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咱這主要任務是清理淤泥,讓河道跟竹文湖重新暢通,與黃河重新接通,往後農田需水之時便無斷流之憂了。”
“棚子裡,早晚兩頓供應飯食,雖然晚上不生火,可也會發放些米給大夥兒帶回家,好歹能熬上一鍋粥。”
朱允熥鼻中輕哼,已然步入棚屋內部。
幾個手持長勺,先前還趾高氣揚的廚師,此時卻顯得畏縮,擠在角落裡。
朱允熥低下頭,掃過簡陋土灶。
隨即,他向身旁的差役跟管事發問:“每人每天的口糧是多少?工作到何時結束?各家房屋此次是否受損,是否包括在修繕計劃中?”
聞聽詢問,差役跟管事們頓時神經緊繃,低聲回應著。
朱高熾眼皮微垂,悄悄移步至土灶邊,伸手在灶台上一抹,而後掌心向上展示。
指尖沾著的灶灰,乾澀無比,不見絲毫油漬。
答案不言自明。
灶台若非極少使用,不可能如此乾淨無油。
顯然,這些人提前得知了他們的行程,特地做出這樣的安排。
……
朱高熾不由自主地蹙眉,抬頭望向朱允熥。
他無聲地擺了擺手。
朱允熥的眼眸微微收縮,事情正如他所料。
戴星海所言不虛,這些人骨子裡的東西,怎會輕易改變?
他輕咳一聲,眼神淡然地審視著差役跟管事。
“你們之中,可有人曾有欺
淩壓迫百姓的行為?”
眾人連忙搖頭否認。
“太孫,小人們哪敢虧待鄉親呢?”
“都是鄉裡鄉親的,真要乾了昧良心的事,夜裡怕是自家門也要被鄉親們砸了。”
“絕不敢有的事啊。”
“還望太孫明察。”
朱允熥應了一聲,轉頭望向棚外那些側耳傾聽的百姓們。
他步入棚外,站上一塊高地,向著眾人高聲道。
“我是大明太孫,皇爺爺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父親是當朝太子。此行來到河南道,正是為了代表皇上跟太子,親眼看看鄉親們的生活境況,看看災害之中大家過得可好。”
“各位父老鄉親,心中若有不平,若有人欺負了你們,儘管告訴我,我必定為你們主持公道。”
朱允熥的聲音響亮,回響在河岸四周。
然而,那些低垂著頭的百姓,竟無一人抬頭回應。
幾位差役跟管事的眼神在人群中來回穿梭,見無人應答,他們臉上掛著的笑容越發顯得得意。
朱允熥心裡漸漸感到沉重。
他望著眼前這些百姓,不禁憶起那天帶人趕到蘭考縣黃河決堤之處,見到堤壩上那些神情木然的百姓。
不僅是木然,他們還充滿了恐懼。
恐懼那些隱藏於鄉間,無所不在的家族權勢。
朱允熥與朱高熾交換了一個眼神,二人目光中都流露出失望之色。
“本宮有些累了,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朱允熥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