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的是,他認的乾爹孫老和乾媽陳姨,兩人常年擔任中學老師,對新教材的理解十分全麵,有他們的教導,省去了他不少時間。
整個50年上半年,孫誌偉主要精力都在學習新教材上。
囡囡就幸福多了,陳姨對她比親媽還親,幾個哥哥也都十分喜愛這個妹妹,有什麼好東西都想著她。
隻有最小的小蘿卜頭最傷心,原本最愛他的媽媽喜歡上了新姐姐,那委屈勁哦,看的孫誌偉都有點不忍心。
所以,每次過來,他都要帶點好吃的、好玩的給這個小家夥,以彌補他損失的母愛,這次也不例外,他帶了一副七巧板。
這副七巧板卻不是買的,而是他抽空自己做的。也不複雜,就是用幾塊木板拚接而成。
用的木板也是從故宮撿回來的廢料,因為木材來源不同顏色也不同,還省下了上色的步驟。
老孫看到了,還說了他幾句:“男孩子,沒那麼嬌氣,不要每次都給他帶東西。”
小家夥被訓的臊眉耷眼的,手裡依然抓著七巧板,站在那裡不敢吱聲。
孫誌偉嘴上雖然答應了,卻還偷偷給小家夥眨眨眼。意思是,咱們下次偷偷的,差點把小家夥逗笑了。
老孫看見了,也沒再說什麼。小孩子們有自己的相處方式,他一般教育孩子隻說一次,孩子們有所收斂就行了。
6月初,孫誌偉成功通過了提前考核,即將於9月跟隨初三屆的學生一起升入高一年級。
14號下午5點,學校準時放學,大院的同學們一起登上卡車往回趕。
10幾分鐘後,卡車剛進入大院大門,就聽到東北方向兩聲巨響,車子也猛烈的震動了一下,旁邊門衛室的玻璃窗戶哐當哐當的響了一會。
卡車緊急製動,門口和車上的警衛戰士立即動了起來,他們第一時間打開了車廂擋板,對後車廂喊道:“孩子們快下車。”
車上所有孩子都是戰亂年代過來的,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是應付突發情況的反應還是很快。
大家都沒有慌亂,而是立即開始往車下跳,下麵的戰士們準確的將孩子們一個個接住往院子裡麵送。
這其實是戰時的應對方法,以前咱們沒有製空權,遇到空襲都要先下車遠離車輛,因為車輛目標明顯,很容易成為轟炸目標。
剛才的那麼巨大的爆炸聲,司機和戰士們都判斷可能是飛機轟炸。他們都是有經驗的,第一時間停車,然後讓孩子們下車躲避可能的危險。
數位警衛戰士護著孩子們遠離了大門口才舒緩了下來,因為他們沒有聽到有後續的爆炸聲,也沒有警報和槍聲,那就說明附近並沒有危險。
雖然如此,警衛還是護著孩子們回到了宿舍大樓才離開。
孫誌偉一邊上樓一邊計算日子,又仔細回想了一下曾經的記憶,才大致了解到了是什麼情況。
同時,他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一起工廠爆炸事故,不是空襲。
回到屋內,老張還沒下班,現在又出了事情,估計要晚點回來了。
後麵幾天,大院裡氣壓飆升,大門的警衛也增加了守衛人員。各個部門都是一片忙碌,老張也是幾日不著家,天天在加班。
一周後的一天下午,老張忽然提前下班,孫誌偉看到幾個鄰居叔叔也一起下班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