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不待見知情的原因(1 / 2)

高大伯本來就覺得這事有門,不過聽媳婦這麼一確認,他還是感覺到很安心。

皺著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他們靠山屯人少,地也不多,但是比起地人還是更少一些,所以每年的肥料都不太夠。

他們隻能是儘力給好地上肥,然後集中人力在好地上精耕細作,產出來的糧食粒粒飽滿,質量好。

其他次一等的地也沒有肥料可以用,隻能做到人工精細操作,所以產出的糧食就不如撒了肥料的地上產出的糧食飽滿,總體而言就差一些。

還有一些更貧瘠的土地,那就隻能是撒上種子,有餘力就多照顧,沒有餘力就任它自由生長,每年能打多少糧食就不一定了,得看那年的年景怎麼樣。

總的來說他們大隊的生產,一缺勞動力,二缺肥料。

今年托大侄子的福,隊裡有了拖拉機。

送去學開拖拉機的幾個人,他們每次回來他都了解過他們的學習進度。

二侄子愛黨學習進度是最快的,他有這方麵的基礎,其他兩個人看他學習那麼快還那麼努力,也不甘落後。

這不就卷起來了嗎?你學會了這個知識點,我不會,我加班加點也要學會。

所以他們的進度不算慢,根據上次回來時候他們說的話,再過一個月就能學會開拖拉機和修拖拉機。

今年播種是趕不上了,可秋收能趕上。

一想到秋收時候就可以用上拖拉機,高大伯覺得渾身都輕飄飄的。

拖拉機解決人力不足的麻煩,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那就是肥料不夠。

至於為什麼他一聽見有知青來就愁眉苦臉的。

按理來說知青也算人力,可他們乾活實在是不太行。

他們剛來的時候,下地也鬨了不少笑話。

可把他愁了個夠嗆。

他們村的知青們來了也快兩年,也就今年乾的活還可以。

不過他們靠山屯的知青已經都是很不錯的了。

至少他們不惹事不鬨事。

現在他們和村民們相處也是磨合好了。

好不容易調教好了這一批知青,結果又來。

來一批知青就得操一回心。

而且村民們也不是很歡迎知青。

這是為什麼呢,國家以生產隊為基礎開展農村的生產活動。

交公糧是每個生產隊的首要任務,每年開春就會製定生產任務。

到了秋天以隊為單位上交公糧。

一般繳給國家的糧食占總產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這部分糧食繳送後,集體留足生產用種子及必需儲備糧,這部分糧食占總產量約百分之三十左右。

剩下的糧食就按“人六勞四”(人口占分配總糧數有分之六十,工分占百分之四十)比例分配到農戶了。

知青來了不管他們乾的咋樣,就得給人分人頭糧。

糧食能產出多少,每年都是差不多的,給他們分的多了,村民們得到的就少了。

所以知青不是很受待見。

這是一方麵,再有就是新的知青不知道人怎麼樣。

萬一來了他們靠山屯,勾搭小夥子小姑娘幫他們乾活呢?

萬一他們不安分,成天惹事呢?

所以他實在不想讓知青來,他們來了,好處是一點沒有,麻煩是一大堆。

除此之外這次跟著這批知青,還來了一批改造分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