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鴻門之宴(1 / 2)

這道聖旨是小七臨出帝都之時,聖德帝親手所寫,上麵寫明此次太子殿下攜同太子妃奉旨出行永淩,一來治療永淩疫症,二來聽說永淩災情嚴重,朝廷特下恩旨,拔二十萬兩銀子賑災款給永淩官府,除此之外,還有米糧衣藥等等,賑濟災民。

眾官員本來心中惴惴不安,直到聽完小七宣旨,這才心中大定,笑逐顏開。

眾人跪伏於地,山呼萬歲,叩謝皇恩。

小七的目光從眾人頭頂平平掠過,並不喚眾人起身,臉上仍是沒有一絲笑意,說道:“本人離開帝都之時,陛下親口吩咐,讓本人前來永淩,除了賑災之事外,還有一道口喻。”

口喻?!

眾官員再次心中一凜,伏在地上不敢出聲,連呼吸都頓住了。

“陛下說,永淩位於苦寒之地,生活貧瘠,百姓們的日子過得甚是艱苦,讓本人來此之後,好好體察民意。陛下對永淩百姓體察入微,你們身居官位,更應該儘心竭力,報答聖恩才是。所以本人逗留永淩期間,會考察在座諸位的人品政績,然後酌情加勉,以示皇恩。”

小七聲音清越,字字擊罄。

這番話褒獎有之,威脅亦有之,但又不輕不重,說的恰到好處。

隻聽得眾官員們暗暗發愁,不知如何是好。

每個人都在琢磨,太子殿下口中的這個酌情加勉,究竟是什麼意思。

眾官都唯鮮於東馬首是瞻,此時不由都暗中抬眼,齊刷刷向鮮於東瞧去。

鮮於東伏地,高聲道:“陛下隆恩,臣等自然謹遵聖意,不敢有負皇恩!”

他聲音坦坦蕩蕩,一副赤膽忠心的模樣。

眾官員頓時有了主心骨,跟著他齊聲叫道:“臣等謹遵聖意,不負皇恩!”

小七這才微微點頭,略一抬手,示意眾人平身。

眾人重新入座。

經此一事,官員們全都不敢掉以輕心,本來有人看到小七年輕,對這位太子殿下有免有輕視之意,可被小七剛才那番言語嚇住了,想著自己在永淩的所作所為,要是讓太子殿下知道了,恐怕就不是酌情加勉,而是加重處罰了吧?

各官員心中有鬼,哪裡還有心思吃飯喝酒,一個個心思不屬,隻是琢磨著自己乾過的那些破事。

小七不說話,在座的諸人誰都不敢開口說話,唯恐禍從口出,一不留情,就讓太子殿下抓住了自己的小辮子。

本來應該是莊重熱鬨的場麵,突然一下子出現了冷場。

鮮於東看到自己精心安排的酒席變成了這般模樣,心頭著惱,眼含恚怒地掃視了一眼眾官。

這些個不爭氣的東西,被一個毛頭小子隨口說的幾句話,就嚇得連個屁也不敢放,老子養你們這幫家夥是白吃飯的嗎?一幫子廢物!

他第一個站起身來,清了清喉嚨,舉起酒杯,畢恭畢敬地道:“太子殿下,下官早就聽聞太子殿下為人清廉,心係百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太子殿下身為陛下愛子,居然親自遠赴永淩,不懼路途遙遠,勞苦功高,真乃咱們為官之人的楷模。下官鬥膽,想敬太子殿下一杯水酒,以表敬意。”

他這番官腔說得頭頭是道,不卑不亢,既奉承了太子殿下,也化解了場麵上的尷尬氣氛。

眾官員全都心中叫好,同時眼珠子一齊看向小七,要瞧太子殿下是什麼反應,會不會喝了知府大人的這杯酒。

小七微微一笑,端起麵前的酒杯,飲了一杯。

這杯酒一喝,在場的眾官員全都鬆了口氣,繃緊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鮮於知府果然好口才,聞名不如見麵。”小七放下酒杯,淡淡地說了一句。

嗯?這話的意思好像有點不對勁啊!

眾官員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這下就連鮮於東的臉色也不禁微變。

他剛剛喝完酒,連酒杯也沒放下,捧在手裡,呆呆地看向小七,琢磨著太子殿下這句話中的真意。

隻聽得小七說道:“本人在帝都之時,就聽得父皇提起過鮮於知府,並將鮮於知府呈上來的奏折給本人看過,那上麵字字珠璣,言之有物,體現出鮮於知府的一片愛民之心,父皇當時就曾誇讚過鮮於知府,今日見麵,發現鮮於知府不但筆下了得,這說的更是比寫的還要動聽。”

饒是鮮於東再鎮定自若,這時也控製不住臉上的肌肉微微跳動,握杯的手也開始抖了起來。

這番話怎麼聽,都不像是褒獎之言。

他強自扯出了一個尷尬的笑容,“太子殿下謬讚,下官實不敢當。”

他也不傻,隻能把這番話當成好話來聽,否則豈不是等於當麵自打耳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