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團隊共識(6.6k)(1 / 2)

1992年8月底,星聯集團董事長辦公室。

對於李凡近期的一些決定,雖然方東河、周漢祥、蘇雅馨、楊慶華、喬鳴夏、曲雲山、江子勝等人,都進行了堅定執行,但其實多少都還是有些不解的。

當然,李凡之前已經和方東河進行了解釋,兩人基本已經達成了共識。

所以,這次其實更多是李凡為了和其他人都講清楚,讓整個核心團隊內部都對此有統一的共識,也好方便之後的工作展開和行業布局。

-----------------

星聯集團的總部大樓內,李凡的辦公室顯得格外寬敞和沉穩。

窗外是深市繁華的都市景象,室內一片安靜。

李凡坐在桌前,神情專注,方東河坐在他的左手邊,旁邊還有周漢祥、蘇雅馨、楊慶華、喬鳴夏、曲雲山和江子勝,他們都是星聯集團的核心成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領域,今天這場會議的重點是如何讓整個團隊達成一致,為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製定一個清晰的策略。

李凡環視一圈,確認大家都已到齊後,他緩緩開口。

“各位,今天我想談一件事,關於我們如何走得更遠的問題。”

李凡開口的語調不急不緩,但字字句句都顯得沉重而富有力量,“你們知道,財富的維持和增長,往往不是因為做對了哪些事,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做錯哪些事。”

他稍作停頓,看到在場的人都在認真聽著,繼續說道:“棋類遊戲裡有句話,‘贏家隻是那個失誤更少的人’。”

“如果你們會下棋,特彆是和高手對弈時,你會發現,真正的高手並不靠奇招製勝,而是通過減少失誤獲得優勢。”

方東河忍不住點了點頭,作為技術總監,他深知科技世界中任何失誤都會帶來巨大的後果。

無論是產品設計中的小瑕疵,還是戰略上的一次錯誤決策。

“李總,我能理解你的意思,”方東河回應道,“我們的決策不應該總是追求驚奇或特立獨行,穩紮穩打更為重要。”

曲雲山看向李凡,接過話題說道:“是的,棋局中那些讓人驚歎的‘騷操作’,其實更多的是偶然和僥幸,並不可持續。”

“財富和企業的成長也是如此。我們過去兩年取得的成績確實值得驕傲,但我同意李總的看法,不能追求偶爾的成功,而要追求長期穩定的增長。”

......

曲雲山是星聯集團的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執行董事會的決策,並處理外部業務關係。

他的背景紮實、專業素養高,是公司穩健發展的關鍵人物之一。

曲雲山於1987年畢業於深市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早年曾進入一家大型工廠,在技術主管的位置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在電子通訊設備的研發領域。

他曾主導和參與多個大型項目,積累了在製造業和技術領域的深厚資曆,業內口碑良好,被視為技術和管理結合的典範人物。

他加入星聯集團的契機來自公司另一位重要人物——喬鳴夏的推薦。

當時,星聯科技正處於成長期,急需一位既懂技術又能統籌全局的管理人才。

曲雲山的技術背景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使他成為未來星聯集團總經理(當時還是星聯科技,擔任項目經理的崗位)的理想人選。

現在在總經理的職位上,他不僅執行董事會的決策,還積極處理外部關係,為公司在業內贏得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曲雲山性格沉穩務實,喜歡喝咖啡,是一個注重細節和長遠規劃的人。

他深信公司發展的關鍵在於少犯錯誤和穩定推進,體現出他對長期發展的敏銳洞察力與對穩健經營的深刻理解。

......

李凡點了點頭:“沒錯,很多時候人們驚歎於那些火中取栗的成功案例,但我們知道,真正的高手早就預判了局麵,避免陷入險境。”

“這才是長久之道。蘇雅馨,你作為我們的首席市場官CMO,你怎麼看?”

......

蘇雅馨,出身於一個與李凡有密切關係的家庭——她的母親是李凡母親何蓉的小姐妹,這種關係使得蘇雅馨在家族中,一直與李凡保持較為親密的聯係。

作為李凡的表妹,她從小在李凡的關懷和影響下成長,同時也因為這種關係,蘇雅馨對李凡有著深厚的情感認同和職業崇拜。

蘇雅馨在深市大學就讀廣告學專業時,展現出獨特的營銷天賦,尤其擅長市場分析和品牌戰略。

大學時期,她已經參與了一些校外的廣告策劃和營銷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作為李凡的學妹,她從大學時期就對李凡的創業抱有極大的興趣,並在學術與職業上不斷向李凡靠攏。

在李凡創建星聯科技的初期,蘇雅馨憑借廣告學的專業背景,以及敏銳的市場嗅覺,被李凡邀請加入公司,負責公司品牌推廣與市場拓展。

她不僅在市場部的業務上表現出色,還在李凡的多個關鍵決策中,提出了具有戰略性的重要建議。

尤其在【StarComm2】的推廣中,她主導的營銷策略,成功打響了星聯科技在港府市場的知名度。

作為首席市場官,蘇雅馨的工作不僅局限於市場推廣,她還深度參與了星聯集團的品牌建設、產品營銷和公關策略。

她帶領的市場團隊,在整個公司擴展計劃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將星聯的產品和品牌形象迅速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蘇雅馨的沉穩與創新兼具的市場理念,助力星聯科技逐步走向集團化,成為各行業巨頭關注的焦點。

在個人方麵,蘇雅馨個性活潑外向,社交能力極強,既有職業上的堅定與專注,也有表妹身份下對李凡的親近和信任。

這種多重身份的交織,使得她成為李凡公司內外部連接的重要紐帶,同時也是李凡在市場策略上的得力助手。

......

蘇雅馨沉吟片刻,語氣堅定地說道:“李總,曲總,我完全同意。”

“市場上的確有很多公司憑借一兩次出其不意的操作快速崛起,但最終能留存下來的,往往是那些擁有清晰戰略和長期規劃的公司。”

“我一直認為,市場操作要遠離冒險和投機,而是要基於深思熟慮的判斷。”

她稍微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最近看到的一些競爭對手,他們的成功看似驚人,但從長遠來看,他們缺乏持續的競爭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我們應該專注於做那些簡單、樸實但有效的事情。”

楊慶華,作為公司首席財務官CFO,一向關注風險管控,聽到蘇雅馨的發言後,立刻跟上:“我也同意蘇總的看法。財富管理的核心不在於如何快速獲取財富,而在於如何避免損失。”

“我們在做財務布局時,已經儘量規避了高風險的領域,特彆是那些依賴短期回報的項目。”

“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優勢,我們要保持這種謹慎的態度。”

李凡輕輕點頭,他知道,楊慶華一向是財務方麵的穩定派,正是他對風險的敏銳感知,幫助星聯集團在多次危機當中轉危為安。

......

而且在公司成立初期,楊慶華曾是父親李軍、母親何蓉的長期財務合作夥伴,父親也特彆信任他,並向李凡推薦了這位經驗豐富的財務老手。

楊慶華擁有豐富的財務管理背景,在漁業、貿易和小型商業企業中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

他的職業生涯開始於80年代末,那時深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

楊慶華憑借敏銳的財務嗅覺和穩健的管理風格,在財務管理和成本控製上積累了廣泛的技能。

他也曾為李軍、何蓉夫婦提供財務規劃和管理谘詢,幫助他們高效管理家族企業的財務狀況,而且在當時李家的漁村,擁有很好的聲望。

楊慶華的財務風格以穩重和嚴謹著稱,他深知如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保持平衡。

在加入星聯科技後,他迅速為公司建立了現代化的財務體係,從資本管理、稅務規劃到融資方案,都體現了他的專業素養。

他還幫助李凡理順了企業的現金流管理,並製定了長期的財務發展戰略,使公司在擴張過程中資金鏈始終穩健。

作為公司內部少有的“老一輩”,楊慶華的職業智慧,常常為李凡的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尤其是在財務風險和資本投資方麵。

他的穩健作風與李凡的創新精神形成了互補,使星聯科技在穩步擴張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重大財務失誤。

他不僅在公司內受到尊敬,李凡也把他視為公司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

楊慶華在財務方麵的遠見,幫助星聯科技在這幾年的經濟激流中,始終保持財務健康,為公司的集團化布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方東河作為技術研發部門的負責人,一直以來專注於產品的創新和技術突破。

他也是李凡的室友之一,畢業於深市大學計算機專業。

他在技術研發領域表現出卓越的能力,尤其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上,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大學期間,方東河就展現出極強的編程能力,主導過多個與智能網絡、分布式計算相關的校外項目。

在加入星聯科技之前,方東河曾在一家中小型科技公司實習,負責核心技術的開發和係統架構的設計。

他在公司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經驗,這些經曆為他後來的技術領導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其紮實的技術背景與卓越的創新思維,李凡將他推為公司的CTO,負責帶領星聯集團的技術團隊,推動企業在技術上的持續創新與突破。

作為李凡的室友,兩人擁有良好的信任與默契,方東河不僅在工作中,為公司提供戰略性技術決策,還與李凡一起討論公司的長遠發展。

特彆是在通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方東河的見解總能為星聯集團指引清晰的發展方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