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日,是燕大正式開始上課以及燕師大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日子。
張潮上午的課是大二生的“文學原理”,授課的是董學文教授。董教授年近耳順,鬢發尤長,橫梳覆額,以掩其頂。
一上課,董教授就批判道:“你們現在手上的這本《文學原理》,我不是很滿意。其中有不少內容,我認為講的還不夠透徹。我上課講的,和書上的可能不一樣,你們要做好筆記。期末考試,考筆記比考書本更多,你們要小心……”
張潮心想燕大的教授就是不一樣,上來就敢否定教材的權威性。然後低頭看了看手中《文學原理》的封麵,書名下方赫然是:董學文。
張潮不禁浮想聯翩:好大學果然不一樣,給你上課的可能就是教材的作者;那如果上《中國文學史》,是不是袁行霈教授親自來授課?
張潮原本以為“文學理論”這種理論性很強的課程會非常無聊,但沒想到董教授上課竟然十分生動。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文學現象,都能被他用許多例子,闡釋其背後的深遠影響。
聽著課,寫著筆記,不知不覺就下課了。
程欣帶著幾個想認識張潮的同學過來邀請張潮一起去食堂吃飯,張潮沒有拒絕,愉快地與他們同去。
幾人去的是燕大的勺園食堂。進門後,張潮剛想去自助窗口排隊,一個男生就提議道:“來勺園,當然是去二樓吃麻辣香鍋了!”
於是幾人又去了二樓。不過大學食堂確實便宜,看著挺豐盛的一頓飯,每個人平均下來也不到10塊錢。
張潮與同學們相聊甚歡。燕大學子還是有自己的學識和襟懷的,雖然大家都對張潮比較好奇,但也並沒有什麼人故意試探或者巴結他。張潮覺得這樣的同學關係就挺舒服。
吃完飯,一個男生又問張潮住哪個宿舍,方便的話過去串串門。
這個事上張潮也不好撒謊,因為遲早也會讓人知道,於是答道:“我現在沒住宿舍,走讀。我住北大街東院那邊。”
“啊?那兒不是老師教授們住的麼?你租的?我記得不是BJ本地的新生是不讓辦理租房走讀的。”
“呃,那房子,我買的……用房產證辦的手續……”
“……”
大家忽然覺得張潮沒那麼“平易近人”了……
程欣又問道:“下午我們班的‘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你選了嗎?”
張潮點點頭道:“選了。不過今天下午的課我請假了,一會兒就要去燕師大那邊報到。”
這時候大家才想起來,他還是燕師大“作家研究生班”的學生。
看著張潮遠去的背影,一個男生歎了口氣,接著又有好幾個同學歎氣。也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
下午2點鐘,張潮來到燕師大報到。今天也是燕師大本科新生的報到日,所以這次張潮終於能享受到全套新生接待服務了。
意外的是,班主任於華竟然在現場。不過入學手續這種瑣事,是由助教負責的。於華就負責笑咪咪地站在那裡和“作家研究生班”的同學們交流。他就像一塊吸鐵石一樣,不時就有同學和老師過來和他打招呼、聊天。
現場還有記者在采訪。
燕師大的“作家研究生班”時隔十多年再次重啟,聘請了於華作為授課老師與班主任,人數又多,自然很有新聞效應。燕師大也樂見於此,所以放了幾個比較熟悉的記者進場。