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隱山站起身說:“不啦,還是先把稻子弄上岸再說吧。”周萬成一把拉住季隱山,說:“撐了那麼遠的路,夠疲勞的了。你不吃我的晚茶,那我就不要你的稻子。”
季隱山局不過主人的盛情厚意,隻好和兄弟一起吃了晚茶,而後便和周家的傭人一同將稻子扛進了周萬成的糧庫裡。稻子扛好後,季家兄弟倆要回去,周萬成挽留不住,便把他們直送到船上,一再叮囑說:“老季啊,明年千萬不要送稻子了。我還要向東去做生意,你來找我是絕對找不到我的。”
季隱山誠懇地說:“周老爺,這樣吧,你給我指定一個地方,我好把稻子送過來。”周萬成說:“老季啊,你不聽我的話,這就不好了。我就砌了那麼兩進房子,又沒種田,這麼多年來,你一直送我十二石稻子,我也過意不去呀。再說,我們是好朋友,就不必過於拘禮了。明年,老季你千萬彆送了。我們做的是走腳生意,而且是大生意,你怎曉得我落腳到哪個地方呢?”季隱山隻得告辭而去。
第二年,季隱山找到鮑人信,向他打聽周萬成的住處。鮑人信說:“周萬成到了東海邊,聽說做成了一樁大買賣。不過,我也打聽不到他的住處。”季隱山說:“那我今年也不知道把稻子往哪裡送了。”鮑人信按住他的手說:“季隱山啊,周萬成關照我帶個信給你,叫你彆送稻子給他了。你從此就彆送了吧。”季隱山不送稻子,也就與周家不再有機會來往了。
季隱山生了五女一子。這個兒子叫季君寵,敦厚誠實,機敏過人。他說道:“周家宅,周家宅,姓周的人住宅。這個地名實在難聽極了。好像我們居住這裡的季家人,世世代代都是人家姓周的看守宅院的人。依我看,這個莊名要改動一下。”父親說:“那就叫季家莊吧。”季君寵說:“不妥,如果叫了這莊名,我們姓季的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的人嗎?這個莊名是叫不出去的。再說,西邊的殷家莊人也會笑話我們姓季的,說我們忘掉周家人的恩澤。……我想了好長時間,這‘周家宅’三個字當中,隻需改動一個字,將‘宅’字改成‘澤’字。‘周家澤’這個地名肯定能夠叫得出去,而且叫得響。”兒子一說,父親當即說了個“妙”字。
很多農民都搬到周家澤居住,漸漸繁榮了起來。季君寵善於經營,辦起了豆腐店、粉坊、茶館、酒場、日用雜貨店,財源大開,家境越來越發達。年頭不長,興起的周家澤村莊勢頭居然蓋過了殷家莊,也不再附屬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