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臉上都露出笑容,互相之間碰到了也開始閒聊。
他從老張那裡得到消息,案子破了,不是敵人,隻是一起安全事故。
孫誌偉雖然早就知道結果,但還是為他們高興。
“看來今天不用加班了,你這幾天都沒休息好,趕緊去睡一覺,晚飯我去打回來,等你醒了再吃。”
“好,辛苦你了,我也有點熬不住了,先去躺一會。”
老張說完就合衣躺在床上,不一會就發出如雷般的鼾聲。
孫誌偉找來個小毯子給他蓋上肚子,然後帶著飯盒去食堂打飯。
回程時他特意遠遠看了下側門,那裡前幾天增加到四人的警衛,現在已經恢複到正常的兩人。
很多重要部門的警衛級彆變化,就像是周邊安全形勢變化的晴雨表。是緊張還是輕鬆,一目了然。
七月,學校開始放假了,但是大隊的隊員們卻沒有休息。
這兩個月,大隊的隊員們是在龍須溝和故宮兩個地方來回跑的。
故宮還好說,最累的打掃工作基本已經完成,後麵都是為修複工作打下手,勞動強度不大。
龍須溝那邊才是又臟又累,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淤泥和垃圾足足有近十米深,蒼蠅蚊蟲多的能把人抬走,那腐臭的味道可以把人熏暈過去。
但在上萬人的工地上,所有人都乾的熱火朝天,部隊快板小隊的姑娘們在岸上唱著節奏歡快的快板書,路過的工友們一次次加快行進的步伐。
如果不是這幾個月,孫誌偉逐漸適應了新獲得的力量,他在這種環境中肯定堅持不下來。
幸虧大隊體諒同學們年紀小,每周才安排三天在龍須溝,還有三天在故宮,留一天給大家休息。
普通隊員還好,有事可以請假,但是孫誌偉作為帶隊隊長可不能缺席。他也知道這是大隊在培養自己,因此也沒法有什麼怨氣。
在龍須溝挖溝的時候他就知道,參與這項工作最積極的是當地的居民和附近的農民。
因為采用的是以工代賑
的方式,工程預算693萬斤小米,當地的窮人很多都在工程中獲得了一份工作,得到了不少結算的小米工資。
而附近的農民剛獲得了田地,他們沒有錢買肥料,恰恰龍須溝的淤泥配上馬糞就是最好的肥料。
很多農民都主動把淤泥運回村裡,節約了很大一部分運輸淤泥的費用。
差不多乾了兩個月,暑假結束後,孫誌偉正式入讀高中部一年級。
因為兩個工程都沒有結束,大隊隊員們每逢周末,還是會繼續去工地上義務勞動。
11月底,龍須溝工程全麵竣工,12月故宮清理工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