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萬成是個大鹽商,鹽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他顧不到大葉莊的住宅,後來很少來到這裡落腳。此時大葉莊已經更名為殷家莊,但有不少的痞子遊手好閒慣了,不務正業,仍舊四處打劫。莊的東邊一片土地荒蕪,甚至形成蘆葦地,一眼望去,滿是蘆花飄飛。小土丘縱橫交錯。低窪的地方便是沼澤地。大地上分布著零零星星的草屋。這裡的土地隻要有心開墾,並不需要費多大的事,將小土丘拉平,鏟去雜草,挖掉蘆葦根,種它兩年就是良田了。
季隱山的兄弟季景山聽到鮑人信說出哥哥的去處,便舉家搬遷到周家宅來。弟兄倆一同開墾荒蕪土地種莊稼,雖說辛苦卻能無牽無掛。殷家莊出現過一個名叫石寅華的夜皇帝,他實際是個水匪頭子,專門到左右四鄰村莊完糧,但清朝初建時厲行法規,再加上懾於周萬成個人的聲望,不敢派人到周家宅敲竹杠完糧。周萬成落腳到哪個地方,季家弟兄兩個就按時撐船把稻子送到哪個地方。
季家弟兄兩個都很勤勞,不斷開荒種地,開墾出來的良田越種越多。幸福美滿的日子,當然過得暢快。季隱山逢年過節敬菩薩,總把那根扁擔拿出來,放到家神櫃麵上敬供。他忘不了遭受災難的那一天,兩個朋友靠了它救出自己離開火坑,也靠了它打開出走的通道,披荊斬棘。
每年秋後,季隱山都和兄弟一起把十二石稻子送到時堰給周萬成。十多年過去,每年十二石稻子仍舊一粒不少的送到周府門上來。周萬成對季隱山說:“今年我把稻子收下來,明年你們就彆送了。”季隱山說:“你是我季隱山的恩人,我怎能把你忘掉呢?”
來年之時,季隱山還是撐船將稻子送到時堰。可是周萬成不在時堰住了,找人打聽,原來他家已搬到東台縣城裡了。季奄山和兄弟一起將船撐到東台,左打聽,右打聽,終於找到周萬成的住處。
周萬成聽家傭傳話有人送稻子上門,連忙迎了出來,打著招呼說:“季隱山呀,你這個人也太講理了。我去年不是叫你彆送了嗎?撐了八九十裡船,把稻子送得來,肯定吃了不少的苦。趕快到裡麵喝個茶。”
季隱山來到周萬成的客廳裡坐了下來。周萬成說:“你是一個至誠君子。我家裡的糧很多,你把稻子送到我門上來,路途太遙遠了。說實話,我不需要你送這麼多的糧食。”季隱山說:“周老爺,住了你的房子,種了你的田,你是在我背難的時候接受了我,我怎麼能把你這個恩人忘掉呢?”周萬成說:“你彆說這話了。你背難時,是我的好朋友鮑人信、單春禮他們兩個搭救了你。唉,已經有八九年,我一直沒有遇見他們兩個人了。季隱山,這樣吧,你跟你的兄弟吃過晚茶,這再上稻,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