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師級演唱水準(1 / 2)

方源的到來,馬上被幾位老藝術家們給圍住了。

不為彆的,就因他給章慧穎寫的這首歌,得到了戲曲圈上上下下的推崇。

尤其是這首歌的時代背景極其的符合國家意誌,據說連領導人都被驚動了。

試想,有這樣一首三觀正確又會對傳統戲曲產生重視與發揚效果的戲腔流行歌,章大師的業內地位再被進一步高漲已是必然。

這對於日漸落沒的戲曲文藝種類,絕對是一劑強心劑般的巨大推動作用。

尤其是對這些藝術家們來說,思想覺悟要比普通人高得多,意識到其中的紅利效應也敏銳得多。

方源卻在一番謙辭後,悄悄地退後一步,把楊雨彤推出來擋在了前麵。

他有些受不了那些老人如狼似虎的眼神殺傷力,也承受不起那麼高的讚譽。

這一招果然好使,馬上話題中心轉向了楊家幺女終身有靠的話題。

這話還真不是單純的客氣,僅就目前而言,內地所有的年輕藝人裡麵,還真沒有像方源這樣能夠全方麵發展的全能藝人。

幸好章大師馬上就要上場了,兩個年輕人才算是擺脫眾人的七嘴八舌。

接下來的演出,果然一如事先春晚組委會的預料,整場晚會的第一個高潮點到來了。

在章慧穎自身戲曲功底和音樂理解能力的加持下,這首《赤伶》都足以堪稱經典,給人豁然開朗推陳出新的感覺。

她一開口的吟唱和戲腔念白,就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感覺聽的不是歌,是歌裡的人物和故事。

小人物台上台下的辛酸,喜樂還有悲歡離合,還有處於亂世,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那種家國情懷。

隨著她的演唱,各種畫麵感撲麵而來,聽的人渾身起雞皮疙瘩,頭皮陣陣發麻。

這個新穎的音樂類型真的是絕了,情緒真的表達的讓人有帶入感,可以入戲共情,觀眾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怎麼可以有這麼好聽的嗓音。

尤其是副歌的戲腔一出口,悲愴感就刺激到所有的人撼栗感滿身,結合舞台上的大銀幕劇情,眼淚不知不覺地奪眶而出。

文案故事的背景描述下,章慧穎就化身為一個講故事的人,娓娓道來,講到傷心處,說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一起動情。

現場的觀眾雖然不多,但台下作者的不是大領導就是專業人士,這些人對故事當時整個時代的悲歌反而體會更深。

但這首歌的好聽,以及所引起的情感共鳴,絕不是依托於文案故事,而是勝在旋律本身同樣感情特彆飽滿,有那種一字一句都在泣血的感覺。

主歌部分雖然沒有戲腔部分驚豔,但每一個字都注入情感,讓整首歌聽起來是渾然一體的。

聽起來腦海裡浮現出的畫麵,是戲樓燃起的熊熊大火把鬼子全部包圍的感覺,當然也有悲,但悲壯更甚。

人們甚至在某些時候聽著聽著有那種抗戰已經勝利的感覺。

譚大師的演繹聽起來有些穿越感,好像一會兒在唱多年前的故事主角,一會兒在唱今時今日的她自己。

副歌的戲腔絕對是畫龍點睛的一筆,戲腔的共振直接讓人全身酥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