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每聽一遍總能有新東西發現,為什麼這樣唱,銜接,情緒表達,眼神流轉,身段,手勢,和歌曲內容高度契合——氣質純淨,悲壯大氣。
眼望著身邊早已淚流滿麵的楊雨彤,方源接著躲在角落的陰暗裡,悄悄伸出手攥住了她的小手。
楊雨彤衝他遞過來一種感激的眼神,因為是這個人,讓自己的老媽一生的戲曲事業,有可能再攀一個高峰。
關鍵是,章慧穎身上根本看不出是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仿佛在這個數字上再減二十歲才更符合實際年齡。
而且,章大師一概之前大多數時候的粉墨登場,沒有戲曲妝容,把自己年輕時候的姣好麵龐也展示了出來。
因為這首歌更多使用的是流行唱法,這種樣的新穎曲風明顯更容易推廣和接受。
如此曲風之下,再扮上專業的戲裝就顯得過於刻意,有文案故事體現出戲曲舞台就足夠了。
此時,隨著整首歌越來越接近尾聲,戲裡戲外的唱腔就愈發悲憤。
就在這個時候,台上的“李香君”大喝一聲“點火”,大火瞬間蔓延整個戲院,所有的門窗早已被堵得嚴嚴實實,台下亂成一片,台上歌聲不止。
“台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台上人唱著心碎離彆歌”藏的是一個為國捐軀的故事,台上的章慧穎臉上也早就淚水如湧噴。
或許史上有無劇中故事已無關緊要,因為誰也不知道。
而龍國戲曲還能延續多少歲月,沒有台下人的支持,台上的都是在硬撐。
她今天帶著《赤伶》走上了春晚的舞台,她一邊演唱一邊融入到這個故事裡,想到了前人的前赴後繼,隻為了心中的信仰和將來的勝利。
所以,她哭的既是國家情懷,也是個人的半生感受。
整首歌結束,由於候場口密密麻麻擠滿了人,方源也看不到台下觀眾的反應,但從身邊的人表情上還是能看的出來,所有人的臉上都沾滿了淚痕。
這首歌成功了,是他的第一感知,儘管他知道一月初的那個首演舞台已經引起了轟動效應。
但這裡是春晚舞台,儘管還在彩排階段,卻已經能夠預示著這首歌會再一次迎來群情激奮的數據反饋。
無論是春晚收視率還是網絡流量,有了這首歌的墊底,今年的春晚注定會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經典舞台之一。
隨後他就被工作人員拉到了演員的候場位置,也有化妝師急匆匆趕過來給他的臉上補妝。
沒錯,即便是自己“寫”的歌,剛才方源同樣潸然淚下,如此觸景生情的經典之作,但凡感情豐富者,沒有人能夠做到無動於衷。
好在為配合他下一首歌的鋼琴搬運,直播的畫麵,會關注到主持人走到觀眾席前的短暫采訪。
趁著這點功夫,方源也迅速整理好了個人狀態。
兩首必然激起強烈反應的歌曲演唱被排在了一起,是春晚導演組的刻意為之。
整場晚會的編排思路,是按照不同時間段的幾個小高潮來設定的,其中這兩首歌上場的九點到九點半,就是統計收視率的黃金時間點。
能夠讓這段高峰期延緩一段時間,對於收視率的統計有著重要的采集數據的提升。
這是節目編排技巧也是春晚播送規律,是建立在三十多年豐富經驗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