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暴躁的總師們(2 / 2)

不過瑕不掩瑜,這些問題在以後也都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而港島這邊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設計師們,在得到朱耀靈的提示之後,每個人對這種朱耀靈提出來的思路都大感興趣。

他們根據朱耀靈的說法,通過超算計算,電腦建模之後發現,朱耀靈的這些提法完全能夠實現,而且效果將會超出想象的好。

朱耀坤研究院這邊,整個軍事裝備的研發團隊,哪裡的人都有,哪個國家的人也都有。

隻要你是人才,他就敢招你,也敢用你,並且會給你超乎你想象的回報。

可是在使用你之前,他也會告訴你,想要獲得這些回報,那你就必須獻出絕對的忠誠。

在這裡容不下任何背叛。

背叛的結果就是你自己和家人徹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對背叛者的寬容,就是對忠誠者的褻瀆。

不要以為朱耀坤是個花花公子,就會麵慈心善,更不要忘了朱家人就沒有一個是善茬。

所以朱耀坤這次帶來的人幾乎是黃的白的什麼人都有。

而大陸這邊也非常重視這次新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這次來的幾個總師都是各個大項目,或是曾經主持過大項目的總師。

比如殲七總師是屠老、方老,殲八總師顧老,殲九總師是王老,殲十二總師是陸老。

這些總師可都是國家的寶貝,他們和他們領導的團隊,可是撐起了大陸天空的安全。

而且這些總師們,一輩子都是在一線和飛機打交道,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感覺,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比較的。

在第一天他們看到港島這些設計師們拿出來的幻燈片,還有電腦上演示的,通過電腦三D建模設計出來的飛機總體形態,還有飛機各部位的分解介紹之後。

這幾位總師也是對這個新飛機驚為天人。

尤其是殲九總師王老更是對這個新飛機上的鴨翼布局大為讚賞。

因為王老可以說是大陸鴨翼布局設計之父,在王老之前世界上也就瑞典的薩博—37“雷”式戰鬥機成功的使用了鴨翼布局。

雖然殲九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下馬了,但是卻為後世開創出來一條有大陸自己特色的優秀戰鬥機的路子。

最後總師們看到港島設計師,通過四餘度電傳飛控來解決了操控上的難題之後,也都是大加讚歎。

王老當時就說“如果當初他們要是也有這麼好的四餘度電傳飛控技術的話,殲九可能也就不會下馬了。”

等到他們見到了蚌式進氣道之後,這更是打開了總師們的思路。

在詳細的了解了蚌式進氣道的模擬數據之後,幾位總師也都認為,這個蚌式進氣道,在未來絕對是大有可為。

而這架新飛機的外型,在整體上卻是和後世的殲十初代機有著很多的不同。

尤其是那個模仿F16的一體式氣泡座艙蓋,就是現在大陸在玻璃製造工藝上完全無法達成的任務。

這個就不是砸錢就能砸出來的東西,這還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行。

即便是做實驗,也是需要幾年的實驗才能做出來這個一體式的玻璃座艙蓋。

這時就顯現出來港島飛機設計師團隊過於激進的一麵,和經驗上的不足了。

他們對於一些基本的東西過於想當然,更是過於追求性能上整體的先進性了。

所有的東西都想要,往往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拿不到,沒有取舍,就不會有平衡,這也是因為他們實際操作上的經驗不足所造成的。

而且朱耀坤研究院提供的條件也是太好了,給了他們可以徹底放飛自己的空間,是真的讓他們的思維插上了翅膀,所以就到處亂飛了。

按著俗話說,也就是飄了。

可是想要把這些圖紙上的東西變成實物,那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那是需要實打實的一步一步去實驗的。

這也是朱耀靈想要儘快讓港島和大陸兩邊的工程師們碰一下的原因。

因為港島那裡可以想象,但是實際操作的地方和空間實在是太小了。

而在第二天開始的會議上,大陸方麵曾經作為殲九總師的王總師,就對港島的設計師們說“你們的設計要求,在眼前的條件下是暫時無法達到的。

雙二五的要求我們在十年前就提出來過,當時我們的要求比你們還要激進。

當時我們的要求是,最高升限兩萬六千米,最大平飛速度二點六馬赫。

可實際情況是,不管是在發動機還是在材料上,我們當時的目標都是定的太高了。

所以我們的計劃最後還是失敗了。

而且你們在飛機整體設計上既要高空高速,又要能夠低空纏鬥,這樣的要求本來就是相悖的。

雖然你們也有所折中,但是這樣一來又成了兩頭不討好。沒有一個目標能夠達成。

所以你們的思路是正確的,但在實現的過程中有問題。”

而港島這邊的年輕設計師們也不示弱,直接就用自己這邊的理論來為他們的思路站台。

這下就好了,兩邊的總師們也都開始了大辯論,說到激烈的地方,大家都是拍著桌子大聲的爭吵著。

從飛機的整體外型,到翼身融合,到發動機,到材料,每一個地方大家都得吵上一陣子。

不過朱耀靈卻始終坐在會議室中一句話都不說,就在那看,在那聽。

技術會議嗎?怎麼可能不辯論,隻要不打起來就行。

他朱耀靈就是那個防止兩邊打起來的安全閥。

不過在朱耀靈看來,真要是打起來,港島這邊的年輕人還真的未必是大陸這邊老總師們的對手。

這些老總師脾氣一個比一個爆,手勁一個比一個大。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