代替驢還有牛耕地,多餘的人力畜力就可以用來精細耕種那些次一等的土地。
次一等的地麵積比好地還要多差不多一倍。
這樣一來兩種地都是撒了肥料精細耕作,來年的收成就必定會非常可觀。
望著眼前新堆的肥料,想到豐收的場景,他心裡喜悅的泡泡不停地往上冒。
他們農民一年到頭,不就圖個吃飽穿暖嗎?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話,更是一種樸實無華的願望。
整體產量上升,意味著大家能夠分到更多的糧食。
這對於那些辛勤勞作、日夜期盼的農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舞。
這些糧食他們是選擇吃掉,還是換取其他生活用品,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每一粒糧食都承載著他們的汗水與希望,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努力的價值。
而這些肥料不僅代表著明年的收成,更像是一道希望之光,讓大家對未來更有信心。
此時此刻,高大伯仿佛已經親眼目睹到那豐收的喜悅場麵。
金黃色的稻子隨風舞動,大家的歡聲笑語在空中回蕩。
直到腿有些麻,他才站起來,慢慢適應了一會,他就背著手回家。
“怎麼就回來了?”正在納鞋底的李桂花看到當家的就回來,有些疑惑。
她才在鞋墊上沒縫幾針呢。
“我本來打算問問小雪,不過後來我又一想,問也沒用,還是等著結果吧。”
絕口不說自己看著肥料腿都蹲麻了。
“行,你愛咋地咋地。”說著就不搭理他了,繼續忙活著手裡的鞋底。
她們家的男人普遍都廢鞋,尤其是鞋底子,她每年都得做好幾雙備用。
有的鞋麵子還好著呢,鞋底子已經爛了,換個鞋底子還能繼續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