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乾清宮,蕭奪在窗前站了半宿。
康公公拿了披風為他披上,小聲勸道:“皇上,夜深了,不如安置吧?”
蕭奪頭也不回,仍定定地站在窗前,看著天上的那輪殘月,背影顯得有些寂寥。
良久,他疲憊地開聲道:“康福祿,你說,是誰的錯?”
皇後害了德妃的孩子,德妃則以,更殘忍的手段,報複了回去……
康公公聞言,沒敢搭話。
“皇後,德妃……”
久久沒聽到康福祿說話,蕭奪也沒再追問,隻自嘲地笑了笑,沒再說話。
——“皇後如妲已,願今上莫為紂王。”
慈安太後手裡拿著一張紙條,上麵抄寫的,就是近來宮外突然傳出來的“勸諫歌”。
“廢後”一事,足足鬨了一個月,朝野上下皆是烏煙瘴氣。
慈安太後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將那張紙條遞給蕭奪:“皇帝,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若不廢後,不足以平民憤,”
蕭奪有些意外地看著慈安太後:“連您也……”
慈安太後用力抓住了他的手,憂心忡忡道:“但,皇後,萬萬廢不得!”
這,正是蕭奪如今的“兩難”!
一方麵,是要給臣民交代;另一方麵,是不能輕易廢後。
若皇後真被廢,皇上一再妥協,於皇上威嚴而言,不是好事;而後宮,也將失衡!
可慈安太後說的對,若是不廢後,不足以平民憤。
這場朝臣與皇帝之間的“廢後”拉鋸戰,足以成為弘武年間,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月底,一道聖旨從禦書房發出,終止這一場鬨得沸沸揚揚的“廢後案”:
皇上下旨收回皇後寶印、寶冊,皇後自此居坤寧宮悔過靜思,不再統領後宮!
然而皇上這道聖旨,卻又並非真正罷黜皇後,所以皇後仍舊是中宮皇後。
隻不過,從此以後,皇後空有皇後之名,卻無皇後實權,有點“不廢而廢”的意思。
此聖旨一下,闔宮皆驚!
坤寧宮裡,皇後扶著桌子的一角,眼睛死死地盯著康公公留下的那個明黃卷軸,那眼神,似恨不得將它撕成碎片!
她大笑起來:“皇上並未下旨廢後,本宮仍是堂堂正正的中宮皇後!”
“……”
她麵容扭曲起來,重重地說道:“本宮,仍是皇後!!”
這一場戰,淑妃有點大獲全勝的意思,但再一細看,好像淑妃又沒撈到什麼好處。
“皇上,到底是皇上。”
就連徐玉寧也不得不感歎一聲,蕭奪這一個“破局”之法,實在是漂亮!
淑妃沒能上位,對於現在的徐玉寧來說,是好事。
不然,淑妃把皇後拉下馬坐上鳳位,再為大皇子爭得一個“嫡子”的名分,那才真是叫徐玉寧生氣呢。
“娘娘,今日皇上下旨,晉了齊昭儀為,齊妃!”
皇後不再統領後宮,徐玉寧與齊昭儀協理六宮,兩人手中權力越握越大,隱隱有分庭抗禮的意思。
如今德妃去世,皇後失權,蕭奪在此時晉齊昭儀為妃位,用意頗深。
隻不過齊妃從此以後,就與徐玉寧,平起平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